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以市场化带动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是传统的农业区和贫困地区,农业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现,只有搞好西部农业的开发,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最终完成西部大开发的历史重任。如何在西部地区加快农业产业化,改变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切实推动西部大开发等等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相似文献   

2.
陈有花 《现代商业》2012,(29):185-186
西部民族地区水利建设关系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效,关系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近年来,党和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加快民族地区水利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介绍了大通县水利建设现状,分析了水利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开展民族地区水利建设的对策,以期为民族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市场论坛》2008,(5):62-63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困难在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是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文章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提出全面加快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分析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现状、特征、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了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实现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成为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探讨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重点在农村 ,难点在西部。然而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特殊 ,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 ,工业化水平低 ,城市规模小、城镇化率偏低等问题 ,给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应实行以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城镇化 ,实施西部大发展战略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合理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措施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的作用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作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发与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盛正国 《商场现代化》2006,(35):313-314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人口负担沉重是最大劣势,但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国民素质,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优势。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赶超发展的着力点、支撑点和先决条件;是解决基本国情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国策  相似文献   

10.
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是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的需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还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是国家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在整个21世纪应注重西部的开发问题。本文主要从财政投资战略、多角度开拓渠道筹集资金、调整现有对西部地区财税政策、加强西部开发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等几个方面谈一谈对国家财税政策与西部发展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高跃琴 《中国市场》2007,(52):30-31
在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快速发展中,抓住历史机遇,利用西部地区民族众多、山川秀美、政策宽松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拓展西部体育旅游事业,对发展西部经济、推动西部旅游业和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有着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姜玉波 《商场现代化》2005,(11):153-154
本文通过对西部传统开发观指导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的简要回顾,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组所呈现的多种矛盾关系,提出了西部人力资源的经营开发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西部传统开发观指导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的简要回顾,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组所呈现的多种矛盾关系,提出了西部人力资源的经营开发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地区要缩小地区差距,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对本地区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充分、有效的开发。西部人力资源数量丰富,质量偏低,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人力资源配置不当。西部的人力资源开发,要结合西部实际,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素质,坚持人才“适用性”原则,转变落后观念,加强企业人本管理,加快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人才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为西部的各项事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0)
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人力资源都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关键。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其开发水平和效果决定了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影响着西部省份的现代化进程。然而西部地区存在着人力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人力资源开发得不到重视等问题。本文首先概述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贵 《市场论坛》2003,(10):38-38
党的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前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这是西部贫困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新世纪新形势赋予西部地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是建设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论述开发西部人力资源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雅安市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比较,概括出了几个典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从而为我国西部农村小康建设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张平 《商场现代化》2006,(27):294-295
人力资源的稀缺制约着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进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政府应对已往的西部发展政策和战略进行调整,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将人力资源开发明确列入国家的西部开发计划,在资金的安排上,增加专门用于改善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项目。  相似文献   

20.
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军书 《商场现代化》2006,(16):276-277
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整体战略部署。本文在评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四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