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因为新农村建设是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要以现代生活水准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要用现代社会文明成果引领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这三个引领逐步把农村引上现代化。所以说.新农村的“新”字,实质上是新在现代化,即把贫困落后的传统农村建设成现代化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教育是基础,科技是支撑,人才是保障。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实现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走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之路,把发展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智力资源开发若干基本问题浅见”一文中提出:大力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者智力素质,迅速改变全国三亿多农村劳动力低素质状况,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以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和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为标志,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同时,“三农”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变粮食发展方式,事关粮食安全,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审慎稳妥、坚定不移地推进。  相似文献   

5.
农村工业化是在集体土地制度与传统城乡关系格局下进行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它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决定了典型农村不可能通过这种模式来实现发展目标。本文认为,典型农村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的农村和农业,应在农村人口大量转移的前提下,依靠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依靠城乡统筹发展来实现典型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独立劳动者”的独立化特性是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相对封闭的生产、消费过程 ,在传统农业中处于均衡状态 ,农民社会相对稳定。但农民低的文化素质水平与现代化对劳动者的要求有明显的反差 ,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独立劳动者”的非独立化的现实选择应是在提高“独立劳动者”文化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园区”和农村专业经济组织这一平台 ,达到对“独立劳动者”非独立化的改造 ,为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做好“人力资本”准备。  相似文献   

7.
周环珍 《农家之友》2009,(14):97-101
农村劳动者职业教育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一项中心工作。在现阶段,城市圈农村劳动者职业教育有成绩,也有问题。各级政府与各类学校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工作搞好,为城市圈“两型农业”培养更多更好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把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经济建设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除进城务工和从事非农产业外,尚有15亿富余劳动力。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滞留农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障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强国富民、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革命力量,辽宁省从1985年开始实施的“123工程”建设,依靠科学技术振兴农村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因地制宜地注入科技因素,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科技与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小康的目标,一定要把农业搞上去。为使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要求九十年代农业要在八十年代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农村各业的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经济效  相似文献   

11.
应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既是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也是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之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潜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 ,若开发好就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长远来讲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 )人力资源开发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内容 社会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① ,是“自由人的联合体”② 。因此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应该使“各种关系适应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③ 。社会主义应使人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改革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正对农村社会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峨山县自发性、民间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来已久,而有组织的规模化转移则始于本世纪初。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由此引发的农村“劳务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人口老龄化、人才流失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今后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应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表示,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必须做到“两个加快”,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他表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一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使农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设施装备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驱动,更多依靠一、二、三产业发展联动、“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列宁在阐述农村城市化作用时也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在领导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思想。纵观历史和现实,乡村城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各次产业为追求规模集聚效益,人口和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的社会经济历史过程。它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快上海农村城市化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我们今后郊区农村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要加速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着重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①本文仅就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必须把科学技术放在首要位置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6.
依靠科技进步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诸庆福陆丽君孙宏传“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15年内,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实现我省既定的奋斗目标,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一、“八五”期间我省...  相似文献   

17.
加强乡镇企业人才开发的必要性及措施康贝贝目前辽宁省乡镇企业在全省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占农村经济的80%,是农村经济的主体。要使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就要迅速把立足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要实现这种转移,归根到底则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8.
科技和教育是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两翼。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来推动上海郊区经济发展,是建设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郊区经济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刻领会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和教育的重要论述,提高对发展农村教育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快人才培养,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是当前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我市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现状及特点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指示精神,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加快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步伐,我市从1993年开始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以来,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水平、文化素质为目的,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市场体制为重点,以实现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两个转变为主线,按照“一业一训、致富一方”的要求,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