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农村经济》2009,(2):34-34
2009年1月6—7日,江苏省植保站在高邮召开全省植保工作会议。会议交流了2008年农作物病虫监控技术和植保工作经验,分析了2009年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并对2009年植保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2.
广佛同城化发展趋势明显。本文分析了广佛两地农业的现状、特点以及合作的潜力,并从两地加强合作研究和协调沟通、加强农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不断加强两地农业合作与交流,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两地农业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它在发展初期是以会计电算化的形式存在的。随着网络技术的运用和国产会计核算软件的成熟,财务和业务数据的及时交流拥有了技术上的支撑,从而迎来了真正的会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一发展趋势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储存和处理方式,在给会计工作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对内部控制的方法和实现措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建立一整套适合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金融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增加,会计的规范领域已经超过国界,形成国际化趋势。会计国际化是在世界各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基础上使各国的会计处理具有同质性和“可比性”,其最终的目标是达成一个全球化的、统一的会计处理标准。  相似文献   

5.
人类已进入新世纪。新世纪在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变化必然影响会计学的发展。会计学发展的趋势,按其内容的形式是向边缘化方向发展,按其内容的范围是向细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一、向边缘化方向发展科学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客观世界是普遍相互联系的。国际间,各个国家与各地区之间,通过各种渠道,使之在经济、资金、物资、信息、科技、文化、管理和人员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联系,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交流与联系日益增多、加快、加强、加深和扩大。客观世界又是一个大系…  相似文献   

6.
《浙江林业》2011,(5):25-27
不同类型森林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促进森林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中西文化存在着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西两种文化互相借鉴,出现了不断走向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答:据有关部门初步调查,随着开放、交流的扩大,近年来上海外来入侵的毒花、毒草的品种和范围有增加、扩大的趋势,至今已有加拿大“一枝黄花”、“豚草”、“一年蓬”等10多个植物品种。由于苏、浙、沪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这些毒花、毒草的生长繁殖。一旦入侵就会四处蔓延,短短几年,就能建立起稳固的生态群落,此时,再要铲除它们就很费力,也不太容易了。尤其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最为迅猛,几乎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8.
以大陆地质为主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岩石圈、能源和矿产资源、全球变化三大领域的研究中已获得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全球观念、动态观念和开放体系观念及其社会服务观念等成为当代地质学发展的趋势,因此,加快地质观念更新,与国际学术接轨;加强“立典性”的基础研究工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人才,提高综合研究能力,已成为进一步深化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现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宋波 《浙江林业》2003,(11):12-12
2002年上半年,浙江省苗木种植面积的统计数字是40万亩,下半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0万亩。今年上半年,已突破百万大关,变为令人吃惊的120万亩。与此同时,湖南红花槛木种苗的价格由去年每株二三元钱,一路狂跌到现在的四五毛钱。一边是种植面积的迅猛增长,一边是价格的急剧下跌。很多从业者感叹,现在苗木生意不好做了。在经过几年持续的红火之后,苗木业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调整期,在第8届全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上,这种趋势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08,(2):54-54
江苏省第十一届农药器(械)信息交流暨交易会将于2008年2月22—24日在南京华东饭店D楼召开,会议主要内容:通报2008年主要病虫草鼠发生趋势及农药(械)需求信息;植保和农药管理专家报告;农药生产企业与经销客户业务洽谈;新技术、新农药研究开发论坛;农药新产品展示、介绍。  相似文献   

11.
新石器时代粟稻混作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在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广袤区域逐渐形成了稻作物与粟作物的混作原始农业区。该地区地处我国南北地理的生态过渡带,史前时期所具备的生态环境条件使两种作物的共生成为可能。混作区的出现既是人口增多对食物数量和质量要求的需要,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进步的表现,还是南北地域文化交流的产物。原始农业的繁荣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南北交流的趋势,不断吸纳得以更新,由此促进这一区域向更高程度的文明社会迈进,又影响和推动着周围地区农业及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扩大浙江省林业的对外交流,了解国外林业发展与建设情况,浙江省林业考察团于2008年4月3日~4月14日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为期12天的交流与考察。考察团分别考察了辐射松人工林基地、布里斯班热带植物园、墨尔本、悉尼皇家植物园,墨尔本、奥克兰、悉尼、布里斯班等城市森林,牛、羊养殖牧场和牧场防护林建设。并与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基础产业部和新西兰自然资源与环境委员会就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3.
近日,武汉、长沙、太原、郑州、合肥、南昌六个中部省会城市共同签署“加强农业信息交流,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合作协议。协议中提出,中部六省省城将加强信息交流体系的建设,定期交换农业经济发展数据和重要政策文件。根据合作协议,中部六省省城将探索及时交流、发布当地种植计划、市场需求、价格水平等信息,搭建一个区域化的信息交流和发布平台,引导农户错时种植、错峰交易。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营管理》2000,(12):17-17
值此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开幕之际,我谨代表外经贸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关注的一个迫切问题。在此,我从外经贸的角度谈些看法。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扬长避短,加快我国农业由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逐步迈向现代外向型农业发展轨道。   大力引…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国内外林业经济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未来林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第六届中国林业经济论坛2008年10月26日至27日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林业经济论坛组委会和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共同主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16.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初探□周中国随着国际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迅速发展,作为反映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和一个国家整体经济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其作用已超越了国界,会计信息的国际交流日益重要和频繁。但是,客观存在的各国会计间的差异却阻碍了这种信息交流。为了提高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7.
成都地矿所由于所领导和全所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八十年代以来,借地理优势和学科特色,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通过这些合作与交流,既宣传了我所的地质科研实力和成果,又使我们随时跟踪国际学科研究前沿与热点,弥补我所专业学科上的某些薄弱环节,大大提高了我所的学术水平,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在浙江温州召开了华东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改制、改造升级(以下简称“双改”)工作座谈会。这是继2003年4月该协会举行市场改制问题交流研讨会之后,再次就新形势下农产品市场的改造升级和改制问题举行的专门会议。座谈会交流了部分市场双改的成功经验、研讨分析了市场双改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本刊特约记者参加了这次座谈交流。交流会上,人们对市场双改的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本刊将分两期刊登薛来的文章,抛砖引玉,期望能引起人们对农批市场发展道路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员工管理之我见赵星星1、金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网点、人员分散的信用社想获得优势,应该创造条件,扩大系统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大家更多地交流彼此的知识和信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知识交流,宜采取调查、检查、培训、研讨等办法进...  相似文献   

20.
临沧市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农业市,全市除了一些不大的坝子外,基本上都是山区。大范围山区的存在,不仅带来了全市地理状况的多样性,而且更增添了市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不平衡性。大山阻碍了交通,阻碍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阻碍了经济社会整体性的交流与互融。较为恶劣的生存环境,给许多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增加了艰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