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监管国有金融资本既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履行财政出资人职责的客观要求,又是维护国有金融资本健康发展、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财政风险金融化和金融风险财政化并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区域性金融风险问题不容忽视,亟需推动财政监管扩围改革,敦促国有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笔者根据财政金融风险结构关系、财政救助化解金融风险以及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理论逻辑,分析财政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实践基础和存在问题,提出财政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框架体系和实现路径,以进一步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监管体制、维护国有金融资本健康发展、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浅谈国有股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法 《上海会计》1995,(11):24-25
浅谈国有股权管理浙江省温州市委党校张金法“国有股权”是指“国家股”和具有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有法人股”的权益总称。股份制改革使得国有资产置于法人财产整体之中,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过去产权模糊、无人负责和低效经营国有资产的弊病。这是所有权与法人财产经营权相...  相似文献   

3.
财政学在世界各国有共性的一面,也有特色的一面,这与不同国家的底层逻辑相关。要形成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必须从财政学的底层逻辑入手:树立不确定性是世界的基本性质的世界观,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观,构建促进公共风险最小化的风险国家观。只有从世界观、发展观和国家观三个基本问题来创新财政学的底层逻辑,才能回答好“财政究竟是什么”“财政应该干什么”“财政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以及央地关系”等问题,为构建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经典财政理论中,对于“财政监督”一词确切概念,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西方财政学们更注重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定位,因为在他们看来,财政职能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而现实中的财政监督是国家政权机关的政治职责,其更表现为一个法律的概念,不属于经典财政学论述的范畴。然而在社会实践中,许多先进的西方国家均建立了较完善的财政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文春 《财政研究资料》2007,(3):F0003-F0004
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一直是国内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笔者于2006年8月第二次向国际财政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Finance,英文缩写IIPF)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题进行了全球性网络调查。笔者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前景?”。本次调查收到来自该协会的经济学家的10多份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笔者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当然有些是非学术争议性的)。  相似文献   

6.
依法加强收入组织工作,做大做好财政“蛋糕”,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支持,是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财政收入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对于确保财政收入规范征收、应收尽收、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我国现行政策,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由税收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附加、罚没收入和专项收入等构成。担负着组织收入职责的机构,除各级财政部门外,还有国税、地税、海关以及拥有规费征收职权的众多行政执法部门、单位等。近年来,随着税费征管政策和财政体制的不断调整。  相似文献   

7.
麦履康教授简介研究方向:国家预算理论与实务城市财政理论与实务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麦履康,广东省东莞市人,男,1927年11月生。1951年毕业于华中大学(现改为华中师范大学).195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研究班,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  相似文献   

8.
《财政科学》2020,(3):129-129
《财政科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财研杂志社出版发行的经济类学术月刊。立足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建设一流智库的目标,从“大财政学”的宽视野出发,打造中国财政政策研究的前沿阵地。《财政科学》适应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理论建设与学科创新的要求,旨在助推财政理论研究,反映国内外研究成果,繁荣财政学科建设,更好地为大国财政制度设计、财政科学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9.
《财政科学》2021,(3):35-35
《财政科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财研杂志社出版发行的经济类学术月刊。本利立足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建设一流智库的目标,从“大财政学”的宽视野出发,打造中国财政政策研究的前沿阵地。《财政科学》适应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理论建设与学科创新的要求,旨在助推财政理论研究,反映国内外研究成果,繁荣财政学科建设,更好地为大国财政制度设计、财政科学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是指非经营性用途的各类国有资产的收益。如房屋出租收入、场地出租收入等。国有资产收益属非税财政收入管理范畴。近年来,随着财政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化,通过实施“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罚缴分离”、“综合预算”等新举措,有效促进了非税财政收入的管理。但是在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竹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财政学是研究财政分配活动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经济学科,而财政监督则是国家政权机关的政治职责,其表现为一个政治学的概念。按照政治学和经济学分开研究的理论,财政监督不属于经典财政学研究的范畴。国内财政学界在对财政监督概念的认识上也不一致:一种是"职能说",即认为财政监督是财政本身的固有功能。这种观点形成于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时期,直到今天还有相当的市场,我们将它称之为传统观点。另一种是"手段说",即认为财政监督不是财政的固有职  相似文献   

12.
财政工作要注重“四从”马善记财政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细入探求,学问很多。笔者仅就实际工作中要抓住从快、从紧、从实、从严这"四从",谈点浅见。首先,组织财政收入要从快。财政工作与农活有颇多相似之处,其中之一就是要抢种抢收。尤其是财政收入的组织与征管...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财政收入监督,提高征管质量一要通过对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征管入库、留解和退付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准确反映财政收入征缴管理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二要依据税收法规对税收征管质量实行有效监督,确保税收收入的完整性、及时性。三要加强对行政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障资金、国有资产收益、罚没  相似文献   

14.
初探西方财政学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探西方财政学的发展轨迹朱柏铭一、传统财政学的创立与演变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散见于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等人的著作中,当时对于财政的论说大多具有附带的性质,没有较为系...  相似文献   

15.
史卫 《财政科学》2024,(1):130-138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财政问题进行了探索,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财政理论的基本框架,对我们今天探索中国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毛泽东对中国特色财政理论的贡献,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财政学、人民的财政学和勤俭节约的财政学。毛泽东对财政理论问题探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财政思想相结合,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坚持财政研究和国家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财政是庶政之母,也是政府用来调控社会经济运行、促进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财政分配关系处理得是否妥当,对于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分配关系,对于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财政分配关系中,财政收入规模是直接关系到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之间总量分配,并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历来十分重视财政收入规模的选择,并将实现适度适量财政收入规模作为其选择财政收入分配制度、规范财政分配体制和制定相关财政政策的主要依据。分税制以来,国家财政收入连续十几年“高位”运行,在财政“蛋糕”逐年做大的“利好”形势下,亟须理性思维、科学分析,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取向,确保实现财政经济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17.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定位的提出,要求重新思考财政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对中国财政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财政学,有必要回顾财政学在中国的最初发展史。财政学是致用之学。为了救国图强,近代中国开始引进财政学。文章以中国财政学初期的发展即近代财政学在中国的引进、传播与转型为线索,研究中国财政学发展史。文章通过日本、美国、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与财政学引进的关系,分区域研究财政学在中国的初期引进过程;通过大学财政学的教学安排案例,观察财政学在大学的初期传播状况;通过典型财政学教科书的比较,分析财政学的转型状况。中国财政学初期的发展,离不开对重大财政问题的研究、离不开财政学的本土化。财政学的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到一定程度就会促进财政学质的变化。近代中国财政学史的考察,对未来中国财政学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研院(所)的国有资产是国家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农业科研院(所)完成各项事业任务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新时期对农业科研院(所)国有资产管理,是院(所)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管好、用好这部分财产、物质。是勤俭办事业,节约费用开支,从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不仅要看财政收入的数量,更要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这个比重反映了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是国际上较为普遍的衡量方法。本文把“一般预算收入”指标作为分析、衡量太原市现阶段财政规模的切入点之一,主要基于四个理由:①因为“一般预算收入”是一个地区或城市财政实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财政学理论体系的解构与重建王延杰随着我国财政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财政理论近年来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这些成就仍然局限于为财政理论体系全面创新作铺垫的各自独立的概念、范畴与命题领域内。如何将我国传统财政理论中的科学成份和近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