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经济”只是“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与“知识经济”既有相通之处,更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知识经济”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趋势与方向,对世界各国都有意义,它的发展阶段、速度、结构和特征在各国、各地区会有所不同;“新经济”则主要是指美国及某些工业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表现出来的经济特征,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难以出现这些特征。第二,“知识经济”出现的原因带有普遍性,而“新经济”的出现则同美国的特殊条件(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及美国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等)有重要关系。第…  相似文献   

2.
一、新经济的实质 新经济概念最初来自对美国90年代经济运行状况的概括。美国经济自1991年11月走出低谷后,到2000年年末连续保持了109个月的“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运行记录。在这个时间里,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4%,失业率和通胀率保持在4%以下。因而出现了与美国正统宏观经济学菲力蒲曲线不符的情况。多数研究者把这种“一高两低”现象的发生归结到美国自8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经济结构深刻变化上:计算机技术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起源于50年代美国,70年代后期得到迅速发展。它的出现和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高科技的发展,牢固树立了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经济学家在解释美国“新经济”政策时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持续几年出现“两低一高”(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这一违背常规经济理论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高科技产业的巨大贡献,而风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政府通过放松管制,加强财政纪委的约束等政策措施,刺激了私营部门的投资与需求,推动经济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这种以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是人类历史上自发明蒸汽机以来,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生产方式、产业组合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一“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经济进入了最长的经济增长周期。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稳定增长,出现了低通胀、低失业、低财政赤字和高速增长的三低一高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5.
美国经济以“两高两低”的运行动态势引起经济界的关注,理论界主伙这种“新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分析传统经济的工工具菲力浦斯曲线再次失效,本文通过分析菲力浦斯曲线的研究背景和分析框架,指出建立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基础上的美国“新经济”,已对菲力浦斯曲线做了有效突破,美国“新经济”的运行态势显示全球经济有充分的张力与活力,相应的,当代经济学应具有新的突破与发展,以弥补传统经济学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现象起源于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引发了无数争议,本从新经济的内涵和特点,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管理的挑战以及我国迎接新经济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面对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把握时机,迎接挑战,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的由来 ——关于“新经济”概念最初是由谁在何处提出及在何经典著作中引用,笔者尚未从国内主要媒体和互联网中查到。 ——“新经济”概念是美国经济学界首先提出的。按照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将会带来通货膨胀,更有甚者可能会引发经济危机。但近十年美国经济持续高涨,股价上升不止。从这个现象(外在表现)出发,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这背后必然发生了经济条件的质的变化。于是便把信息网络、基因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带来整个社会经济强劲发展的现象称为“新经济”。  相似文献   

8.
郭秀静 《中国外资》2010,(14):210-210
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的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认为新经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新经济就等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新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胀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杨帆 《重庆金融》2000,(11):3-7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胃“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 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是在20世纪末出现的一个新范畴,是指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动力,以质量型增长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正确认识新经济,认真研究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的新现象、新规律,对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一,新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的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认为新经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新经济就等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新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胀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世界经济领头羊的美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到目前为止,美国经济已实现了连续7年的经济增长,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则是近30年来最低的,这用传统的经济学无法解释,人们称之为“新经济”。 实际上,早在本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化在发达国家的完成,国际社会已开始探讨工业化以  相似文献   

13.
受新经济的影响,一场涉及财务与会计的变革不可避免,以创新意识沉着对待是理论界、实务界、监管部门的应有姿态和反应。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新经济”一词是由美国人首先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区别于过去经常出现的经济周期之传统经济,认为在新的科技条件下,今后的人类社会将免受经济周期之苦。之后,随着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又基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感知,认为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或与网络等新产业革命,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等密切相关。尽管迄今为止人们对新经济的提法和特征尚有不同认知,笔者理解,全球化、网络化、高新科技化、知识化,应该是新经济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当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为支撑的新经济(The New Economy)蓬勃发展,使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活动正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新经济发端于美国,但现在已日益成为全球性现象。在新经济时代,国际资本流动的规律、趋势和结构均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引进外资战备与政策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对于“新经济” ,企业家科学家经济学家见仁见智。一个共识是 :它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 ,以创新为核心 ,由新技术驱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实践证明 ,电脑、互联网、数字化、生物工程等一批“新经济”主体技术正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专家研究证实 :美国经济持续近10年的高增长主要来自“新经济”。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新经济” ?青岛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 ,最重要的是争取“新经济”时代的生存权。在由网络搭建的全球竞争的“新经济”平台上 ,企业的优势被无情地放大 ,优者更优 ,劣者更劣。将因特网比做高速公路网 ,企业就…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美国新经济再次成为媒体炒作的热门话题。在年初当高新技术为主的纳指上升时,新经济被看好,而最近纳指股下跌后,又认为新经济已经“山穷水尽”。不管怎么说,新经济有它先进的地力,但新经济也确实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近一个时期美国经济一直过热,虽然经过宏观调控,今年可能有所放慢,但不会发生经济衰退。今年欧洲、东亚经济形势比较好,其增长可能弥补美国经济的放慢而有余。所以世界经济总的趋势将是进入一个比较长的增长期,形成一个美国经济促进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反过来又促进美国经济的良性互助格局。  相似文献   

17.
冉芳 《现代金融》2002,(2):14-15
去年,美国“新经济”的光环减退,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已经跌落到1%,美国政府连续6次降息,而“9&;#183;11”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战争,恐慌,信心的丧失,无疑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这意味着,以美国作为主要贸易伙伴的中国,外贸出口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最近十年,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期,其长期持续的发展,引起全球瞩目。本文试图从二战后西方经济理论和美国经济政策角度说明这一演变过程。顺序介绍了凯恩斯本人,后凯恩斯主义、反凯恩斯主义各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及其经济政策实践,其中,凯恩斯本人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和各时期美国总统经济顾问人选的更替,是较少被注意的。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作为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本内容的新型经济形态,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而在新经济的发源地美国,其20世纪80年代的税制改革对其新经济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从新经济角度对其80年代两次大规模税制改革进行重新认识,对于我国税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来,新经济成为经济研究和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热点。20世纪末,在美国经济持续100个月左右增长的背景下,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新一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因素,并用“新经济”来描述由这些因素所引致的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