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着力改善民生,大力提高农民收入取得的显著成就,通过深入调研,与四川、云南、宁夏、新疆农民收入状况,以及土地资源、主要农产品占有量、劳动力资源和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状况的系统比较,多角度剖析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提出促进陕西省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着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着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着力改进惠农支农补贴方式,进一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农业资源在农民增收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本在农民增收中的根本性作用;着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民增收质量;着力培育农村市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空间;着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水平;着力探索财政支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着力探索制定农业保险政策,进一步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证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国家的投入力度较低、集体投资能力不足,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局部收益性较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户自主合作供给的意愿不高,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本文主要从造成农户自主合作意愿低下的原因出发,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实施城乡统筹,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云阳是一个典型的三峡库区农业大县,由于建设资金缺缺乏,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实施城乡统筹,必须重视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对农村投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才能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各项支持措施对农业GDP增长、农民生产成本降低的作用来衡量“绿箱”政策中各项措施的效果。经过模型计算可看出,政府对农业科技每增加1元投入,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高达11.87元,回报率最高;其次分别为农村教育投资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而农牧户自身每增加投入1元物质费用投入,农牧业产值仅增加1.27元。 还可看出,政府每增加1元农业科技投入,可减少农牧户9.35元投入;政府每增加1元公共投入于农村教育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可分别减少农牧户物质费用6.64元和5.31元。由此可见,政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公共投入,尤其是增加农业科技和教育的投资,对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军 《经济问题》2007,334(6):80-8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农村经济目前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日趋合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但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面临新的发展,必须在宏观经济指导下,对农业结构继续加以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不断地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使全省绝大多数农民稳步进入小康,以形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缓慢,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是决定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其中农业灌溉设施利用效率过低和农业机械投入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不明显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增加农业机械投入的种类,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设施的增产效应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1.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国家必须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把粮棉主产区和贫困地区作为重点投入的区域。增加政府对农业基本建没的投资,进一步增加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结构与农民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灰色关联理论, 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全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结构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增加农民纯收入的角度来看,当前首先是搞好与农民纯收入关联度最高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科教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是交通、能源等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应侧重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0.
晏强 《大陆桥视野》2014,(20):44-45
农村基础设施一般包括生产性服务设施和生活性服务设施等长期发挥使用效益、服务于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设施。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运用区域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选取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38个行政村,走访298户农户,通过收回的861份调查问卷来考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农民需求,并以此为视角分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农民筹资意愿,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民筹资意愿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但不同区域农民对设施具体项目的需求程度不同,由此带来设施建设的农民筹资意愿不同;(2)地方政府应尊重农民筹资意愿,强调农民"受益人"角色,搭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筹资的操作平台,构建"上下互动"的公共决策机制;(3)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多元投入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筹资体系,并以此实现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多中心治理。  相似文献   

12.
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农业信息化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通过对黑龙江、河北、河南、安徽等省689个农户进行的调查发现,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选择。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农业信息资源日趋丰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农业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从全国农村来看,农业信息化建设依然是短板,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亟需加快。应从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供给、积极培育农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为薄弱,而只有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1.建立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总量稳定增长的机制。要切实贯彻执行财政支农支出的法定增长比例;要加大国家新增财力和长期建设国债用于“三农”的支出比重;要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15%的政策规定。2.明确财政支农支出的重点。(1)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支持农业结构调整;(3)支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支持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3.进一步加大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支持力度。(1)合理增加财政扶贫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的增加要与政府职能、国家财力、贫困发生率及扶贫开发需要相适应。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都有责任增加扶贫投入。(2)继续保持并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先行资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基于非传统途径的永续盘存法审慎估算1996—2020年中国省际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实证考察农村各类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工资性收入、非工资性收入影响的结构性、空间性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结构性上,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投入显著促进农民各类收入增长,农村社会基础设施投入仅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空间性上,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投入具有稳健空间溢出效应,农村社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但对非工资性收入具有空间竞争效应。异质性上,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农村基础设施增收效应存在显著非线性影响,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投入的边际收入不断下降而社会基础设施投入的边际收入不断上升。因此,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背景下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策略应从结构性、空间性和异质性三方面布局。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沙化现象”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对于农民、农村、农业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国家的投资力度较低、集体投资能力不足,农户自主供给公共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不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沙化现象"的存在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民的合作意愿缺失."沙化现象"的解决在于完善农民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对农民自愿提供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明确村级组织的自治职能.  相似文献   

18.
1.调整分配结构,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是积极调整宏观政策取向。应当及时地把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点调整到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制定一套有的放矢而又切实可行的政策,在更加平衡的宏观经济增长的范围内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给予更大的支持,从而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  相似文献   

19.
(一)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更快发展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投入。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范围。要把建设新农村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增加投入,主要解决农村规划编制,农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把基础设施和社会建设投入重点由城市逐步转向农村,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这其中,农田水利又是农业的重中之重,它是能够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