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弘 《城市问题》2009,(5):36-40
北京"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限制了北京综合承栽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东京、巴黎等都通过建设"副中心"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矛盾.北京应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  相似文献   

2.
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弘 《数据》2009,(7):61-63
北京“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限制了北京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东京、巴黎等都通过建设“副中心”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矛盾。建议北京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  相似文献   

3.
北京城市功能综合化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中心是北京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北京发展战略研究中,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是两大难题,规划指标反复被突破,原因是对政治中心的强大后续效应估计不足,对政治中心城市功能综合化估计不足.政治中心有直接后续效应,也有通过制度、文化、心理等因素延伸的间接后续效应.间接后续效应是城市发展的超经济动力.  相似文献   

4.
城市物流中心商品库存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红启  刘凯 《物流技术》2002,(10):16-17
1引言物流中心是综合性、地域性商品空间位移集中地,它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融为一体,承担产品从出厂到最终用户过程中的相关服务。城市物流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有较为固定的服务对象,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可以描述为:其上一级是区域物流中心(对上连接生产商,向下服务于多个城市物流中心),其下一级是城市内各个配送中心(直接服务消费者)甚至直接是单个消费者。一个城市内设定的城市物流中心可以不止一个,视城市规模、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及其空间分布而定。在我国,对城市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方面的理论依据还不是十…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布局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各种功能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这种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是影响城市运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国际大都市,尤其是具有国家首都性质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来看,这些城市都通过构建“多中心”空间格局,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目前,北京“单中心”发展格局未能突破,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功能布局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首都城市运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的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站在首都可持续发展和世界城市功能建设的战略高度,加快推进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调整,引导各类城市功能和合理布局,显著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有效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6.
广场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不但可以满足城市空间构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广场能为市民献上一分宁静与恬暇;在拥挤的都市水泥森林中,广场能为市民守住一片绿洲与舒朗。而且,城市广场及其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可以集中体现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并能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进而可以促进城市的各方面建设,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心城市是带动地区发展的龙头,而都市核心区又是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以台州为例,探讨在群龙"弱首",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都市核心区急需强化的背景下,在城市结构和功能需求上寻找强化城市核心的新的突破口。台州现有中心区面临土地空间不足和功能单一的双重限制,需要寻找新的承载空间。商贸核心区的规划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台州城市中心体系的结构性、功能性和品质性的缺陷,加强中心城市能级释放。规划以"融合"为核心理念,分别从城市中心融合、城绿融合、多样性融合等方面着手,致力于形成一个极具活力的都市核心区。  相似文献   

8.
一、重要中心城市的内涵 在理论界其实是没有重要中心城市的说法,但根据城市的区域影响力的分级,则有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之说。我们可以把重要中心城市理解为:在特定区域城镇体系内,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的城市,是区域的首位城市,区域的第一增长中心城市;其特征可以概括为若干个“中心”,如:政治中心、商贸中心、制造业中心、交通枢纽中心、科教文化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医疗卫生中心等等;其主要标志为经济规模大、人口规模大、新兴制造业水平高且带动能力强,生态环境优美、服务业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等等。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经历了由服务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的城市改革,使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功能地位得到强化,部分城市开始从生产性城市向服务性城市转型,服务经济快速增长,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了空间重组和功能转移。本研究运用北京市1949-2010年第三产业各部门增加值数据和主要时段第三产业用地空间布局状况,从产业链、产业支撑、产业融合和服务外包四种服务经济发展模式入手,分析了服务经济作为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内在机制和空间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心城市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的角度看,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现代物流业应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同时,物流业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的发展对物流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仓储、配送、物流信息等成为大中城市必不可少的系统。物流业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新的利润源泉,如扩大就业、增加出口、加强城际联系等。  相似文献   

11.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的习性成就了当今的城市。城区水体不仅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元素,而且也是一个城市的造景要素。城市河道除具有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就近供水、交通航运、排洪除涝等功能外,同时还具有美化净化城区环境的功能。针对辽西北城市丘陵地貌的特点,阜新市开展了丘陵区城市水系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骨架,城市功能布局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定位具有互动关系。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与深圳、香港共同构成珠三角核心城市,正处于产业高端化、城市郊区化的转型发展时期,通过构建"广佛莞"、建设"大广州",可以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功能布局优化。为此,要加速"广佛莞"同城化进程,推进产业在"大广州"内优化布局,实现城市功能格局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3.
赵弘 《数据》2010,(5):1-1
中外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是支撑国际化大都市.特别是世界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达程度既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能力和阶段的标志.也是整个城市集聚高端要素、控制高端资源、实现高端功能的具体体现。纽约、东京、伦敦等全球公认的世界城市都是生产性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城市。  相似文献   

14.
孙亦民  刘涟涟 《价值工程》2010,29(18):107-108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域的建立是在汽车时代,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他们使得城市变得更适合人们生活。本文在对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的形态与规模、类型与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并进一步揭示了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和作用。研究表明,多层次的步行化措施,具有多种混合功能、呈现地区范围扩展趋势的步行街网络形态,是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台州撤地建市十几年来,虽然结束了区域长期没有中心城市的落后状态,但目前中心城市人口首位度、经济首位度还比较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人口集聚不快,人气不足,已严重影响到台州的发展后劲.为此,本文提出以产业集群的思路在台州中心城市培育总部经济,这是加快台州中心城市发展的一个极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人口拥挤、大气污染、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等城市病,已严重影响到北京的国际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改变北京单中心积聚、摊大饼式无序发展的空间布局,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病,这是当前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大任务。从过去20年实践来看,作为行政区的北京在中心城区外围大量建设新城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单中心、摊大饼的情况几无  相似文献   

17.
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主线,以市县关系为切入点,从城市管治的角度重点探讨地区中心城市行政区域经济强化而中心城市本体实力和综合功能却相对弱化的原因,从制度创新和非制度因素创新两个方面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罗邵乾  李平 《公司》2000,(2):24-26
成都市被国务院定位于中国西 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 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按可持续 发展战略要求,在当前和今后的城 市规划建设中应以建设“三中心两 枢纽”为目标,以超前性、外向型为 标准,大力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工 程。应努力完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 功能,增强城市对内的凝聚力、对外 的吸引力,充分发挥成都的中心城 市作用和带动四川与西南地区协调 发展的区域职能,实现经济、社会与 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规划建设的指导原则。根 据成都城市规划特…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有必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尺度的最高等级城市,具有超大人口规模、最高行政等级与领先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多样性、动态演化复杂性、人口与经济流动性使其可能面临的未知风险空前复杂,潜在影响和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越发显著,因而对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国家中心城市在韧性城市建设中主要存在规划不落地、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应当前瞻布局,优化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同时加强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社会韧性与制度韧性建设,从而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风险,使城市系统在面对突发干扰时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相似文献   

20.
蒋长兵 《物流科技》2005,28(7):61-63
本文首先论证了构建中心城市物流系统的必要性;其次以中心城市流通客体的流向、流量为主要参数,综合考虑影响中心城市物流系统的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物流基础设施水平等,得出中心城市物流系统的三种模型,即产出型、消费型和综合型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