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墨子理财思想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主张兼爱、节用、尚贤、尚用、非攻、非命等,生活俭朴,注重实践,强调纪律,富有牺牲精神,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接近平民的.  相似文献   

2.
墨子经济思想浅析范淑存“兼爱”是墨子思想的精要所在,这一思想代表当时劳动者的利益,即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缘于“兼爱”的墨子经济思想,在先秦独树一帜,极富特色,其核心是“爱利百姓”,“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史占有重要地位,不...  相似文献   

3.
李永坤 《魅力中国》2014,(16):347-347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巨匠,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系统理论,其思想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影响巨大,孟子赞誉墨子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子反对穷奢极欲的行为,提出“节用”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3年10月29日的会议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本文试析墨子的“节用”思想及其对于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的创始人,他从下层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攻伐,而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贤。墨子的这些主张也反应到了他的人口思想上,虽然其有着重视人口增长、关心下层人民疾苦的积极意义。由于其思想中的功利性主张太过浓厚而导致其人口思想也显现出了诸多时代的局限性,其中包括人口增值论建立在把人当作繁殖的工具、提倡早婚而忽视对妇女身体的影响、主张节用而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倡薄葬、兼爱而导致的人际间基本关系的僵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李蓉 《新西部(上)》2014,(3):83-83,48
本文介绍了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使能”、“节用、节葬、非乐”等和谐思想,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不和谐现状,探讨了墨子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指出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和睦;“尚贤使能”思想,能够强化社会的人才意识;“节用、节葬、非乐”思想是倡导一种合理的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墨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与“相利”。这些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当代大学生品质养成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方法方面,墨子的实践示范方法和环境渗透的管理方法也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墨子设定了人们生活的外在标准,这些标准来自于"意志之天",这是墨子所创立的"人格神",墨子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天人二分世界观。墨子推崇"天志"、"明鬼"的意义就在于为他的学说寻找一个外在的依据,这样便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墨子借用上天和鬼神为人民的生活制定了标准,来教化民众要兼相爱,交相利,非攻止战,实现天下大同。墨子讲非命,其根本精神是要人人做自己的主人,反对命运。"强力从事",强调人们应该为自己去争取幸福,不要安于现状。这些思想都高扬了人的主观能动精神,体现了天人二分思想。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都内含了丰富的担当精神。在担当的次序和程度上,孔子主张"别",墨子提倡"兼";在担当的目的上,孔子以"义"合"仁",墨子由"利"得"爱"。同时,"仁爱"与"兼爱"的担当精神也有相通之处,如都遵循推己及人的逻辑理路,都推崇公利至上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9.
蔡彬彬  贾玉萍 《魅力中国》2013,(19):331-331
本文通过对《墨子》一书提出的兼爱、义、利、侠精神的阐述并分析其自身在利益和道理之前的站位。来对墨家道德思想进行深入发掘,从中找到社会工作本土化伦理思想建设可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墨子关于国家的职能和国家管理机构的设置、国家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墨子关于国家观的基本主张。墨子的国家观虽然带有空想色彩,但其首创性启迪了后代思想家,他提出的“尚贤”和“君民通约”的观点对后世争取平民权利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墨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益的伟大代表,被尊称为"平民圣人"。墨子的劳动观内在地蕴涵着三个价值判断:尊重劳动;保护劳动人权;珍惜劳动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墨子劳动观的合理思想无疑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尊重劳动,大力彰显劳动价值;尊重劳动者,努力使其实现体面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共圆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墨子(约公元前480-前390年),姓墨,名翟,战国时期鲁国小邾城(今山东省滕州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子是一位学贯文理、注重实践、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科圣".他创立的墨家学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墨家曹是与儒家齐名的显学,其思想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从观念、政治和制度层面分别对墨家所倡导的兼爱、非攻与尚贤的理念作哲学上的反思,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国计民生,而且有助于我们成为“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强大与否,主要与本国的财富占有的多寡有关。当时的各诸侯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工商业,这时的工商业基本上由王室和诸侯贵族所控制,由百工直接掌管。"问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问士之富,以车数对,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本文主要研究管子、墨子与荀子的重商主义思想,这三人的思想也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现实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5.
墨子《非乐》的核心观点即"为乐非也",他注意到音乐对于政治的影响,认为音乐兴盛和政治清明成反比,墨子提出非乐问题的出发点,是对当时统治者奢侈腐败行为的强烈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16.
德国19世纪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他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下所构建的教育目的观,包括了三个基本精神:国民教育思想、培养具有时代品质的人的教育思想和培养"全人"的教育思想.尽管他的教育目的观有其时代以及个人的局限性,但他看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这不仅在当时是进步的,而且对我们现在构建教育目的也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观点认为,墨于与老子一样,都对文艺持否定、排斥的态度。《荀子》书中“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1】的论调,则道出了墨子文学思想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这显然与孔子所提倡的文章宜“文质彬彬”的文学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可看作反映墨子言论、思想的主要作品。因此近代对《墨子》一书文艺思想的论调多有偏颇,认为其全面否定美和艺术的社会价值。笔者通过熟读《墨子》一书,认为《墨子》一书拥有丰富的文艺思想,并没有全面否定文学和艺术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从《墨子》一书中墨子对文学的论述来探讨和梳理其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8.
胡兵 《老区建设》2014,(14):4-6
墨子生命伦理思想以其人性论为前提,其"生生"的生命伦理精神博大高远,"兼爱"的生命伦理原则特色鲜明,"利民"的生命伦理实践方式切实有效。探讨墨子生命伦理思想的精神、原则及其实践方式,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生命伦理问题,凝练当代生命伦理思想的精神、原则和实践方式,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个人和时代因素使得蔡友梅成为第一位京味小说家,他的作品从主题到语言都具有道地的京味,并已经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体现了北方内陆平民阶层应对中西文化冲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韩双双  王小丁 《魅力中国》2009,(22):103-104
晏阳初是我国伟大的平民教育家,他主张倡导平民教育运动,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一身。他深刻地意识到弱者身上潜在的力量,并致力于将其平民思想付诸实践。他从农民这一弱者出发的意识与行动以及其完善的思想体系对当今农民工的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也给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