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通过中西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的比较,可见其二者存看较为明显的差别。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辛珣 《价格月刊》2004,(7):47-48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这是继去年9月21日起,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由6%提高到7%,从今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后,第三次动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信贷增长过快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资讯     
推荐理由: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离历史最高峰17.5%仅一步之遥,引的各方众议纷纭。  相似文献   

4.
美国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公开拍卖和暗盘投标。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重组信托公司依靠公开拍卖和暗盘投标竞标的方式,将其接管的大批破产商业银行的资产出售给民间企业,包括出售贷款、出售不动产。其中公开拍卖就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清算信托公司采用公开拍卖方式对正常贷款或不良贷款的抵押品予以处置。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的家庭收入也随之显著增加,家庭闲置资金逐步增多,在家庭生活中理财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近年来,中资银行的存款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纯银行储蓄面临贬值的风险,居民对家庭财富管理的需求也在增长,家庭资产的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家庭金融不仅限于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债券和其他产品,还涉及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投资市场中的产品,选择正确的家庭理财方式对提升国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行不良资产绝对数量的增加,央行加强对商业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资产流动性和分散资金风险的管理,以及银行贷款利率空间的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针对我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出了更新经营理念,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加强和完善立法工作;规范发展资产评估业和信用评级制度;培育、引进、发展机构投资者;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等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对策。积极寻求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资产规模最大、全球客户存款最多和市值最大的商业银行,被誉为"巴菲特式"的最赚钱银行.本文通过对2006年至2008年财务报表的分析,发现其财务结构存在的问题,对其经营、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控制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并可能由此带来经济过热和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央行开始逐渐加大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和负债业务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紧缩性政策的影响,本文从存款资金来源、贷款企业结构、贷款周转率以及中间业务四个方面探讨了农村信用社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9.
截止5月末,工行荆州分行各项存款、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23.87亿、8.77亿,各项贷款(存款)余额和增量均居同业第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924万元,同比增收1495万元,同比增幅43.61%。实现拨备前后利润分别为6108万元、8487万元,拨备后利润任务完成率居全省第一。主要业务指标位居系统前列,在同业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06年5月底,香港有134间持牌银行,32间有限制牌照银行,33间接受存款公司,88间外资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办事处,分行总数约1300间。香港是银行业开放程度非常高的地区,香港已连续11年(1995~2005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经济最自由的地方。香港银行规模非常的大,截止2005年年底,各间银行及接受存款机构所持的海外净资产总值16,040亿港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钱太多了! 贷款飞增,存款增加得更快;资金市场低利率持续了一年多,至今没有反转的迹象……在太多的资金推动下,黄金、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一路狂飙.甚至连过去楼市热股市就冷的现象也不再出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2018年的调查数据,将家庭按生命周期分为初始、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对不同阶段家庭的资产配置和家庭消费进行了分析。受近年住房市场繁荣和传统财富观念的影响,各生命周期阶段家庭的资产结构中,住房资产占比都最高,现金和存款是家庭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形式。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家庭的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有显著的差异。居民家庭资产总量及资产总价值的变化对家庭消费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住房资产对在生命周期各阶段家庭均存在资产效应,未预期到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价格变动会促进居民消费,存在财富效应,但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家庭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最新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开启了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进程,对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现有存款保险制度所带来的影响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弊端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必要性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周菁梅 《现代商业》2014,(23):170-171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投保的存款金融机构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时,保险机构按一定的标准向存款者支付存款的一种制度。本文主要论述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分析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基本成熟,存款保险制度已呼之欲出。本文介绍了存款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以及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并在存款保险制度具体要素设置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发展产生,人们也更加关注世界金融安全。在这样的大氛围下,我国开始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处理力度。该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定义、存款保险与其他保险的区别、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性质;第二部分从市场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需要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构建存款保险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展开了对我国未来的存款保险制度构建,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置目的,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存款保险机构职能的界定,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基本成熟,存款保险制度已呼之欲出。本文介绍了存款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以及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并在存款保险制度具体要素设置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而存款利率市场化步伐一致迟缓。2012年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始提速。存款利率市场化带来三个方面的挑战:金融机构如何对存款定价以开展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金融监管当局如何适应存款利率市场化而更加关注金融业的公平有序竞争及金融稳定;存款人如何存款。应对之策是,金融机构理性看待存款利率市场化、综合各方因素正确给存款定价;金融监管当局调整监管重点与方法;存款人理性对待存款利率市场化,接受一个相对合理的存款利率。  相似文献   

19.
自美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继引入存款保险制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尝试,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主要目的是,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进行考察,最后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0.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