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罡 《新金融》1995,(11):32-33
保证人的责任,可以依法产生,也可以经债权人和保证人约定产生。 一、两种不同的保证责任 《担保法》明确了保证的方式。过去,我国法律对保证的方式没有区分。《民法通则》第89条规定:“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承担连带责任。”《经济合同法》第15条中规定:“被保证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按照担保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 这些规定在实践中往往引起不同理解,由此导致争议和法院判决的失误。而《担保法》则明确规定保证的方式分两种: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这两种保证方式有明显区别。 《担保法》第17条中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2.
工程建设合同担保是指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由保证人向受益人提供的、保证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时、保证人代为履行或承担责任的法律行为。在进行公共或私人建设工程时,所有投标人必须提供投标保证,保证善意竞标,按标价签约,中标后按所签合同价格提供全额或一定比例的履约保证担保及相应的其他工程保证担保如付款保证担保,维修保证担保等。  相似文献   

3.
王丽云 《金卡工程》2010,14(3):104-105
在合同制度中,《合同法》不仅仅在合同的生效要件中确立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更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对当事人的履行行为进行了规制。如果当事人没能严格得按合同的具体条款来履行义务或行使权利,合同只能是一纸空丈。仲裁制度也是如此,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或仲裁员仲裁的过程,就好比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合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求仲裁机构或仲裁员严格依照原仲裁协议中所约定的仲裁程序,还必须严格依据约定的仲裁法律对案件进行裁决,否则,原先的仲裁协议也将变得毫无意义。而法律对仲裁的实体和程序审查就如在仲裁协议中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与仲裁裁决之间架起的两座桥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方志平 《上海保险》2010,(5):15-17,40
一、保险利益的区分认定规则 保险合同的生效,除了需要具备一般合同生效的条件,譬如合同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合同标的不得违反强行法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外,还必须具备一项特殊的法定要件,即保险利益。保险利益的确认,是判定保险合同是否具备法律约束力的一项当然要求,它负载了避免将保险沦为赌博、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这里的保证人是指向债权人即贷款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履行或不履行借款合同所约定的义务时,由其代为履行或承担责任的保证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保证人一般是具有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公民个人。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保证人。国家机关除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以外,不得作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除有企业法人的书面授权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作为保证人对外担保以外,其他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均不得作为保证人对外担保。  相似文献   

6.
"保证"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但担保法中的"保证"具有其特殊的含义:保证是一种重要的担保方式,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以其名誉和不特定的财产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由保证人按照保证合同的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在保证法律关系中,提供保证的第三人为保证人.那么保证具有什么法律特征呢?  相似文献   

7.
《担保法》中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是银行贷款惯用的一种担保形式。为切实保障债权,有效规避风险,银行信贷实践中,经办人员必须熟谙贷款保证的各项法律规定,尤其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担保作为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是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主要手段,其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物、权和人.即通常所说的抵押、质押和保证。这三种担保方式的贷款依次被称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其中.保证作为商业银行贷款担保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商业银行与保证人约定,当第一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人的选择是商业银行保证贷款风险防范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保证贷款的实际情况,从银行内部控制角度提出保证贷款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因合同交易而产生的债权,债务相当频繁和庞杂,而由于目前整个社会存在“信用缺陷”,导致很多到期债权债务不能及时得到消灭,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担保法》规定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以提供担保来保障其债权实现,在实践中,债务人常以保证方式向债权人保证其能及时履行义务。《担保法》第14条规定,保证人可以就单个主合同分别订立保证合同,也可以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一定时期连续发生的借款合同或某项商品交易合同订立单个保证合同,或订立最高额保证合同两种保证合同。  相似文献   

10.
[案情]1999年5月10日,某机械配件厂因流动资金不足向被告某银行贷款20万元,并由原告某铸造有限公司提供保证担保,双方签订了X借保字(1999)第001号《保证合同》。合同第六条约定:保证人某铸造有限公司未按本合同约定履行其保证义务的,贷款人某银行可直接或委托他人从其各类帐户中扣划资金。借款到期后,因借款人某机械配件厂未能还款,贷款人某银行遂向该县法院起诉。经法院主持调解达成如下协议:  相似文献   

11.
浅议未经原借款合同保证人同意延期还款协议的法律后果韦建勋延期还款协议是指原借款合同借款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履行偿还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重新达成延长期限并履行原合同的约定。原借款合同履行期满后,若借贷双方未经原保证人同意而达成的延期还款协议,保证人不应再...  相似文献   

12.
聂敏 《税收征纳》2022,(9):29-31
<正>在司法实务中,民商事合同约定“交易不开票、价格不含税”是否合法有效,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因为该条款系合同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所以实务上多数承认其效力。但这种判决后续又给税收征管、社会导向带来更大的矛盾和争议。在《民法典》背景下,相关税法作为“不含税价款”税收问题的共同依据和指引,相关立法、协调、适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 《福建金融》1990年11月号登载了叶亚彬同志撰写的《浅谈信贷管理法律化的若干问题》一文,文中认为:在保证人的选择问题上,当财政部门对上实行财政包干,并能以节余的财政资金承担民事责任的,完全可以充当贷款的保证人。”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愿与叶亚彬同志商榷。一、从保证人的法定条件看关于借款方保证人条件问题,《借款合同条例》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借款方不完全具备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申请条件,但有特殊情况需要借款时,可以提出申请,但需要有符合法定条件的保证人。《条例》对保证人的规  相似文献   

14.
1.债务人被兼并后保证责任的承担 债务人(被保证人)被兼并后对保证责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是否导致保证人免责.实践中,一种观点认为,保证人的责任应当予以免除.其理由是,《担保法》第23条明确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笔者认为,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债务人被兼并后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应当免除.  相似文献   

15.
保证期间也称保证责任期间,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一定时间。我国《担保法》规定了三种不同的保证期间。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不同的保证期间有不同的法律后果。一、除特殊情况外,保证人无需实际履行保证责任的期间。《担保法》第22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这一保证期间从保证关系成立后,到主债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届满日止,不需要当事人约定,而  相似文献   

16.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借款合同是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基础,是贷后管理的基础法律手段,也是贷款人权益得到法律保障的依据。在银行借款合同中,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地约定,即是意思自治原则的运用。审判实践中对合同的解释尊重意思自治原则,法律法规也明确了银行借款合同应当约定的内容。银行应充分运用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中明确而详细地约定借款人应尽的义务和违反约定应承担的责任,使贷款人通过运用意思自治原则达到控制贷款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借款合同是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基础,是贷后管理的基础法律手段,也是贷款人权益得到法律保障的依据。在银行借款合同中,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地约定,即是意思自治原则的运用。审判实践中对合同的解释尊重意思自治原则,法律法规也明确了银行借款合同应当约定的内容。银行应充分运用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中明确而详细地约定借款人应尽的义务和违反约定应承担的责任,使贷款人通过运用意思自治原则达到控制贷款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船舶建造合同应尽可能在合同及预付款还款保函中加入“债权债务发生变更后保证人仍继续承担保证责任”的条款,以有效控制保函风险。  相似文献   

19.
章亚光 《新金融》1994,(12):40-43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金融机构的借贷关系中担保借贷所占比重日益上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必然。文章对金融机构借贷关系中的保证合同作了分析,从保证合同的含义、类型以及保证合同的主要条款、保证人的保证责任等方面作了阐述。与此同时,作者还对金融机构中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保证合同诉讼时效的关系和其他有关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完善贷款担保抵押制度之我见韦美林担保贷款是指借款方向农业银行提供符合法定条件的第三方保证人作为还款保证,借款方不能履约还款时,农业银行有权按约定要求保证人履行或承担清偿贷款连带责任的借款方式。抵押贷款是指借款方向农业银行提供财产作为还款保证,借款方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