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物价持续不断发生变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情况。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计和财务如何才能适应物价不断呈上升趋势的新的社会环境,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最近几年来,由于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国内外原材料价格持续不断上涨,相当比例的城镇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收入提高等诸多因素.使得我国经济产生了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改革15年来,我国职工工资以年均16.4%的速度增长,在总额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随着国家分配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城镇居民工资外收入占实际收入的比重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主体多元化、来源多样化的新态势。本文拟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描述我国工资改革的现状及工资的构成,并对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及来源加以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价格是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保持物价稳定是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不协调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工业品出厂价格与CPI之间关系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实际,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价格总水平调控要体现区域差异性、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城镇居民对商品住宅的需求巨大,但目前商品住宅价格较高,增幅较大,从全国来看,2002年商品住宅价格较1991年年平均上涨25.77%,与商品住宅价格高、涨幅大相反。市民平均收入较低、增幅较小。实质上排斥了普通市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资格。我国商品房价格基本上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形成价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3—201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老龄化、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些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收入对中西部的影响远大于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是东部最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对东西部的影响远大于中部地区,教育对中西部有较大的负向影响,而对东部地区影响是正向的,且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政府应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关注老龄化问题,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扶持,加强宣传教育等。  相似文献   

6.
文中采用虚拟变量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对2011年全中国的31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城镇房地产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虚拟变量为代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两个变量,其它影响变量为城镇居民人民币存款储蓄、城镇居民真实需求(常住人口数)、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并结合方差扩大因子法得到了这些影响因素和房地产价格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
作为特殊的商品,农产品的价格应该保持基本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的生活,还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带来冲击。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基本上是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先后出现五个完整周期的波动。尤其是2009年以来,农产品价格的畸形波动,对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为此,需要将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与法制化建设,重视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农产品的安全认证体系建设,竭力构建确保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李玄 《企业导报》2014,(1):38-39
文中采用虚拟变量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对2011年全中国的31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城镇房地产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虚拟变量为代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两个变量,其它影响变量为城镇居民人民币存款储蓄、城镇居民真实需求(常住人口数)、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并结合方差扩大因子法得到了这些影响因素和房地产价格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河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利用2006年<河北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截面资料,对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消费需求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准确预测消费品市场变化提供依据.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迈向小康生活,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河北省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为了提高河北省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省各个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比较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为政府制定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政府对农村公用事业产品市场的价格做了明确的规范,许多地区表现出来的城乡价格差别在减少,但是在少数地区仍然存在价格偏高的现象。基于这个事实,本文探讨了政府介入产品市场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价格管理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房地产价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价格作为衡量房地产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其走势将影响到我国众多行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房地产价格的现状及其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我国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辽西北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高辽西北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阅读     
《科技与企业》2006,(6):66-69
7~10世纪杭州的崛起与钱塘江地区结构变迁;不发达地区经济振兴之路;政府管理的宏观视野;价格、市场与企业家;缎子麻袋装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崔炜峰 《上海房地》2007,(10):51-52
当前,房屋动迁安置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关系到国家建设顺利实施和社会稳定发展,城市面貌的更新以及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房屋价格的连年攀升使得拆迁成本在  相似文献   

15.
《数据》2012,(2):38-38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政府价格监测与调控,安徽调查总队采取四项措施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测。提前部署,统一要求。要求各消费价格调查市县做好节日期间的价格监测工作,严格按方法制度的要求进行,采好采准每一笔价格,重点是主要粮、油、肉禽蛋、鲜菜等食品类价格,密切关注旅游和运输等价格。统筹安排,统一节奏。要求各调查地区提前统筹安排好调查人员,保证采价工作不断、采价质量不变。在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研究》2009,(8):15-15
据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979元,同比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  相似文献   

17.
《辽宁经济统计》2008,(8):40-40
国家统计局发布月度报告称,据全国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490元,同比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成都市住宅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口因素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最大,住宅市场表现出供给不足的状态.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价格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正确处理广义价格与狭义价格的关系:广义价格与狭义价格的关系实质上是指生产投入品价格与产生品价格的关系。广义价格同狭义价格相互联系,彼此制约。正确处理价格与成本的关系:成本是价格的基础;在价格与成本的关系中,还有企业对原材料价格上升和工资提高的消化问题;在开放经济中,关注成本问题还有更加特别的意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在价格问题管理的范围上分工协作;其次,促使多种价格形式的有机组合;最后,正视电子商务、网购等对价格领域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近年来中国住宅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的城市生产生活成本的持续攀升,正引起人们对房价是否会限制城市人口流入的担忧。而现有研究鲜有考虑不同类型人口下的房价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而忽略这种人口异质性的研究结论及相关政策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基于此,将城市人口按户籍所在地和从事产业不同进行划分,利用中国2006-2014年206个城市样本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控制收入、教育医疗等因素后,本地居民对房价比较敏感,而外来人口并不敏感,而对实际收入比较敏感;房价提高会促进第二产业人口向第三产业人口的转变;进一步从不同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房价与城市规模正相关,但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对城市人口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从而,住宅价格的相关政策应关注人口异质性和区域差异,合理对待房价上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