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业区划是根据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森林和环境的相关性,明确每一级分区单元的林业的发展方向、功能上的定位以及生产力布局,让林业的发展能够逐步的形成空间布局框架,进一步加强森林综合经济效益利用。  相似文献   

2.
进行生产力布局的承载力分析是构建良好地域经济结构的前期工作。本文从生产力构成三要素出发,构建了县域生产力布局的承载力测评体系,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为承载力较高、中等、较低、低四类县域,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以此促进生产力诸要素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域进行合理安排部署,逐步形成鄱阳湖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3.
<正> 一、林业生产力体系的基本特征林业生产力体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林业生产力各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具有特定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的整体。其基本特征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生态林业作为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客观上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而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就是生态林业运行的载体与保证。因此必须坚持有计划商品经济为取向的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促进林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一、价值增长型林业生产布局的提出林业生产布局是指林业生产经营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办指林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投入的分布关系。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不少的林业生产区划和布局规划,特别是林业部出台的《林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刘林业生产布局作了长远的规划。但纵观建国以来对林业生产布局的实施,几乎都从森林资源实物形态的“面积”、“蓄积”双增长为出发点,特别是近几年提出的全国灭荒达标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追求“面积”指标,致使林业基层单位几乎掏空了家底,有的甚至负债累累。而林业是属于“三分种,七分管”…  相似文献   

6.
现代林业,就是科学发展的林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  相似文献   

7.
山区既是一个自然地域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山区自然条件差、环境恶劣、工业不发达、农业基础脆弱、灾害频繁、经济发展缓慢、财政困难、农民生活水平低下。正是如此,在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八千万人口中,百分之八十分布在山区,山区就必然成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山区虽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但相对于林业发展,却条件优越、独具优势。七十年代初在发展中国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林业经营形式——社会林业,在山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开展社会林业的实践活动,对于全面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林业开发,就是开发林业生产力,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生态、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需要。(一)短周期、多功能、高效益是林业开发的总趋势。林业开发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森林生产力,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木材和其  相似文献   

9.
社会劳动力转移(或称流动)就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产业部门或空间地域上“合一与“分”的辩证运动及其过程。它是社会分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再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人口、劳力新格局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机制和必要过程,也是现代经济学运用于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承载水平评价是云南省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基础,是全省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本文采用2008年云南省各县域的统计数据,选取3类23个反映生产力承载水平的指标,根据聚类分析的原理将云南省129个县域划分为四个承载力县域类型,分析了生产力承载量的地域分布特征,并对不同类型的县域提出了不同区域优化建议,这为云南省各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和优化生产力布局提供分类指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林业分类经营改革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混淆了作与商品产业的林业和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林业在许多方面的差别,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必须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改革的任务不在于对森林进行简单的划类,而在于围绕分类经营这一基本要求进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也是林业生产力布局的一次大调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隆回县的林业资源和产业现状及林地生产力的调查,探讨优化隆回县的林业产业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区域中进行的,总是以地表的一定地域空间为载体的。经济社会资源在地表的一定地域空间中,按照一定的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在相对效率和比较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区位重组,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这种理论指出了区域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相对效率和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林业六大重点建设工程,是对我国林业建设工程的系统整合,也是对林业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性调整.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建立和健全林业重点工程监管体系,是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而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监管是整个工程监管体系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工程资金管理的一般规律,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规模大,涉及地域广,工程周期长,资金投入多"的特点和南方集体林区的实际,研究和探讨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监管办法,实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分析现代林业产生的背景,认为现代林业实质是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动态耦合成的一个复合系统,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就是追求实现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动态耦合和协调发展。现代林业的生态—经济—文化三维复合系统的协调耦合发展,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即各子系统间内在反馈机制的动态协调;各子系统之间具有物质和能量上的异质性及交换性;各子系统之间具有实现耦合的自然途径和人工途径。  相似文献   

16.
森工产业布局是森工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是森工各产业在地域分布中的比例关系。从静态的角度看,是指一定区域内已经形成的某种产业的空间结构状态;从动态的角度看,又是各产业在现有结构形式下的重新分布。现实的产业空间结构是以往各个时期产业布局的结果,又是今后重新规划调整产业结构的依据和出发点。一、产业布局的意义和演进优化产业布局的意义:(1)优化产业布局是组织生产力在空间的合理分布。任何产业总要落脚到特定的空间,有产业就有产业的分布和再分布。产业布局尽管是人们的一种有意  相似文献   

17.
<正>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林业也不例外。三明市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过去存在许多弊病。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以致林业长期吃“大锅饭”。造林靠国家补助,森林管护“统”在集体手中,有名无实;林业收益分配层层克扣,农民得不到实惠,严重阻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合理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9~2011年在《林业经济》上刊载文章标注基金项目的统计,对目前林业经济及相关研究基金项目资助状况进行了梳理,从地域分布、单位分布、核心文献作者等方面进行分析,尝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林业经济研究作者群体的主要力量分布状况,展示我国林业经济研究队伍的概貌。  相似文献   

19.
基于林业统计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四川省林业复合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业复合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协同度不高,但呈波动上升演变态势;林业子系统发展的有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产业经济子系统、建设保障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生态资源子系统;建设保障子系统的有序度与林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线性耦合度最高。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改革;克服"木桶效应",加强对林业复合系统"短板"子系统的扶持;发挥建设保障子系统的杠杆调节作用;加强各子系统的"反哺"与互补;建立健全林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绩效评价、监测与预报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的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其主要任务是: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使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建设之间在地域分布上协调组合,提高社会经济效果,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和建设。”(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第69页)区域规划按其不同特点,可分为城市、工矿、农业、流域综合开发、风景旅游、工农业综合发展等多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区域规划。农业区域规划就是农业地区以农业生产为重点所进行的区域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