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年,使我国民间具有了巨大的投资、消费能力。5万亿元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就是证明。扩大国内需求无非是扩大投资需求和启动消费需求;只有扩大国内民众投资、消费需求才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依笔者之见,我国货币政策要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应着力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灵敏度;二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具有强大的导向性的政策效应,从而刺激公众的投资和消费。下文拟围绕这两方面内容就我国货币政策取向展开讨论。一、在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畅…  相似文献   

2.
一、影响货币政策有效启动内需的因素 我国已实施的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启动国内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前,需求不足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启动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新形势下的政策取向应为继续适度推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并强化结构性调整力度,激活民间投资,发展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4.
金俐 《济南金融》2008,(10):19-21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它的存在使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结合我国信贷市场的特点,对信贷配给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货币政策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它的存在使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结合我国信贷市场的特点,对信贷配给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货币政策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1.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挥财政政策的功能,启动社会有效需求。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影响,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从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看,虽然政府部门为了扩大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已经采取了许多相应政策,如: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但经济增长率仍不理想,货币政策启动有效需求的社会效应力度减弱,目前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已很小。因此,适当的货币政策,配以积极的财政政……  相似文献   

7.
以1997年以来我国运用货币政策启动经济的实践为背景,提出并讲座了“流动性滞存”的概念;对我国流动性滞存现象产生的原因,对货币政策与政策效果的影响,以及在通货紧缩时期如何综合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启动经济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行了综合研究,具体分析了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经济启动效果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起因及协调管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从开放经济下中国资本管制的无效、中国货币汇率传导的失灵、中国固定汇率制与货币供应量的内在冲突这三个角度阐述了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产生的起因,然后分析了我国对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所进行的协调管理及其效果。据此,本文最后给出了管理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稳定增长,但同时国民经济也面临着宏观稳步增长、微观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对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以期刺激国内消费与投资需求,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为配合国民经济整体战略,中国人民银行自1997年以来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运作,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通过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来启动国内消费信贷市场,引导商业银行开拓消费信贷业务。但总体而言,我国虽然启动了住房、汽车等消费信贷,消费信贷也取得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开放经济下中国资本管制的无效、中国货币汇率传导的失灵、中国固定汇率制与货币供应量的内在冲突这三个角度阐述了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产生的起因,然后分析了我国对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所进行的协调管理及其效果.据此,本文最后给出了管理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中央银行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启动经济的货币政策,但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转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才阻止了经济下滑的局面。在探讨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时,普遍认为是因为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够,靠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难以收到明显的效果,或认为是因货币政策时滞...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货币政策侧重于总量调节,而汇率政策用以实现内外部均衡,产业政策则用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彼此的互补关系。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我国现阶段搞好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研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相互配合确,保各项政策的合力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叶茂 《南方金融》2004,(3):19-21
本文在分析近几年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础上,对2003年央行一系列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进行了评述。发现由于一系列的原因,货币政策在长期内对启动需求、调控经济上显得力不从心,而在短期内对经济进行微调、保障经济健康运行上却可以有所作为。因此。长期经济发展应减少对货币政策的依赖,长期货币政策应将重点放在制度设计和金融制度改革上,而短期内则应注重局部调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货币需求存在利率弹性以及证券资产需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制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两方面的机制性障碍,提出了在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同时,通过利率结构调整和规则调整启动资本市场,重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考察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特征及其经济后果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具有正反馈效应的概念模型。认为由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特性带来的供给失灵使得房地产潜在使用需求受到抑制,投资需求得到强化,而这两者又放大和强化了房地产供给失灵,从而解释了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房价高、房屋空置率高的矛盾现象,指出房地产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垄断下的供给失灵,并提出通过增加房屋供给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来治理供给失灵、改善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以后,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如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矛盾逐步显现.因此,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由以前的抑制总需求膨胀转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供给结构.与之相适应,我国货币政策也由坚持适度从紧以治理通货膨胀转变为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防范通货紧缩.尽管货币政策操作的这种调整在缓解外部冲击、促进内需增加等方面起到了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化、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还是传导机制方面都遇到了众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受到多重目标约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削弱、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余地狭小等.因此,需要对货币政策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是有效需求不足,为刺激需求增长,自199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7次降息,但一直未收到明显效果,经济增长率继续处于下滑态势。我国经济是否已落入“流动陷井”之中?货币政策是否对我国经济已经失效?文章将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中央银行陆续实施了特种存款、定向票据发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大再贷款的地区间调剂力度、优先贴现中小企业票据等具有较强结构调控作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尤其是2011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启用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引发了关于货币政策结构性的重新思考和研究.事实上,由于经济中不同微观主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性,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是显著存在的.同时,由于市场摩擦和市场失灵的存在,有选择地采取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一、货币政策影响国际收支变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一般包括最终目标、中间指标和政策措施手段。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是四个方面。即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阶稳定,维持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货币政策对于国际收支的传导机制是通过中间指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紧缩或扩张国内投资和消费的总额需求,进而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化。当中央银行实行松的货币政策时,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刺激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