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很多社会舆论的源头来自于网络,但突发公共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其相关网络舆情的管控也变得至关重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测原则是适量适时进行引导,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手段。有关部门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监测过程中,应建设好政府官方网站,掌握舆论主动权,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倡导网络伦理道德,提高媒体素养,以有效对其进行监管,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相似文献   

2.
李宇 《中国报业》2023,(14):146-147
在网络舆情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工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传统媒体需要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为受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立足于网络舆情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新闻编辑工作的提升应当从提高编辑人员综合素质、实现编辑工作的机制再造、确保新闻报道质量、弘扬社会正能量等方面着手,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工作,使其迈上崭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方政府存在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动性不够积极,对网络舆情监督不到位,利用新媒体塑造政府形象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需采取提高党政干部媒介素养,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建立畅达的民意途径,做好形象宣传策划等措施,着力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毅  王祥 《中国报业》2012,(6):44-45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微博客和社交网站(SNS)的应用热潮,传统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在微博客、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网络辅导员队伍、建立舆情预判和引导机制、研究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王祥 《中国报业》2012,(8):30-31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微博客和社交网站(SNS)的应用热潮,传统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在微博客、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网络辅导员队伍、建立舆情预判和引导机制、研究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商》2015,(47)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舆论环境,也令网络舆论的"双刃剑"效应开始凸显,这给地方政府舆情治理工作带来了空前的压力。随着网络舆情事件曝光的数量急剧增多,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也开始加快,尽管网络舆情处理速度有所提升,但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而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改革调整关涉的利益主体以及问题和挑战也将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弥合社会裂隙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各类信息飞速传播,特别是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网上往往会出现多个版本的说法,混淆视听。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传言对社会的危害,提出把握舆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究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如何及时分析舆情、准确引导舆论,在公共新闻事件中更好地发挥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高校如何加强网上舆论引导能力的建设问题是一个难点,更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新热点、新课题.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得校园危机治理已成为衡量高校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在分析了当下我国网络舆情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危害性分析,提出从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阐释机制,校领导敢用、会用、善用微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网络评论员制度,定期开展校领导在线交流,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文化等角度切实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曾鹏飞 《中国报业》2014,(11):49-50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直接渠道,网络舆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报业来说,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迅速准确掌握当前热点话题,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成为网络舆情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0.
传媒时代,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平台。公共舆论的本质、特性及其功能使之成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舆情尤其是网络舆情研究,发挥公共舆论资源在社会矫正、政治参与、思想引导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月 《中国市场》2015,(11):203-204
本文从当今社会网络背景出发,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行定义,总结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速度迅速、传播内容易产生偏差、传播内容的突发性三个特征。从影响高校突发性事件舆情的智力引导因素和非智力引导因素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最终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重视网络舆情研判、强化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正确引导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世树 《中国报业》2009,(10):53-55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既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地市党报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理想追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工作时着重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地市党报处于我国三级党报体系的最基层,担负着地方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重任,需要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作为地市级党报,团结报社以提高舆论引导力为己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年,河南网络舆情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作为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重要时期的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挑战,而网络舆论既是对现实的反映也影响着现实的发展,只有深入分析和厘清网络舆情发展的变化和趋势,主动介入,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好网络舆论作为社会减压阀的作用;建立政府和网民之间的长效互动机制,构建上下畅通的网络舆论体系;发挥好网络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规范网络环境,凸显网络正能量,才能保证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也才能使网络舆论促进河南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龚超 《中国报业》2023,(19):100-101
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要面对信息传播的竞争,以及新媒体平台对传统媒体市场份额的挤压。在舆论引导中,要面临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舆论生态复杂化和虚假信息与网络暴力等问题。对此,主流媒体要不断创新新闻传播方式,利用数据新闻、可视化技术等手段,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互动舆论平台,这个平台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集中全民智慧,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网络的匿名性和流动性也使得一些不良言论充斥其间,对人们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日趋活跃的网络舆情对于我国舆论宣传和社会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然成了政府当前的燃眉之急,因此更加需要我们积极地做好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让政府更好地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主要论述政府网络舆情中政府的引导机制作用和需要改进之处,结合诸多现有的文献和著作,对政府网络舆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几个突发事件着手,建议主要从制度创新、人员网络技术培养以及健全网络法制等方面完善政府相关职能,从而进行有效的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17.
黄素君  毕晓光 《中国报业》2012,(16):183-184
自媒体强势占领高校信息传播主渠道。大学生由于自身辨别能力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袭,甚至影响健康成长。自媒体时代的强势来袭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模式、管理队伍以及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在分析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的基础上,探讨自媒体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的冲击,并探索性的提出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发表舆论观点的媒介。网民的评议往往会成为舆情压力的产生根源,近而形成网络舆情危机。针对这一危机,政府有必要推行网上政务公开,和网民做良性互动,引导舆情向常态化发展并设立监管部门,实施危机预防。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网络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公开发表意见的平台。也正因为网络的低门槛特点,网络成为了舆论产生的主要阵地。然而,网络舆论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其平台的开放性和低准入性导致了网络舆论在传播过程中更难以控制和引导。该文以网络舆论传播活动中的新闻受众群体心理研究为题,旨在通过对网络舆论传播活动中受众群体心理的研究,达到更好的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彭博  翟慧慧 《中国报业》2014,(22):52-53
在互联网新媒体融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背景下,网络访谈节目近年来迅猛发展,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也正朝着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发展。自2008年6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正式触网以来,重点新闻网站纷纷加强原有的访谈类节目,或开设新的访谈类节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网络访谈节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中央到地方、从被动到主动、从低调到高调、从沟通到办事、从习惯到能力,网络访谈类节目成为民意的绿色通道,“网络问政”成为时尚,网络访谈节目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从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的品牌网络访谈节目入手,研究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构成现状,对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