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湘艳 《广告大观》2009,(5):117-118
在广播媒体的发展之路上,先后经历着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多样新媒体形式的冲击,曾一度被定位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媒体发展令人担忧。但是,多年过去了,“广播时代”并没有远去。相反,移动人口的增加、媒体融合趋势似乎已经为广播媒体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2.
卢静 《中国报业》2023,(12):32-33
为提升现代媒体环境下新闻发展质量,广播新闻主体应立足自身发展媒体优势,以提升媒体信息横向和纵向质量为基点,完善自身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以适应更加复杂的媒体环境。本文以媒体融合概念为基点,以媒体融合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影响为着力点,探究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广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概在两年前,笔者为广播媒体经营写过一篇视点文章,题目就是“实话实说广播这个弱势媒体”。当时,广电系统上下对于广播媒体,充满了悲观的情绪,与报纸电视相比,广播之弱自不待言,外部人看不起,内部人也惶惶不可终日,“救教广播”之声不绝于耳。广播媒体真的是那么的弱势且不可救药吗?不是的。广播经营的规模不如如视,  相似文献   

4.
刘静 《中国报业》2023,(12):172-173
当前,全球传媒业面临着媒体融合的实践问题,我国的媒体融合进程也在推进过程中。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媒介间的界限逐步模糊,社会向“媒介化”方面发展,社交化、移动化成为当下媒介传播的典型特征。当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有向“融合”迈进的趋势。本文结合主流媒体的自身发展情况,探讨实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岳峰  韩瑛  冯丽萍 《中国报业》2023,(16):100-101
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工作转型创新,是保障广播电视新闻实现稳定长期发展、焕发行业生机的重要渠道。本文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和编辑工作特点进行简要论述,总结广播新闻编辑转型的必要性,重点探讨广播新闻编辑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电脑和手机五大媒体开始共融共通、互为利用,在社会资源、内容宣传方面进行了全面整合。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邵娜娜 《现代商业》2007,(20):161-161,160
当今世界传媒业飞速发展,报业竞争火爆,电视比拼激烈,网络迅速崛起,惟有广播显得有些“落伍”,甚至连广播业的从业人员,都埋怨生不逢时,没赶上建国初期全国大力发展广播业的好时光,干上广播是“投错了娘胎,嫁错了郎”。连有的行政部门人员也视广播为“主流媒体中的弱势媒体”,因而更加剧了广播从业人员的困惑。经历了一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广播媒体果真已经强弩之末,魅力不在了吗?  相似文献   

8.
牛梦扬 《中国报业》2023,(11):182-183
文章针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分析,逐步明确传统广播技术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向,深层次研究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广大工作人员以及技术操作人员了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将传统类型的广播技术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与转化,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共同推进我国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9.
因应移动互联网直播的发展,慢直播已成为一个风行产品。慢直播体现“四全媒体”特性,具有很强的传播优势和传播魅力。本文以河北广播电视台《美丽河北》慢直播为例,对如何依托地域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与地方媒体紧密合作,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全力打造媒体深度融合的品牌产品,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0.
桂婷 《中国报业》2023,(11):234-235
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当下,从媒体融合发展到“四全媒体”建设,主流媒体正加快转型步伐,拓宽新视野、拥抱新技术,向着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不断前进。新闻记者应当主动适应传播格局的变化,在守正创新中体悟新闻报道“深”与“浅”的辩证关系,不断增强“四力”,练就过硬本领,在勤学苦练中解决“本领恐慌”问题,担当新时代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1.
杜红伟 《中国报业》2023,(13):129-131
媒体融合是当前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所面临的阻碍主要在于局限于形式的融合、发展目标不清晰及缺乏创新性等方面。为了实现信息化背景下的融合发展,地市级媒体应当从双向创新“形式+内容”、定位发展目标、创新发展形式、跨界合作生产内容、整合资源平台、深化信息技术、设定协同机制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融合发展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王雅琪 《商》2013,(7):128-128
广播发展到今天,资源匮乏、信息覆盖面小等缺点日渐明显。如何突破重围,打破"局限"?广播市场只有进入融媒体时代,合理借用资源,借力传播,才能扭转这一局面。本文将细分融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市场与电视、网络、报纸等融合后的市场类型,以期描写出广播发展的新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广播媒体如何融入事件营销”。我个人在从事广播媒体运作的过程中,认为事件营销在广播上的运用,对广告主的贡献非常大。我们今天希望能够通过论坛的方式,帮广告主找到更多关于广播利用事件营销的传播价值,谢谢!  相似文献   

14.
大家论语     
《中国报业》2014,(15):14-15
媒体融合发展,不是简单解决媒体内部不同样态传播方式的从属和主辅关系,而是通过融合达到顺畅高效配置各类资源,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目标。以融合发展为契机,再造采编传播流程,融合体制机制,重组内部资源,实现传统广播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近十年来我国媒体的竞争之势愈演愈烈,洗牌局面层出不穷。而一度被视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媒体在经历了“珠江模式时代”、“频道专业化时代”的艰难探索之后,逐渐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根据AC尼尔森此前公布的媒体市场调查,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广播市场。自2001年国内广播广告营业额每年都保持较高幅度的增长,甚至出现了20%以上的年增长率,增幅位居四大媒体之首。安徽交通广播正是在广播媒体发力突围的背景之下,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倾力打造的一个专业媒体。  相似文献   

16.
刘胜利 《中国报业》2024,(3):252-253
传统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旧媒体在传播方式以及内容方面不断有机整合。融媒体时代,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必须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做出相应创新和改变,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王翠 《中国报业》2023,(19):186-187
随着融媒体技术平台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不再是单一的媒体形态。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流量优先”的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价值及其对制作和播出形式的影响,探讨了传统媒体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以提升新闻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对于媒体领域而言,最重大的消息是“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了国家战略。为响应中央号召,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下文简称成都台)也正在积极实施“媒体融合发展、实施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提出打造新型城市公共服务传播体的战略规划。因此,成都台积极推动了优秀栏节目打造、美食业务整合、96110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丹巴新型文化旅游媒体整合营销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
杨武  曹霞 《中国报业》2023,(7):236-237
当下,我国的县级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深水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处于四级媒体融合的“底部”层级,在发展中既面对上级媒体集聚的压力,自身机制等问题又限制其发展。因此,以昆明市中心城区五华区为案例进行研究,对区融媒体中心有效突破“底层”局限,实现起步“突围”的运作模式与实践逻辑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为当下大城市城区融媒体中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媒体融合发展是大趋势,谁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谁就能在媒体融合发展中赢得主动权。对于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金昌市来说,虽然媒体融合发展起步较晚,但融合基础较好,后发优势明显。作为全省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探路者,金昌市融媒体中心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