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为增强企业的活力,已提供了不少外部条件,如在财政上实行了利改税,确定了国家和企业在财政上的分配关系,扩大了自主权,以及计划体系,物资分配体系和价格体系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都促进了经济的横向发展。但是,要增强企业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应该把改革的精力放在企业内部,把提高经济效益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现在的重点应该是解决职工或车间、车队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也就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如何来实行与经济责任制相适应的责任会计,值得重视研究在改革中涉及到有关核算单位的规模,即如何划小…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14年了。1988年以来,以推行承包经营责任为主的企业内部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企业活力有所增加。但由于国有企业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下,实行的是企业产权公有制,管理体系政令制,生产经营计划制,劳动分配平均制等一整套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就汽车运输企业来说,情况更为突出,相当多的企业经济效益差,再生产能力不足,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许多企业停车待货,自有资金短缺,资金周转困难,技术改造能力薄弱,车辆更新困难,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呼运…  相似文献   

3.
完善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 心环节。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企业活力大有增强。但是一 多数大中型国营企业存在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 来,除了企业外部环境需要配套改革外,企业内部经营机 ‘制的改革仍需要进一步深化。要在内部承包经营的配套: 完善、深化、发展上下功夫,使企业充分活起来。 目前,造船企业推行的内部承包经营,多数是生产任 务承包。有的虽与工资挂钩,实行作业工时浮动工资制, 但一般局限于以产值量考核,按工时量发奖的单一形式。 往往造成车间追求产值、工时而不重视成本、利润的不良 现象。内部承包经…  相似文献   

4.
分配问题历来是社会经济生活和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内部分配形式,公平合理地分配劳动者的利益,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原动力。因此搞好企业的内部分配机制,是企业内部改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中央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第二步利改税是国家财政与企业分配关系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我省有109个国营交通运输企业参加了这次改革。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我们和地方财政反复进行了六次测算。根据当时的政策,财政对交通行业人平留利只有230元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对12户航运企业作了较大照顾。我们曾预计通过这次改革,既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又会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上有奔头。实行才半年,所有交通运输企业,出现了生产上升,经营管理加强,利润大幅度下降的局面。截止85年…  相似文献   

6.
一、贡献毛益承包的 提出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承包在企业内部的普遍推 行,加速了改革的深化。我厂推行的内部利润承包和责任成本承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实践中但也总感到存在着以下的不足:1.内部利润有“水份”,各车间内部利润数与企业利润数差异甚大。2.由于工种和劳动作业的区别,有的车间由于客观原因要发生内部亏损,而内部盈利车间往往以功自居讲条件、争奖金、要福利,不利于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3.船舶产品生产是多车间同时和连续作业,存在着企业的在制品在某车间已作完工并结算内部利润的情况,但这种车间内部利润与企业总经济效…  相似文献   

7.
国家对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主要是理顺国家对企业的经济关系,但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尚未理顺,要理顺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落实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还需要有一套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加以保证。建立“内部银行”就是理顺企业内部经济关系的一项必要的管理体制。 因为,“内部银行”具有特殊的管理职能,可以使企业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状态,特别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既能发挥基层承包者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最有效的管理形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内部银行”,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业和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深深感到,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通过深化内部改革,革除劳动组织僵化、管理机构低效、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劳动人事制度上的“铁饭碗”和“铁交椅”等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弊病,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而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 一、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 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理,企业改革应遵循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结合企业实际,在总结1987年进行企业内部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88年起又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落实了向交通部上交的经济承包指标,使企业进一步挖掘了潜力,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经营和管理,创企业经济效益为历史最好水平。超额完成经济承包利润计划2.94倍:年销售额1920.9万元,实现人均销售额32.03万元,利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同劳动者有共同利益,它代表着劳动者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劳动者的个人利益的源泉和保证企业实行工效挂钩必须在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制定方案,首先确定完成国家利税。工效挂钩的目的就是要产生效益,保证国家得大头,利税稳定增长。工效挂钩是企业内部分配的一项改革,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的发挥,使企业产生活力和效益,就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产生更大的效益。同时,  相似文献   

12.
<正>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富有活力的细胞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企业极富创造力和朝气的运作,整个国民经济循环将减弱甚至停顿,更谈不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早在一九七九年初,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蒋一苇先生就著文《企业本位论刍议》(“经济管理”1979年第6期)阐述了他的企业本位论思想.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应当从何下手?最基本的环节是什么?现实的情况向我们提出,必须从确定企业在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与机能入手,再进而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与管理,才能顺理成章,使经济体制改革有一个牢靠的基础依据”.一九八四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把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各类企业都表现出他们的活力.以国有企业为例,他们经历了扩大经营自主权、两步利改税、推行承包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等不同阶段,正在逐步转变为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企业法》、《公司法》的颁布也为国有企业成为“四(?)”经济单位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在改革中取得显著成绩.据国家统计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国家继续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正在深化和完善之中。我们沈阳市公路工程公司自1985年由公路养护事业单位过渡到施工企业以后,近两年在所属一分公司内部推行承包经营与目标利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调动了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1989年进入了国家二级企业。这里谈谈我们的初步做法,以供参考。 一、实行分层次承包经营 沈阳市公路工程公司是较早推行承包经营企业之一,为建立起与承包经营责任制相适应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搞活企业,增强企…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机制改革正在许多监理企业中付诸实施。我们的实践证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理顺产权关系、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广大监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入的发展,国家对企业财务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步完善,从利改税到减免大中型企业调节税,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扩大了企业自主权,调动了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企业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的正确性。凡是正确的决策,企业经济效益将得到大幅度增长,企业留利也相应增加,用于生产发展的资金则更多,职工福利奖金也相应增加,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反之错误的决策,则使企业效益下降,留利减少,自我发展无后续资金,并影响了职工积极性,造…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项改革中,国有企业将面临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从过去作为被动式的国家计划、行政指令的执行者逐步转变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营实体。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这种变革中不可避免地要从观念、体制、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转变,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要。一、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企业内部的改革将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机构、经营机构…  相似文献   

17.
搞活大中型企业是“八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中央工作会议指出:“在今后的经济工作中,要把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效益的问题,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也是我们财会人员的热门话题。 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思路不外有二,一是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主要是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二是深化企业内部的机制改革,这主要是企业自身的工作,二者不可偏废。从一定意义上讲,外部环境比内部条件更重要。农村改革的成功,特区经济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这些政…  相似文献   

18.
围绕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个富民强国的根本问题,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均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企业活力的增强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这些措施是否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是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了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笔者认为并非如此,也就是说,国营企业的改革还没有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已成为企业研究的主要课题。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深化企业内部财务改革,坚持用改革的精神抓管理、抓改革。抓调整,及时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初步确立我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促进企业不断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围绕加强资金管理,我局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资金运行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经济行为的保障。“七五”期间我们根据上级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港口…  相似文献   

20.
铁路企业制度改革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内容,带来活力、动力和压力,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苛服务于经济工作,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要看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铁路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