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3年,中国广告企业的并购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从微观层面上看,中国广告企业并购是中国广告企业在中国独特市场环境中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现实表现;从宏观层面上讲,则是广告业发展到一定时期赢利空间缩小、行业竞争加剧和产业升级换代加快的必然产物。并购的动因既有企业内部机制创新的驱动,  相似文献   

2.
苏铭天(Martin Sorrel)爵士是广告业最有资格谈并购问题的少数人之一。他在1986年收购英国购物车制造公司(Wire&Plastic Products)并担任公司CEO后,通过一路风驰电掣的收购扩张,将WPP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他坚持认为:“在我看来,一个公司如果成功,必须懂得会利用收购的方式来快速长大,WPP的成长,是可以购买的。”如果回顾近两年世界广告业的发展,并购同样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王菲 《广告大观》2011,(6):15-20
技术创新导致了媒介融合的产生,在媒介融合形态下,广告业形态也发生了融合化的变革.本文基于媒介融合形态特征,从广告产业空间、行业生产关系、广告功能、广告活动模式、广告业运作模式、广告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探讨了广告业形态的变化,指出广告业的融合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广告行业经过几十年的成长与培育,逐渐壮大和成熟。然而在广告的市场上并没有永远的主角,广告大鳄们通过并购方式进行资源重组,诚然为广告业的资本运作带来一股强劲的上升动力。但并购之后的价值在哪,如何让被兼并的公司发挥更多的优势,产生更大的聚变效应?这一点更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印刷广告的国家,1472年由英国人威廉·坎克斯顿署名的招贴式通告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用印刷方法制成的广告。英国广告业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英国也一直是西方的广告产业大国和世界广告产业中心之一。而先进管理模式以及合理有效的法律规制有力地保障了英国广告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播环境的多元化和政策环境的日益宽松,产业整合成为我国广告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运用资本是实现产业整合最主要也最易操作的方式,而上市作为运用资本的一个主要方式,对我国广告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现有广告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上市方式、上市地域和公司类型的分布,对近十年我国广告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并对广告业公司运用资本的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试图为广告企业更好的了解上市的途径和作用,借助公众资本促进自身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广告业一路高歌猛进,各地的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与广告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告业对于"广告人"的关怀。从2007年到2012年这五年间,不断听到广告同仁因为"过劳"而不幸离开的消息。这不但是中国广告业的巨大损失,也是给我们提出的警示,创意产业不能变成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高强度的重复劳动也势必会造成中国广告业创造力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李翠 《广告大观》2008,(5):38-39
本刊第4期专题《创意贬值,广告业渐失灵魂》在广告业内引起共鸣。一个以创意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得不到上下游产业链的认可,得不到应有的商业价值,这个产业就无法走远。中国广告业的领军企业广东省广告公司在阅读本期专题后,组织中高级创意人员对创意贬值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借本刊发表,表明了广告实务界对这个问题的严重关切,而北京互通国际广告和成都阿佩克思也发来稿件,探讨中国广告创意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角度即价值     
《中国广告》2010,(6):17-17
正如我们曾经强调,中国广告业的当务之急,已经不是量的扩大,而是质的飞跃,构建广告的产业文明成为必选之题。产业文明的核心是产业的社会话语权。即全社会能否接受、认同并重视广告与创意的公共话语。这种话语形成的前提,则是能够找到广告业面对社会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独特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角度即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杭云龙 《中国广告》2009,(11):45-45
对您而言,中国广告业是否回暖?全球的广告业是否已开始回暖? 我认为,中国广告业还谈不上回暖,无论是从广告的数量,还是广告的投放量上都看不出广告业在回暖。但是广告主的广告概念却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过去注重硬性广告传播到现在更加关注整个市场的推广以及跨界营销。我认为,这是广告主本身对广告传播看法的理性化表现。  相似文献   

11.
何兴煌 《中国广告》2008,(3):164-165
企业、广告公司、媒体是广告活动的三大主体。在这个三位一体的链条中,广告公司是支撑广告业发展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中国广告业用28年时间走过西方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广告公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样,央视广告收入持续多年攀升,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广告代理公司渠道的不断完善。从媒体广告经营的角度来看,广告代理公司架起了企业与中央电视台沟通合作的桥梁,是中央电视台的经销商,是中央电视台广告营销的重要渠道,双方一同为企业的广告传播提供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林华 《广告导报》2004,(9):60-62
中国的广告市场将越来越开放——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到2004年,允许合资跨国广告公司控股;到2006年,允许成立独资公司。面对这一系列利好消息,外资广告巨头更加剧了在中国的攻城略地。它们曲线布局广播广告业,力争品牌客户,甚至疯狂扩张并购,给本土广告公司带来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3.
广告业作为知识生产行业,知识的创新和传播成为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本文以西方广告产业为例,在分析广告业知识活动流程的基础上,揭示了广告社会组织在西方广告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知识传播“枢纽”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作为产业知识流动体系中知识传播层面来进行理解和架构的西方广告教育所具有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14.
郜明 《中国广告》2007,(1):129-132
本文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广告业所发生的多方面的变化,提出了加强广告经营研究的必要性。广告业发生的变化表现在:广告经营额的大幅增长;广告经营公司和从业人员的数量扩大;广告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变;广告运作理念在广告实践中的深化;广告公司组织形态的变化;广告市场主导角色的转换;以及相关法规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本文由这些方面来构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首先,当前中国广告业正处于一个调整期,波动在所难免。从近几年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在经历了连续几年飞速发展、迅猛增长的阶段后,中国广告产业整体发展趋向平稳。伴随着总量的不断扩  相似文献   

16.
并购对于广告业界来说,已经完全说不上是新鲜事。不管是成熟如美国市场,在不同阶段通过并购实现广告业界发展的跨越,还是国内如省广、蓝色光标等行业大鳄频频出手。这些并购或为资本运作,或为客户拓展,或为地域渗透,等等。并购总是受内部或者外部的驱动而产生,而在更多时候,并购更多会是因为外部的原因而发生。近几年,各媒体集团、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对于数字类公司如大数据营销、精准营销、互动代理、社会化营销公司的并购——我们简称为数字化并购,则可以看做是业界各公司对当前所处的数字时代一种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中国广告业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真正全面对外开放的第一年。作为中国广告业的一个重大事件,不仅加速了广告产业的转型,也加速了广告观念的转变。这正成为2005年广告学研究的大背景。目前中国广告专业期刊大约为13种,大部分偏重于产业实务,而大量刊载学术论文的主要还是《中国广告》《现代广告》《国际广告》三大期刊,本文的考察也主要以这三大期刊为主。  相似文献   

18.
陈妍 《中国广告》2006,(8):135-135
黄升民教授对在中国广告业遭遇剧烈变动的挑战情况下,中国广告应该如何应战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黄教授首先提出,中国广告产业高速健康发展近30年,形成近2000亿元的产业规模;中国城市消费者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广告意识。在此背景下,黄教授重点分析了广告业所遭遇的剧烈变动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的后十年直到今天,我国的广告业迅猛发展,形形色色的广告铺天盖地,其中不乏鱼龙混珠的虚假商业广告,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整体广告业形象。本文力图从广告公司业务职能的转变,论述如何在源头上杜绝虚假广告,还广告业诚信之本。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期传播批判学派的出现是传播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该学派极具批判倾向的广告观念,对广告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广告界和业界也由此展开对广告行为的反思和讨论。本文分析了传播批判学派的广告观念,并由此探讨其对我国广告业发展的启示。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中国的广告的出现,即叫卖广告,比西方国家早了许久,可是近代中国广告无论从形式还是形势上而言都远不如西方国家来的发达。在国外,广告业俨然已经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