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宁 《济南金融》2007,(7):26-28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立法相对滞后。随着我国个人征信业的迅速发展,亟需在更高的法律规范层面对个人征信的有关法律问题做出规定或予以完善。文章对个人征信法制建设中的四个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立法相对滞后.随着我国个人征信业的迅速发展,亟需在更高的法律规范层面对个人征信的有关法律问题做出规定或予以完善.文章对个人征信法制建设中的四个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金融立法、担保、征信管理等多角度探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律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创建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环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间隙中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立法的滞后和监管的缺位,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和约束,蕴含了一定的风险。本文认为,从金融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应对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应加快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从市场准入、业务监管、风险控制和市场退出等方面规范和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存在监管主体的权力与义务不明确、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未建立、征信市场主体无法律定位、失信惩戒机制缺乏、征信范围法律界定不严等法律障碍。我国亟待加强征信立法,从法律上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征信机构运行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失信惩戒机制,为征信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我国征信法律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行法律体系存在的诸如法律效力层次不高、规范内容不全、体系整体缺乏协调性及条文规范标准不一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立法原则和立法措施两个方面对如何构建我国征信法律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征信立法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罗琎 《海南金融》2016,(2):85-88
征信市场发展对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济金融和谐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征信市场从信贷征信开始发展,初步形成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社会征信机构为辅的多元化市场格局。由于法律制度、行业标准、监管体系等各方面因素制约造成征信市场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征信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不完善、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面临挑战等。本文从征信市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征信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促进征信市场健康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资金委托理财受托主体多元化,个人集合理财产品多样化。但是,统一立法滞后和部门监管标准不一,导致产品法律关系不清,一些产品明显规避金融管制,甚至出现违法违规现象。通过对国内集合理财产品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国外情况进行比较,作者指出我国应在金融产品功能监管原则下统一集合理财立法和监管原则。  相似文献   

9.
李丹  王鸿雁 《征信》2016,(7):39-41
征信体系建设工作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基础.目前,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数据库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存在技术性问题,征信信息采集主体缺少法律约束,信息主体缺少维权渠道.为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促进征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建议建立冗余信息注销机制,提高数据库数据质量;完善立法,提高信息采集主体自主约束力;建立信息主体法律追偿援助机制,提高征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金融业是政府管理最严格的行业之一,法律是政府发展金融和管理金融的重要手段,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而"立法先行"是保障金融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和金融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自由贸易港金融治理体系法治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深入研究了自由贸易港金融立法的框架和实现路径,结合国际自由贸易港金融立法实践和国内金融法律现状,尝试系统地回答自由贸易港金融"为什么立法、立什么法、怎么立法"的问题,并对自由贸易港金融法律框架的顶层设计、立法实现路径等的金融开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外政策性金融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外政府和立法当局普遍注重政策性金融的专门立法建设,有相应独立完善和系统的法律、法规,不仅在机构成立伊始就有法可依,而且还与时俱进地及时调整修改有关法律。相比之下,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专门立法受内外因素的制约而严重滞后,并导致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无序竞争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所以,必须借鉴国外在政策性金融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尽快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金融立法机制。  相似文献   

12.
郭红亮 《西安金融》2005,(12):10-11
本文从法律的视角,探讨了金融稳定法律的涵义,对金融稳定进行法律剖析,阐述了金融稳定法律的立法理念和基本原则,并通过对我国金融稳定法律的现实分析,结合国外金融稳定相关立法实践,提出构建我国金融稳定法律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鲶鱼效应"显著。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同时,它具有第三方支付风险、网络借贷风险、"长尾"风险等内生性风险。在保护创新与普惠精神、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秩序之间寻求平衡,是监管的基本原则和逻辑。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征信体系等是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量呈井喷式发展,多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竞相发展,但在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下,立法和监管滞后,监管真空或监管重叠并存,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积聚,改善和加强对其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制的有效建议,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健全监管体制,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切实防范洗钱风险等,以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内生性风险与法律监管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真 《武汉金融》2014,(5):35-37,69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交易结构,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应当把互联网金融作为践行创新性金融监管理念的试验田,探索未来"新金融"监管的范式。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如厘清其体系边界、业态模式以及内生性的风险等。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完善征信体系、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协调、发挥各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是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道路。  相似文献   

16.
李真 《海南金融》2014,(4):76-81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交易结构,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应当把互联网金融作为践行创新性金融监管理念的试验田,探索未来“新金融”监管的范式。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如厘清其体系边界、业态模式以及内生性的风险等。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完善征信体系、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协调和发挥各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是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德尔菲法筛选变量,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的方式获取本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运用李克特态度量表法,得到我国县域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的具体参数,通过对参数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县域金融监管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有:县域金融参与者对法律意识薄弱、县域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县域金融监管主体法律问题突出、县域金融监管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征信机制不畅、县域金融监管人员设置重复和专业人才匮乏并存。  相似文献   

18.
金融生态,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筑金融生态的有机整体.其中以征信体系为保障的信用环境是衡量、评价金融生态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所说的征信体系是指与征信活动有关的法律规章、组织机构、市场管理、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其主要功能是为信贷市场服务,但同时具有较强的外延性,还向商品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提供服务.在实践中,征信体系的主要参与者有征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以及政府.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解决交易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约束企业和个人自觉维护信用记录,防范信用风险,促进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我国金融领域消费者权益问题大量涌现并日趋频繁的背景下,现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在立法理念、立法模式和具体内容方面已远不能适应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需要。我们应当在消费者权益为本的立法理念之下,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框架,并通过专项立法的方式具体规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基本权利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鲶鱼效应”显著.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同时,它具有第三方支付风险、网络借贷风险、“长尾”风险等内生性风险.在保护创新与普惠精神、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秩序之间寻求平衡,是监管的基本原则和逻辑.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征信体系等是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