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09年12月16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2.
2009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5次会议和2009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22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随后在2009年1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和中国银联董事长刘廷焕介绍了<解释>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与会记者的提问.熊选国表示,<解释>规定了相关信用卡犯罪的量刑标准,明确了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法律适用中的一系列疑难问题,于2009年12月16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并于次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银行卡市场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迄今为止惩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活动、维护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合法权益的最详细、最具操作性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15日,两高出台<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其中多种针对信用卡的犯罪行为界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近期,一篇关于<信用卡刷卡透支犯罪密集银行滥发卡成主因>的文章(正义网检察甘报2010年1月19日)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也吸引了笔者的注意:这是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后被披露的首起涉案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数额特别巨大"的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案件.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自2009年12月16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09年12月16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7.
《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于2009年12月16日正式施行。《解释》规定,信用卡套现行为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5次会议和2009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22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随后在2009年12月15日,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并于次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针对银行卡的金融犯罪案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信用卡风险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给发卡机构和持卡人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有效防范和打击信用卡犯罪,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9]19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少数法院以持卡人恶意透支,案件不属于法院管辖为由,驳回了发卡银行的追透诉讼,折射出法院和银行对此类案件的不同认识.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件,结合2009年12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试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就银行应注意的问题作出提示.  相似文献   

12.
为了依法有效惩治虚假申请、诈骗、套现等信用卡犯罪活动,维护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的合法权益,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12月1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信用卡犯罪新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3.
新政策     
《云南金融》2010,(1):10-10
信用卡套现情节严重者将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2009年12月15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发布《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进行信用卡套现,情节严重的行为,将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4.
月度新闻     
银行Bank恶意透支给出新界定2009年12月15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该解释,如果持卡人恶意透支数额在100万元以上,要被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15日,两高出台《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其中多种针对信用卡的犯罪行为界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近期,一篇关于《信用卡刷卡透支犯罪密集银行滥发卡成主因》的文章(正义网检察日报2010年1月19日)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也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信用卡套现是近年来在金融界和法律界均产生广泛争议的一个问题。2009年12月,两高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第七条明确规定了信用卡套现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但其中未对“现金退货”型信用卡套现行为进行细分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2月16日起,《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首度对信用卡恶意透支、套现等行为构成犯罪做出了明确规定,填补了对惩治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等行为在法律领域的空白。过去我们不太注意的一些用卡细节,今后都应对照相关规定规范一下了。  相似文献   

18.
一、信用卡套现的概念及危害1.信用卡套现的概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9年12月15日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所表述,信用卡套现指的是"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2月16日起施行。《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2月16日起施行。《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