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纪平 《经济管理》2005,(15):12-14
自2003年夏季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加大。我国则在重申把建立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作为改革目标的同时,作出了人民币暂不升值,也不改变现行汇率机制的回应。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有两个:一是银行结售汇制,非银行客户(不包括三资企业)必须将出口所得的外汇无条件地卖给外汇银行,不能持有外汇账户,后来调整为大型外贸企业可以持有一部分外汇,1996年在此基础上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非银行客户的贸易用汇可以通过外汇银行的售汇来满足,非贸易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讨论再起,与其说体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压力,还不如说,在更大程度上,这体现的是中国经济加速内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现实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曙松 《经济》2010,(1):14-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相对稳定,同时,要强调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实际上,作为影响广泛的经济变量,汇率与结构调整的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当前,随着中国外贸形势的逐步趋穗,以及外汇储备上升速度再次加快,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关注程度重新上升,不少分析报告开始对人民币升值的时间和幅度进行竞猜,其情形十分类似于2005年前后的市场分析格局。  相似文献   

5.
王玥  胡妍 《经济论坛》2004,(14):16-17
短期汇率水平是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由于我国至今实行的是对贸易的强制结售汇制和对银行外汇头寸的额度管理,因此非政府部门对外汇保有量的调节余地不大,致使国际收支的差额基本上都被反映到了外汇市场的供求量上;又由于我国自1994年起就进入经常项目、金融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仅1998年例外),因此在国内外汇市场上,  相似文献   

6.
邓智毅 《经济月刊》2003,(10):73-73
汇率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人为因素,但在人为因素中,汇率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货币理论问题,最根本的还是一个利益博弈和生存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21日,央行正式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引起全球广泛关注,虽然2%的升幅不至于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太大影响,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逐步推进汇率改革的开端。那么,人民币升值这一汇率的变动给福建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何?应当怎样解决影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进行研究分析,以寻求规避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虽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升值压力,但未必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严重,在短期仍要保持稳定的汇率。  相似文献   

9.
一、人民币汇率上升原因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从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说人民币升值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11.
人民币汇率低估论者以中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和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汇率为主要依据,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并以此为人民币升值的重要论据。然而,客观事实充分表明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一个伪命题。美国为实施其经济战略必将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争论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着非理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高增长压力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积极应对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要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人民币汇率问题,破解人民币汇率难题的战略选择是: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实施积极人民币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改革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人民币汇率改革正式启动,目前,汇率改革的各项措施正平稳有序推进。该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程、改革原因等方面分析,提出今后改革的思路,应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人民币汇率总是逃不过世界关注的目光。2009年中国经济较快克服金融危机冲击实现8.7%的增长,在全世界一枝独秀,2010年继续巩固复苏趋势,经济增长率将高于2009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加就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现。人民币升值压力正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4.
自中国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后,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一度有所缓解。而后,由于国际贸易顺差扩大,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分别为1141.97亿美元(美国方面统计中美贸易顺差为2016亿美元)和701.1亿美元(欧盟方面统计为1200亿美元),因而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等国的贸易摩擦升温,国际社会再次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等国又借口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过大而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坚持目前的人民币小幅度升值的政策,国外压力又比较大。本文根据中国企业融资偏好和金融体系的特征,提出对中国汇率政策进行适应性调整、实行适度提幅增频双向浮动的汇率政策。这样,既有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又可以缓解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问题是当前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所以热门,是因为这个问题非常敏感,而且各派观点鲜明对立,各种意见既有来自国际的又有来自国内的:既有达官显要的声音又有平民百姓的见解。总体来说,不外乎政治的考量和经济的博弈。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效果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内外两个方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效果:一是汇率机制运行的内在表现,主要考察汇率水平的变动和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二是汇率机制改革的外在影响,主要从价格水平、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等三个角度考察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总体上,这次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效果显著,体现了"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单纯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升值"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50余年的历程。人民币对内、对外币值的稳定为世人所称道。50多年来人民币对西方国家货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经历了六个不同阶段,由初期政府以内外物价为基础不断地调整人民币汇率到1953年后开始实行盯住英镑和卢布的双重汇率制度,而1973年后因布雷顿森林  相似文献   

18.
田萍 《经济论坛》2004,(12):11-13
去年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2003年4、5月份,正值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之时,先是日本财务大臣在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针对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和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提出了“人民币升值论”。2003年6月中旬,美国财长发表谈话,称如果中国有意赋予人民币汇率更大的弹性,美国将表示支持。在此之前,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曾称中国的汇率制度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冯科 《新经济》2004,(10):38-40
虽然,从2001年起,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改革汇率制度、实现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但是,中国经济内在的种种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中国承受不了汇率激进改革和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20.
江素芬 《经济师》2005,(9):240-241
当前,人民币汇率机制问题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现行的汇率制度入手,结合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