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与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显著抑制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发挥资源效应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发挥信息效应提升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发挥治理效应降低代理成本进而抑制企业的杠杆操纵。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分析师关注较少和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发展金融科技、防范企业杠杆操纵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企业杠杆操纵会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及宏观金融系统稳定,如何治理杠杆操纵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2012~2021年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作用路径、异质性特征以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在替换变量、控制内生性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优化内部治理环境以及缓解融资困境的方式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通过表外负债操纵杠杆、资金技术密集型、低市场化进程以及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样本组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具有穿透性,其对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提高未来市场价值。相关结论为抑制企业杠杆操纵、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企业2008~ 2018年数据,采用大数据文本识别手段来刻画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并实证检验金融化对数字技术应用的影响.结果 表明,金融化程度越高,则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会显著下降,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具体而言,企业金融化通过提升融资约束和融资成本、提升盈余管理和金融杠杆、降低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三种路径对数字技术应用造成冲击.较强的金融监管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数字技术应用的负面冲击.因此,应谨慎对待企业的金融化行为,强化对企业金融化的差异性监管制度供给,切实构建有助于企业数字技术发展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余珍  周磊 《财会通讯》2022,(3):57-60
本文以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机制、异质性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降低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异质性检验表明,在小规模企业组、管理者能力较高组,数字金融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通过提高企业股票流动性和减少投资者监督成本从而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最后,本文发现数字金融通过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提升了企业价值,丰富了数字金融经济后果相关研究,为数字金融服务实体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以2012~2021年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进行探究,并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影响机制以及经济后果分析。主回归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抑制企业杠杆操纵,且在替换变量及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高管理者能力、低融资能力以及高分析师关注度组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效应更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发挥信息效应、资源效应以及治理效应进而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即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融资困境以及降低企业内部代理冲突的方式抑制企业杠杆操纵;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有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数据,实证检验城市级别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级别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升城市银行业多样性和降低企业的投融资错配程度对债务融资成本形成显著的中介因子效应。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结构优化,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这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活力,降低企业融资负担提供了政策制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周卉 《企业经济》2023,(3):141-150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兴业态,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上市企业样本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股价非同步性,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且该作用对于小规模企业、所在地的传统金融禀赋基础较好和传统普惠金融发展较好的企业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通过提高市场流动性以及信息透明度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以未来盈余反应系数衡量股价信息含量和采取工具变量法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基于此,应继续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推动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协同发展,同时也不能忽略数字金融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8.
以审计署对央企实施的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的审计为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程度。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信息环境质量越好、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越完善,国家审计对杠杆操纵的影响越弱;企业所处地区审计处理处罚力度越大,国家审计对杠杆操纵的影响越强。第二,国家审计对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在杠杆操纵压力更大的样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第三,国家审计对杠杆操纵的影响存在地区溢出效应,能够促进同地区未被审计的国有企业减少杠杆操纵。第四,国家审计促使国有企业减少杠杆操纵后,企业的银行贷款规模和债务违约风险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认识和利用数字金融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数字金融视角,通过理论分析并采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验证数字金融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减轻企业的融资困境,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这一结论在控制稳健性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可能存在的两条中介传导路径,一是数字金融微观上通过降低融资费用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二是宏观上通过促进要素市场发育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缓解效应在沿海地区和制造行业更加显著。一系列研究结论能丰富现有研究数字金融与企业融资困境的文献,为后续优化金融政策导向进而发挥自由市场竞争优势、多样化融资渠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蕴含均等化、普惠性与广泛包容性的数字普惠金融,逐渐成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歧视”,保障中小微企业享受更加平等、充分、便捷金融服务的有生力量和重要支撑。在理论审思层面,数字普惠金融能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拓展融资路径、评估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缓解金融排斥效应以及简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流程。在现实应用上,以“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电商金融、数字网络众筹为代表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了普惠效应。在实践路径上,利用数字普惠金融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歧视”,政府部门要“强保障”,商业银行要“转理念”,中小微企业要“立制度”。  相似文献   

11.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金融如何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驱动力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基于优胜劣汰视角从企业金融化、金融监管层面研究数字金融驱动企业创新的效果以及影响路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1)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且更有利于优质企业的创新;(2)数字金融具有“脱虚向实”功能,是推动企业创新尤其是优质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3)日益完善的金融监管正向调节数字金融驱动企业创新的作用,且在优质企业中调节强度更明显。因此,要提高企业的创新,应关注数字金融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的效果差异,同时综合考虑政府、金融市场与企业内部间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21年我国农业企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策略;传导路径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企业多元化经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企业多元化经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小企业、低年龄企业、成长期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企业多元化经营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应着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且这一促进效应具有显著行业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服务业企业创新能力比工业企业更容易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人力资本结构和供应链优化是数字经济赋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路径。基于此,应当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制定差异化发展机制,精准布局行业创新升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以期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监管及债务融资效率对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影响.结果表明:债务融资效率与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显著负相关;金融衍生品监管与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显著正相关;金融衍生品监管将削弱债务融资效率与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微观企业主体治理有着重要影响,其能否有效矫正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本文选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金融对公司违规是否存在矫正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显著弱化公司违规倾向与违规程度,对公司违规行为具有积极的矫正治理效应。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能有效发挥资源效应、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加强内部控制三个传导路径抑制公司违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在公司规模较大、市场法律制度环境较差的样本中更有助于矫正公司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数字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举措,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将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城乡收入协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市场扩大开放和农业发展成果共享设定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把数字普惠金融中的融资便利、融资成本、融资风险以及农民的金融素养作为前置影响因素,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考察农村数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五纬目标进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研究结果发现: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便利性增加以及融资成本和风险的下降可以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农民金融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进一步的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扩大使用可以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农业市场扩大开放、农业发展成果共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协调等途径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以黑龙江省农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为例,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农业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农业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物流金融信息系统是基于物流金融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存货质押等融资管理、金融监管、风险管理、数据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物流企业、金融机构与客户可以在该系统进行相应的查询、操作,以达到信息共享、提升管理水平与降低风险的目的。本文站在物流企业的角度,利用Web Service技术构建物流金融信息系统,对系统的架构和系统应用的风险与防范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日龙  郝国强 《财会月刊》2022,(13):152-16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金融成为新的金融业态已被人们认可。同时,依数据安全托起美好数字生活也迫在眉睫。数字金融摆脱了实体金融网点的束缚、发挥了长尾效应、降低了风险评估难度,对未来金融业发展和资本市场安全带来了重大变革。数字金融与资本市场的构成有区别又相互交织,同时又具有共通的价值内核。要重视数字金融发展和资本市场安全,健全数字金融监管体系,实现数字金融监管全覆盖、实现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双赢、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加强数字金融诚信建设,树立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发展中国特色数字金融与资本市场,以有效配置资源为目标、发展法定数字货币、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完善数字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推动数字金融会计基本准则建设、提升会计处理透明度、发挥会计信息在监管中的作用;培养数字金融人才,做好总体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9.
将微观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速度与宏观政策层面的“降成本”和“去杠杆”任务相结合,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速度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速度能够有效抑制代理风险、信息风险及声誉风险,从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有助于实现“降成本”的目标。对于非成熟期、供应链集成与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速度的“降成本”作用更明显。基于数字化转型速度优化的研究发现,一方面,相较于数字化转型匀速与减速,数字化转型加速显著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数字化转型减速提升债务融资成本的原因在于数字化转型的边际递减效应而非管理层自利行为;另一方面,反映外部数字化发展水平的“宽带中国”政策与内部数字化转型速度在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方面具有“互补”效应。基于“去杠杆”视角的债务结构优化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速度能够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及资本结构,从而实现“去杠杆”目标,其中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去杠杆”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是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导向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检验了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ESG及其各维度表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主要通过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而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的债务融资成本降低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自愿性披露企业、高竞争程度行业以及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提出了加强企业ESG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ESG披露以及政府进一步规范与优化企业ESG制度环境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