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供给角度看,温州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仅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乡村道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生活基础设施较完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校舍和教学基础设施良好;被调查者对农村保障性公共产品、文化娱乐设施供给满意率近五成。从需求角度看,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依次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村庄整治与环境保护、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村民自治、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调研结果表明,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衡。为此,文章最后提出了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合理确定农村公共品供给优先序列是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优先序的确定上,我们应始终以农民需求为主,政府宏观调节为辅,改变传统供给主导型的公共品供给制度,最高程度的减少因供给方的自利性追逐而造成的公共产品供给动力不足和内容扭曲。同时建立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和显真机制,只有农民能够充分表达需求意愿,才能真正实现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品供给,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性调整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应以市场化为导向,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解决这一跨世纪的难题中可以无所作为,相反政府应相应增加制度供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文章在分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缺陷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利用DEA方法对广东省2010-2016年的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及比较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区域农业资源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方案。结果显示:广东省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好,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粤北纯技术效率值远低于珠三角、粤东、粤西;各区域的农业资源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在劳动力、资金等各生产要素方面存在着调整的空间。因此,应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强化区域发展特色,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且农业技术攻坚的重点地区应落在粤北。  相似文献   

6.
使用农户模型对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单一要素价格的上升将使农业生产的所有要素需求下降;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活跃程度的提高,会使土地供给者增加土地供给,同时也使土地需求者增加土地需求,并使资源由生产效率低的农户向生产效率高的农户转移,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村土地市场完善程度越高,均衡时的土地交易量越大.  相似文献   

7.
国民休闲时代、大旅游时代、高铁时代、文化时代和区域一体化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景区人满为患,旅游需求发生显著变化,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是在旅游业领域内,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理念,调整旅游供给的总量和结构,从而更好满足国民旅游需求的过程。全域旅游是无锡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选择,在全域旅游目的地内,能够全面动员、立足全面创新、可以全面满足,使旅游业在全时、全境、全产业链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优化配置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资源配置的问题,是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资源配置的总体状况是人口是大国,人均资源是小国,资源总规模大而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国民经济受到资源供给紧张而短缺的强大约束。税收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影响,它可以影响资源配置的结构和规模,可以通过价格信号影响生产者的资源配置行为。税收分配过程实际是政府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过程,可以利用税种设置、税目、税率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结构,从而影响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9.
以大食物观推进粮食安全建设,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构成部分。大食物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包括大农业观、大资源观与大产业观,给种粮小农户迈向共同富裕带来了发展机遇。已有研究只窥视到种粮小农户的生产局限与不足,应从优势视角出发,发现种粮小农户具有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与网络优势。将种粮小农户的优势与大食物观相结合,凭借组织稳定性、灵活性与适应性优势发展大农业观,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以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优势践行大资源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以网络的丰富性、延展性、信任性优势发展大产业观,延伸农业生产价值链;以种粮小农户为主体落实大食物观,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满足民众膳食需求与推动种粮小农户走向共同富裕相耦合,实现“三赢”的多重目标效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时代我国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地质勘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产业,必将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新要求、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从勘查工作的空间结构布局、资源结构变迁、领域结构拓展、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地质勘查工作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资金需求总量逐步扩大,需求范围进一步拓宽,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农户合理的信贷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农户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己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基于此,通过对农户信贷需求行为和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行为分析,并通过湘潭农户信贷调查的截面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以期能够对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缺口的非均衡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是以“包干到户”为典型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制度的安排方式来看,它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演进和自下而上的需求诱制性制度变迁特征。诱致性变迁容易产生制度供给不足,成为制约当前农业经济制度创新的深层障碍,新一轮改革必须全面加大强制性制度安排的力度,解决核心制度创新乏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农村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究沈阳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利用AK模型来实证并检验沈阳市农村金融发展对沈阳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农村金融需求及供给两方面着重分析沈阳市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与不足,可以提出强化政策支持力度、贯彻商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指导思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金融供给服务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这一进程中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农村金融体制的方向性选择,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效果实为重要.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合理合规的改革,同时挖掘农村经济的可能性,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建设做好基础保障,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态经历了集体供给到个体供给再到财政供给的转变,这一转变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伦理-国家治理"逻辑。社会伦理在一定程度形塑了统治者合法性来源,为了维护并强化这种权威,执政者通过以政绩考核机制为中心的制度建设约束地方政府行为,回应基层民众需求。乡村治理模式在国家、地方政府和基层社会的多方互动中形成,并直接决定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态。从这一逻辑机理出发,新时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通过新型民众参与模式调动民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陕西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支付服务供给需求情况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支付服务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提出健全农村支付服务组织;加快涉农金融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服务能力;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步伐;加快支付系统在农村地区的延伸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这对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根据农村金融资源的运行现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必须优化金融资源对农村的配置结构,完善金融资源对农村的供给机制,创新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工具,营造金融资源对农村配置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直接导致农业保险的高费率,在纯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下,农业保险市场必然会呈现"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并存的失灵态势.只有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定位,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实现农业保险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均衡,才可能实现农业保险的商品化,使农村经济真正地融入到开放的市场经济中.  相似文献   

19.
进入工业化中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作用发生显著变化,已经由单纯“经济功能”向复合型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功能转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今后农业在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启动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贡献更加重要。只有通过农业的稳定发展,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才能为顺利实现工业化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四化”同步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变化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应适时调整服务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极力满足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的各项融资需求.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和市场资源巨大,农村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融合并进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吉林农信应紧抓农村改革政策机遇,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大力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努力打造全方位、广覆盖、接地气、可持续的“土地金融”主办银行,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