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3月16日发布的第6号部长令《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规定:“对本规定发布前从事技术工种而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人员,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培训,使其达到本工种的职业技能要求”。此规定于2000年7月1日起执行。为提高检验人员业务水平,满足企业对检验工作的需要,保证企业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合格,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决定对各生产企业中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白酒果酒黄酒检验和啤酒检验)人员进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并考核。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3月16日发布的第6号部长令《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规定:“对本规定发布前从事技术工种而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人员,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培训,使其达到本工种的职业技能要求”;《中华人民共扣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也强调指出:“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为提高从事食品质量检验人员业务水平,满足广大食品生产企业对检验工作的需要,保证企业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合格,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决定对各食品生产企业中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的人员进行国家职业资格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3月16日发布的第6号部长令《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规定:“对本规定发布前从事技术工种而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人员,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培训,使其达到本工种的职业技能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也强调指出:“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为提高从事食品质量检验人员业务水平,满足广大食品生产企业对检验工作的需要,保证企业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合格,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决定对各食品生产企业中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的人员进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并考核。  相似文献   

4.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已经2000年3月2日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部长:张左己二○○○年三月十六日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内地来广东的打工人员,想到这边从事技术工种的活儿,听说广东这边打工都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被允许上岗。我想打听一下必须持证上岗的工种都有哪些? 读者:王义王义读者:为保障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及消费者的利益,国家规定对某些范围的技术工种(职业)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未持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者不得在规定的技术工种上岗。按照2000年3月16日劳动保障部第6号令《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规定,自2000年7  相似文献   

6.
记者从6月28日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召开的广东省贯彻实施《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3月1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并定于从7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的主要内容是,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同时还确定了90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的工种(职业),比去年颁发的《就业准入  相似文献   

7.
杨锋 《秘书》2011,(2):6-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秘书作为一种职业日益得到社会重视。1998年6月,原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北京、上海、广东等10个省市率先开始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接着,2000年3月发布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决定从2000年7月1日起,秘书等90个职业从业人员应持资格证上岗。  相似文献   

8.
为了严肃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已签署命令,发布《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规定》,要求企业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从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这意味着对劳动力市场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规定》明确提出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实行职业资格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规定》的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推动《规定》的贯彻落实。贯彻实施《规定》对于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就业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各地要组织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职业介  相似文献   

10.
劳社厅函[2005]3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29号)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应具有从事其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历。2000年,我部依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制定发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规定》的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推动《规定》的贯彻落实。贯彻实施《规定》对于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就业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各地要组织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全面理解和正确掌握《规定》的各项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贯彻落实《规定》的具体实施办法,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和劳动保障监察等机构要相互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及有关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6月8日发布了第10号局长令《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这是质量技术监督  相似文献   

13.
行业风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智能楼宇管理员职业技能标准》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行业标准《智能楼宇管理员职业技能标准》,编号为JGJ/T493-2022,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旨在于加强智能楼宇管理员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推进智能楼宇管理员职业培训制度的实施,规范智能楼宇管理员职业技能标准及培训考核。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职业要求、职业技能、培训考核。(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为贯彻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原劳动部于1995年和1996年分二批颁布了劳动者就业上岗前必须培训的技术工种日录。几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执行有关规定,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深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引导广大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经研究,决定对全国范围内66个技术性较强、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和覆盖面广、流动性大的职业实行就业准入,要求劳动者必须经过相应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就业上岗。同时,对原规定必须持证就业上岗的技术工种进行适当调整。现将州整后的《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目录》发给你们,并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已于2000年11月29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已于2000年11月29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7.
和中国证监会2000年4月30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等规定相比,2001年2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申请增发的规定作了修改,突出了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8.
铆工作为金属加工的主要技术工种,在现代建筑金属加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铆工职业人才的培养,并推荐优秀的铆工职业技能人员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我国自然也不例外。为了能够使更多的竞赛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拿到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做好铆工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培训工作。现本文就针对其培训思路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一些培训措施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特约记者:陈斯毅王建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从去年全面实施劳动保障部关于《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以来,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制订和宣传职业资格证书的有关政策,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工作,扩大实施范围,建立培训、考核、鉴定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积极性,推动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据统计,至去年底,全省共有156.65万人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今年上半年获证人数达2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在技  相似文献   

20.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已于2000年5月15日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