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赫 《中国报业》2014,(22):85-86
新兴自媒体包括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围观逐渐代替现实围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网络上对于公共事件的围观,从无实质意义的吐槽到具有公民意义的赞同、建议或看法,逐渐成为法律规定中言论自由的表现方式。自发的网络围观赋予了公共舆论存在的空间。本文旨在探讨公共事件中的网络围观对于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意义,借此探讨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2.
网络围观现象的生成依托于相应的新闻事件,而网民对于新闻事件理解时的"先入之见"以及媒介的新闻报道对围观的缺位是网络围观现象生成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解释学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前理解""先入之见"的形成原因及具体表现,并对应用解释学方法论化解网络围观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媒体之一。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一、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带给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新冲击。二、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独特魅力来阐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伍盈  唐希  苏畅 《消费导刊》2011,(3):131-132
近年来,基于网络舆论监督的蓬勃发展,衍生出种种新的传播现象。本文以传播学为视角.探讨了这些衍生传播现象。如传播中网民的参与从网络评议到人肉搜索:从网络舆论到行为舆论:在网络舆论监督中还凸显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共振与网民与决策层双向传播等传播现象。这些传播现象具备交互性、理性与非理性并存与制度化的缺失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小卫 《消费导刊》2012,(4):153-153
目前,网络舆论监督在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也给政府的管理带了很多困境,严重影响了政府权力的运行。因此,政府应该从法律、机制建设等方面积极应对,引导网络舆论监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手机新闻等自媒体越来越深入人心,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媒体、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今的受众早已不再满足于原始的单一型线性交往和表达,网络中层出不穷的信息和其碎片式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迫切地希望参与到群体中来,以群体的意识来对热点事件进行围观讨论,以此参与到事件中去,形成网络围观行为。旨在研究传播于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热点事件中受众的“围观”行为.分析“全民围观”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商》2015,(34)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成为我国社会民众监督公共权力的重要平台。民众通过网络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意见,推动伦理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利用网络的优势,使其成为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然而,网络舆论监督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夸大事件内容、虚假监督、非理性舆论造成的伤害等。这严重影响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所以,掌握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表现以及原因有助于我们引导民众更加理性的进行舆论监督,使网民的网络舆论监督走向理性化。  相似文献   

8.
伍盈 《消费导刊》2014,(3):194-195
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热点事件、反腐倡廉、公共决策和公共空间的构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舆论监督正在遭遇一系列瓶颈。本文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及其衍生出的负面传播现象如网络暴力、恶性舆论及媒介审判等现象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进一步促进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艳东 《致富时代》2011,(3):202-202
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对实现司法公平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网络舆论往往会“越界”,对司法活动进行着不合理的干预。因此,要正视网络舆论监督司法活动的现象,合理规制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以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舆论监督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暴露出了诸多缺陷与不足。因此,建议从健全网络媒体的监管机制、提升网络媒体从业者素质和发挥公众主体性作用等方面来完善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1.
朱伟 《中国海关》2014,(12):82-82
刚刚过去的11月真是惊心动魄,先是双11当天,淘宝全天销售额达到了571亿元,接着剁手族们又迎来西方传统购物季“黑色星期五”。网络购物狂欢从国内蔓延到海外。今年的“黑五”,无论从电商平台的参与数量.还是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都可说是一场空前的跨境狂欢,甚至有媒体称其为“跨境电商”的中国首秀。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监督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如果没有将网络舆论监督合力运用的话,也会造成社会动荡等恶劣现象,由此可见,必须不断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民众参与社会、表达意见的方式,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重要的监督形式,成为推动社会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提高全社会公民素质的最好途径。探讨新的形势下,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创新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与方法,加大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法制建设力度,防范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侵权现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基于网络舆论监督的蓬勃发展,衍生出种种新的传播现象.本文以传播学为视角,探讨了这些衍生传播现象.如传播中网民的参与从网络评议到人肉搜索;从网络舆论到行为舆论;在网络舆论监督中还凸显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共振与网民与决策层双向传播等传播现象.这些传播现象具备交互性、理性与非理性并存与制度化的缺失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包括政治生活方式。网络监督是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发展的一种新的舆论监督方式,网络舆论监督对公共组织部门如政府、企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了大众一个表达自己真实看法的平台,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舆论监督,公共组织应如何应对网络舆论监督,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自恋形式各异,从群体自恋的网络语言到个体自恋的疯狂自拍以及他恋姿态的网络围观,无不体现着网民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思考。网络自恋的内容和形式挑战着网络自由的极限、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必须从网络技术、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规范方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舆论的影响作用也在不断扩大,但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局限,网络舆论监督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虚假且商业化过重、舆论导向容易被操控、相关法律法制不完善、部分网民素质低等。本文分析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出应对策略,以此加强网络监督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秀到世界杯     
《环球供应链》2006,(6):16-16
天气渐热,足球升温全球数十亿人开始为世界杯疯狂。无论柏林还是罗马.巴黎还是伦敦,巴西利亚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甚至和此次世界杯决赛圈比赛无缘的中国各大城市,真球迷、伪球迷和非球迷都在谈论着这场足球的盛宴这次体育的狂欢。  相似文献   

19.
张楠 《中国报业》2014,(12):91-92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传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各种网络垃圾信息充斥泛滥,网络违法犯罪时有出现,反动势力利用网络逐步渗透。面对互联网管理中立法滞后、层级低、过于原则、重管理轻权利等问题,要从制度、人才和教育三方面入手,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体系,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为互联网管理提供坚实后盾,提高民众综合素质,强化公众对网络的舆论监督,提高互联网管理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目前,网民进行网络舆论监督在推进我国民主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它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提升网民自身素质能有效促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