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在主城区内环线“城中村”改造工作中,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责任,将“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审批、土地储备纳入行政办公“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了审批效率。据统计,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共审批“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8宗,涉及地块11个,土地面积200公顷;办理土地储备1宗,涉及地块4个,土地面积73公顷;3个试点区的改造项目征地拆迁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关于城中村房屋拆迁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城市主要地段的建设完成,城中村逐渐成为城市的改造重点。城中村的改造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城市建设和改造的难点。在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村民私房建设失控,违章面积庞大;二是改造使村民丧失一定的经济利益,因而极力阻挠;三是补偿办法与标准不统一,造成村民的不信任;四是政府缺乏有效行政手段,使城中村改造工作缓慢。现今城中村房屋拆迁补偿办法中,被拆迁房屋权属的确认、使用功能和建筑面积的确定、界定合法性的原则等,解决了补给谁、怎么补的难题。但补偿标准仍然存在很大分歧,拆…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及破解对策——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学龙  孙林  李慧  李美丽 《城市问题》2011,(2):40-43,63
城中村改造主要面临三个难点:一是改造资金的筹集与改造主体的选择;二是存量土地如何盘活;三是如何排解城中村改造的阻力。破解上述难点,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公开公平选择合作开发者,确保资金安全;做好存量土地的盘活工作,调整好土地使用功能;加大前期宣传,调查村民意愿,合理制定拆迁补偿方案和标准。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和城乡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是城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主体对土地收益和城市功能的博弈过程,城中村的改造也只有在保证三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探讨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的共赢,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现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各地区传统的以土地为中心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随之受到巨大的冲击.土地征用的发生,直接导致农村人口中的老年人失去了老年生活的依靠、中青年人失去了就业领域、未成年人失去了未来本该享有的就业和收入的权利.针对榕江县土地被征用农民所进行的调查表明,这三个问题已成为农民在征地之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补偿费使用监管的加强以及征地补偿措施的创新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郑雷 《价值工程》2011,30(15):163-163
城中村改造关于改造资金的来源问题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信托融资模式,接着就是城中村改造后农民拿到大量的赔偿款后的理财问题确实是很多银行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对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一些政策进行了分析,从而引出农民将得到巨额的赔偿,提出了西安市各大银行应该积极吸纳改造城中村农民的存款,这对推动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有着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参与“城中村”改造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过程,土地利用问题是改造工作的难点。将土地整理引入"城中村"改造,是改变"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行之有效的方法。列举了"城中村"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土地整理带来的综合效益,结合"城中村"土地整理的主体,为"城中村"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过程,土地利用问题是改造工作的难点。将土地整理引入“城中村”改造,是改变“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行之有效的方法。列举了“城中村”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土地整理带来的综合效益,结合“城中村”土地整理的主体,为“城中村”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是高速城市化过程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本文在分析高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的形成过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首先从经济模式、社区管理及土地体制方面指出了城中村问题的根源与出路。然后,由此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城中村改造的实质,即通过解决产权、规划、地价及拆迁补偿安置四方面问题来平衡政府、业主与改造单位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说明了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思路。最后,从避免出现城中村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在推进农村城市化时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探索性强、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借鉴国外旧城更新中普遍采用的PPP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城中村改造融资难等问题,但前期融资及合作方利益博弈等问题仍是目前城中村改造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明确城中村改造的利益主体、界定合作方的利益边界以及引入土地信托机制有利于优化目前的PPP合作模式,能有效解决城中村改造中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跨入90年代后,绍兴市的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随着绍兴城市规模在迅速扩大,原来的近郊农村已成了名副其实的“都市里的村庄”,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与城市居民趋于一致。由于绍兴城郊农民的房屋大多建于八十年代中期,94年以后因受规划的控制,近郊村庄农民住房基本停建,村庄缺乏总体规划,布局杂乱拥挤,城中村的各类问题随之而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农民住房困难户多;居住环境脏乱差;违章逐年增多;社会治安问题较多。村民要求建房和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呼声非常强烈,改造城中村已成为城郊农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江北区国土资源分局为贯彻建设“五个重庆”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2009年完成拆迁改造179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58万平方米,对“城中村”改造后的土地,其中有395亩土地予以出让、562亩用作坡地公园和石子山体育公园等工程建设。江北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重庆日报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3,(25):74-75
从本质上看,城中村改造的核心就是围绕城中村所占用土地资源的再配置问题展开的,城中村改造中土地流转配置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决定了城中村改造的成败问题,因而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二元土地制度造成了土地收益的双向性,从而导致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和村民两个改造主体间的利益矛盾关系,而协调好两者的利益关系,减小村民带来的改造阻力是“城中村”改造的难点所在。通过对“城中村”改造中的两个主体及其利益关系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只有解决好政府和村民间的矛盾利益关系,才能使“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一、“留用地”带动“城中村”改造 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杭州市“城中村”改造起步较早,经过近十年的不断摸索,已逐渐形成一套特有的“城中村”改造“留用地保障模式”。即政府在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时,按照征用农用地面积的1096核定用地指标,让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二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安置失地农民。实践证明,通过整合“10%留用地”,实施“城中村”改造,既可根除原地块范围内的“城中村”,又可确保村镇集体和村民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6.
无地农民是我国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产物,他们失去了通过承包经营土地获得收益和享受国家给予农业补贴的权利,不仅丧失了基本的生存保障,后续发展更是困难重重。无地农民问题不能靠重新调整土地和简单的给予无地农民一定补贴来解决,而应本着发展的理念,给予无地农民发展基本保障,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促进无地农民发展资本的形成,提升无地农民发展的竞争能力,通过其自身劳动力和家庭剩余的资本化实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家对农村土地进行产权上的清晰并允许承包权流转,意义非同寻常——农村的土地会逐渐集中到种植大户手里,加上更长的承包期,农民们都会放心地加大投入,粮食生产必定会迈上新的台阶;农民们和进城的农民工收入增加。必定扩大内需,有利于刺激城市工业的增长,同时又归还了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将在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元化上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通过,并将于2003年3月1日施行。该部法律的立法主旨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它的许多条款对城市土地利用、土地经营、商品房开发、房屋所有权益、城市规划甚至城中村改造等产生重要影响。一、《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若干条款提示《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者负…  相似文献   

19.
在商贸业的驱动下,部分城中村因专业市场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集聚而成为商贸型城中村。这些城中村长期处于低端空间锁定状态,难以实施改造。农村集体组织对商贸型城中村进行了领域化,导致了改造的困境,辨析商贸型城中村的领域化对城市更新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广州市康乐村的研究,发现了康乐村经历了建设用地扩张、用地类型置换、物质空间扩张以及建筑功能置换四个阶段的领域化过程。集体土地权利的缺失使农村集体以领域化的手段强化自身领域地位,实现了领域的“把持”。领域化使商贸型城中村的进入门槛被提高,其他领域主体难以进入,致使改造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就业难、补偿低、社保不健全等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困扰失地农民的突出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大国,而土地是农业之根基、农民之根本,是农村多功能社会保障的载体。失去土地的农民,路在何方?所谓失地农民,主要是指我国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因建设征用、占用农用地而失去土地合法经营权的特殊农民群体。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根本性的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