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新时代背景下,研究云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助于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云南在区域发展、收入水平、医疗卫生和教育文化资源分配等方面均存在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在产业发展、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公共性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又存在着发展的不充分。因此,剖析云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总体战略,分三步走。前期,完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中期,着力打造高端产业,结合高原特色资源优势发展高端农业、旅游业和高端制造业;后期,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营商环境改善,创新产业升级,从而促进云南的平衡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目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和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事实雄辩的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从消费的视角来看,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所导致的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λ假说,通过对两地区1978年-200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显著差异的存在;而提高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信贷市场和培养西部地区居民积极的消费理念等政策方法是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4.
教育扶贫是现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之一,是保证教育公平的基本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职业教育扶贫上不断摸索,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经历了制度化扶贫、规模化扶贫、全面化扶贫、精准化扶贫四个阶段。扶贫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扶贫形式由经济帮扶向扶智扶技术延伸,扶贫对象由学生转向妇女、老人、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扶贫措施由面到点一步一步细化。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扶贫工作要进一步在扶贫对象、扶贫主体、扶贫项目、扶贫内容上下足功夫,充分利用智力扶贫、资金扶贫,攻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难题,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7.
改革开放以来,闽南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地理位置相邻的三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在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上出现了不尽相同的不平衡特征.有的指标走向收敛,有的指标走向发散,而有的指标则出现发散-收敛-发散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科学准确地测度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并辨明其成因,已成为焦点研究领域之一。文章分别基于时间发展角度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测度、分解,根据空间分布,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空间格局展示。从时间趋势来看,借助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的方式测度长三角区域总体经济发展差距情况,同时借助于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的方式来探索长三角区域内省际和省内经济发展差距。从空间分布上,选取相关的指标,针对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总体分析,从而研究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存在空间非均衡性特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到"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基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视角探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征,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格局分布、集聚状态和异质特征,揭示了我国城乡收入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但乡村振兴的实践早已开启,并不断推动我国乡村跨越式发展。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动态中认识乡村发展,就会发现了其理论内涵在不断丰富;与理论内涵的演进过程相对应,乡村发展历经五个阶段,即:乡村经济的初步振兴、改进乡村治理的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由此形成了四条基本经验:正确把握农村改革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和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测度中国省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平衡的影响因素:1989年至2008年间,中国省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断加剧,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II)增长了30%左右,泰尔指数(I)的增幅更是高达67%;人均GDP、国内资本存量、贸易开放度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等因素显著加剧了地区间不平衡,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显著抑制了地区间不平衡的扩大;失业率和城市化水平也对地区间不平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平衡的影响作用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艺术职业教育百废待兴,改革开放让我国艺术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曙光,我国艺术职业教育也经历了恢复期、高速发展期。在改革开放40年里,我国艺术职业教育呈现了社会地位提升、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等新时代特点,但也存在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被边缘化和无法摆脱传统教育思维的问题。因此,对我国艺术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主要应着眼于世界一体化进程,依托现代科技提升艺术教育水平,促进我国艺术教育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3.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一直笼罩在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中,"向西看"一直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主要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然而,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的中国奇迹向世界宣告中国道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前进过程是不断打破西方中心论的过程.中国对西方的超越,表面上看是经济的成功超越,本质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超越.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能受控于西方中心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和坚持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15.
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演变过程以及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分析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调节地区差距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投标单位在投标过程中常采用不平衡报价方法,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追逐利益最大化。文章从不平衡投标报价的成因入手,提出了招标建设单位不平衡投标报价的对策,对其投资控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这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党的十九大作出了重要论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时代。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未来发展态势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能够实现长达39年的平均9.5%的增长,并高出“常态化增长”的2倍水平,其根源在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后来者优势”。在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下,作为一个中等发达的经济体,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实体经济。设立直辖市以后,重庆的发展即使有各种波折,仍然是领先于全国。重庆应继续抓住这个发展机遇,继续领跑全国,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管理模式摸索与实践中先后经历行政区管理模式、经济区域管理模式、新区域管理模式以及区域治理模式。从管理成效来看,地方政府简政放权,逐步激活非政府组织、企业、居民等主体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结合国外区域治理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实际,需要从三方面来创新:一是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精准施策;二是规范地方政府间横向协作,形成竞争机制;三是促进区域非政府主体间的协商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零售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零售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最大发展成果是改变了消费观念、购物方式与生活模式。在中国经济改革所经历的四个阶段中,零售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三次重大变革阶段。问题不在于一系列零售事件本身,关键是事件的背后的体制、心态与大环境。零售的出路在于回归零售的本质,要认识到:消费者决定,顾客是裁判。  相似文献   

20.
论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成就与发展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这一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体现在多方面、对比性强、来之不易。在充分肯定伟大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定大力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