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未来20年间的就业战略作专门研究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这20年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就业压力十分突出;二是这20年将是进入WTO后我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关键时期,会先有一个对就业形势产生不小压力的时期;三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效应,我国人口增长率从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下降,到2020年以后将逐渐接近零增长,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也将明显下降。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可以预计,21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就业形势会发生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3.
4.
5.
王预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11):17-19
世界软件技术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未来世界谁掌握最新的软件技术,谁就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占据优势。我国的软件技术和软件产业已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面临上述问题的同时,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关键时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迟疑或决策不当,就会错失良机,失去进入信息社会的入场券。为此,应该有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7.
8.
9.
邓小平在1982年时就提出“中国之路”:“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0.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是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对近20年国内研究成果的回顾发现:(1)中国SHRM研究经历了对西方理论的介绍和总结、验证、修订和拓展和反思和创新三个阶段,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SHRM的反思和创新;(2)尽管目前中国SHRM研究成果较丰富,但多属比较性研究,理论贡献有待提升;(3)未来中国SHRM研究的突破点在于:拓展研究范围,特别是拓展到价值链和组织内部和外部多重客户视角的研究;研究逻辑上的整合与完善,尤其是战略逻辑的完善、匹配和柔性的耦合、内容型和过程型研究范式的整合;构形观指导下HRM差异化研究;扎根中国情境的研究创新;秉持雇主和员工都是雇佣关系主动参与者理念的研究和讨论;SHRM方法论等。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他活动方式,都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对我国来说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知识经济是一次新的经济革命,这次革命的核心是知识。所以,知识经济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形成对世纪真正的国家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下最大的力气,积极主动把握知识经济的机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一、知识经济对我国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所谓知识…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都离不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人口、资源、环境等多重压力下,中国制造业该如何发展.由东南大学李廉水教授和科技部杜占元司长主持编写的《2004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这些问题做了详尽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国外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玉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12):16-19
介绍了国际/区域性组织及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发展战略,探讨了其特点,并就开展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国是否会追随日本和韩国,制造出创新的品牌机动车、消费类电子商品等产品,还是会继续维持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是否会继续保持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制成品等商品进口国,还是会创造出中国的世界品牌?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目前特定的国情环境中,如何发展投资基金业,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投资基金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投资基金业,应当坚持的原则是:一方面要遵循国际惯例,特别是在基金的发起与设立、募集与交易,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另一方面要体现中国特色,在管理方面,特别是在对市场和行业的管理上实现国民经济的宏观目标方面,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是新中国六十年华诞,值此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回顾和反思当代中国外交战略所走过的历程特别是其中的巨大变化,无疑对中国外交的认识和未来更大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回顾历史是一种非常清晰有效的方法。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中国外交保持了基本的连续性,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对外交往的三个基本原则没有变:第一,独立自主原则作为中国外交思想的核心和基石没有变,但邓小平和以后的领导人对独立自主原则的理解更加科学全面。第二,中国提出并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过了从适用于发展与部分国家的关系到适用于发展与所有国家关系的历史转变,不仅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中国外交思想的宝贵财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第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永远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对此不做详细的阐述,而把论述的重点放在中国外交战略发生的重大变化方面。从国际战略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笔者将从六个方面探讨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和变化,以期勾勒出一个中国外交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19.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合作完成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研究报告的系列专题讲座继续举行。7月10日,作为绿色发展专题的中方负责和主要执笔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张永生在中心“学术午餐会”上以主讲人的身份就“中国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进行了讲解。午餐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主持.张永伟研究员为主评论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其他各部门研究人员参与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衰落 不了解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崛起,自然也不会懂得它们为什么会在今天整体衰落。而没有一定的经济学素养和深沉历史感,就不会明白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衰落。 牟其中的南德公司衰落了,史玉柱的巨人集团曾经衰落,太阳神在衰落,三株在衰落,沈阳飞龙在衰落,一如它们的迅速崛起,令社会公众莫名惊诧,专家们大跌眼镜。 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这竟成为世纪末中国一个特有的经济现象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第一代民营企业为什么不约而同地走起了下坡路?下一代民营企业路又该怎样走?人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