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南省正阳县有19个乡镇,76万人,213万亩耕地,常年种植小麦面积160万亩,花生150万亩,王米40万亩,水稻20万亩;年生猪出栏量105.2万头,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被国家确定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及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过去,由于农业资源配置存在种种不合理因素,潜在优势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918元,是全省平均收入的87%。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都昌县滨临鄱阳湖,国土面积2669.5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8.28万,其中农业人口66.08万、14.8万户,占84.41%;耕地面积61.94万亩,人均耕地0.94亩;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4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3937元低89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4098元低1054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湖区贫困县。  相似文献   

3.
<正> 一、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开发思路 1.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应选择以农户适度规模经营为主,其它模式为辅的多元化格局曾福生(西北农大农经系):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实行集约化经营。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1979年到1989年的10年间,我国耕地减少5760多万亩,年均减少630万亩。据估算,  相似文献   

4.
以特色农业为结构调整突破口促进青阳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状况安徽省青阳县是个以产粮为主的农业县,农业人口24.5万人,占总人口82.5%,耕地面积25.86万亩.人均耕地1.0亩。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的推进,全县已涌现各类农业特色大村30余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6.9%,其中有19个村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粮食、蚕桑、茶叶、畜牧、水产、苎麻、蔬菜、中药材等行业的大村。按照户农业经济收入10万元,或人均外人1万元的标准,此类大户共132户,占全县各类经济大户的19%。(一)从特色农业的布局形成规模看发展态势1.发挥传统产品优势.壮…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  相似文献   

6.
芷江侗族自治县从1992年起,被国家立项成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多年来,全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截止到1998年,全县共投入资金2376万元,完成了柳林溪、麻缨塘、岩桥三个项目区的综合开发,实施土地治理项目8个,水利建设项目12个,多种经营项目21个,科技项目5个。共改造中低产田7.5万亩,修建排灌渠系工程303公里,电灌站18座,建立良种基地1.2万亩,营造防护林1.6万亩,技术推广0.9万亩。曾荣获全…  相似文献   

7.
莘县作为山东的一个农业大县,经过几年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县瓜菜菌总面积达到60万亩,总产量200万吨。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认证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达到18个,面积25万亩,列全省第三位。先后被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佳商品基地县”、“中国特产之乡开发建设先进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出现了一批组织形式多样,管理机制灵活,服务内容丰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碱巴拉荒村地处阜新市近郊,全村2700人,土地面积2830亩;村固定资产近亿元,村属棚室600多栋,2006年村集体收入近120万元,人均收入6000多元。该村是阜新市“百强村”,200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藁城市共辖14个乡镇、1个开发区、240个村,总面积836平方公里,83万亩耕地,7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3万,人均耕地1.2亩,藁城市农业产业化起步于1993年。1992年全市粮食单产过吨后,为促使农业再上新台阶,藁城市确定了“搞好结构调整,抓好基地建设,创办龙头企业,发展市场流通”的农业产业化思路,组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中平原包括宝鸡、咸阳、渭南三个市(地区)南部和西安市全部,共辖32县(172区)。总土地面积26340平方公里(3951万亩),总人口1242.02万,分别占全省12.8%和41.4%(未注明者,均采用1985年资料,下同)。农耕地1603.35万亩,农业人口921.64万人,分别占全省29.5%和37.4%、省会西安市座落于关中平原的中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村合作经济及经营体制创新现状我国农业经营体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村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方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近10年来,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及实际工作者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行产业化经营;二是农村新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即以…  相似文献   

12.
象山县晓塘乡地处象山半岛中南部,人口1.9万人,是个农业强乡。全镇农业以柑桔、葡萄、禽蛋、名贵水产品等为主导产业,并建有万亩省级特色林业基地。有以中华名果“象山红”为主的柑桔面积达1.65万亩,以获得浙江省精品水果金奖的“金手指”葡萄为主的葡萄基地1200亩,还有优质杨梅基地5000余亩。去年全乡农业经济总收入超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维海 《乡镇经济》2006,(3):5-7,28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从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阜新市是一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曾为国家贡献了5.3亿吨煤及153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如今地下资源已近枯竭.国务院于2001年12月11日将阜新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地下资源的虽近枯竭,可阜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耕地达6亩,是全省的2倍,全国4倍,因此阜新将转型的重点放到了第一产业上,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来实现经济的第二次腾飞.以政府和龙头企业为主,积极培育农民自办组织形式,加快培育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组织载体和有效中介。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战略调整的迫切需要,是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也是供  相似文献   

16.
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课题,它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营,农村合作经济是一个值得注重的途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一方面可以集中分散耕种的土地,扩大土地规模,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集聚和有效整合其他农业要素资源,扩大要素资源规模,提高要素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正当其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对农业和农村原有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创举。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化分工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形式,是降低农业市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立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从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国情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途径。本文从新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阜新市是一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曾为国家贡献了5.3亿吨煤及155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如今地下资源已近枯竭。国务院于2001年12月11日将阜新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地下资源的虽近枯竭,可阜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耕地达6亩,是全省的2倍,全国4倍,因此阜新将转型的重点放到了第一产业上,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来实现经济的第二次腾飞。以政府和龙头企业为主,积极培育农民自办组织形式,加快培育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泰安市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近年来,全市各级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发展边提高”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把合作的理念引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共发展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18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566个,占62%;专业协会952个,占38%。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员10.05万人,带动农户35.9万户。按组建类型分为专业大户(能人)带动型、龙头企业依托型、村委(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型、农业技术部门(机构)引导型、基层供销社兴办型和农民自发组织型六大类,效果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