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并于2009年1月13日印发《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本次再评价工作主要是针对目前中药注射剂存在着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不充分、药用物质基础不明确、生产工艺比较简单、质量标准可控性较差,以及药品说明书对合理用药指导不足、使用环节存在不合理用药等。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能够克服作用慢、起效迟等不足,但与丸散膏丹相比,中药注射剂应用历史较短,社会接受程度差,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药注射液的安全用药问题。本文就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为临床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资料,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对销售中药注射剂金额排名前三位的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以活血化瘀为主,使用较为集中,以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用量最大,销量前三位的品种B/A均为1,即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较好,使用较为合理。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总体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状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淄博市中心医院2020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与构成比、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活血化瘀类销售金额最高,占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的54.36%,其中注射用红花黄...  相似文献   

5.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年增高,究其原因与药物自身、患者个体原因和医护人员的不合理使用有关。因此,严格把关药物质量,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血管刺激性试验、体外溶血性试验、全身过敏性试验,评价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的安全性。结果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无显明血管刺激性,无溶血和过敏反应。结论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符合注射剂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7.
双黄连注射液是最早用于静脉给药的中药制剂,也是近年剂型改革成功的中药新药之一。主要属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也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疗效较好。但是,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时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对临床上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矗分析,进一步提出其合理使用方法,从而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查阅近年来部分期刊中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各种特点及其原因和相应预防措施。结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及注意临床合理使用,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可以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醒脑静注射液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与醒脑静注射液相关的文献,总结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从有效性及安全性两个方面对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重症颅脑损伤及酒精中毒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无其他过敏和中毒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神经内科脑血栓形成住院患者药品使用情况,降低医药成本,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临床治疗回顾调查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CT诊断印象为右侧基底节低密度影为主的脑血栓形成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脑血管病类药物的频率分析、金额排序、用药剂量、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DDDs排序居前的品种:中成药注射剂有银杏叶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脑血管类西药注射剂有尼莫地平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抗血小板西药注射剂有奥扎格雷注射液。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前,临床使用情况占主导地位,DDDs排序居前的品种每日费用较低。结论我院神经内科在选择脑血管病用药方面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脑血管病选择使用药品的监督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机构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血必净注射液概述血必净注射液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国药准字20040033)、由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先灵医药研究所研制的中药复方注射剂。此产品为棕黄色至棕红色的澄明液体,味微苦。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溃散毒邪的作用,可以拮抗内毒素并抑制内源性炎性介质(TNF-α)失控释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理用药质询在临床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实施前2012年1-12月和实施后2013年1月—12月患者资料各150例和用药处方各150份,比较实施前后1年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和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率。结果临床合理用药质询工作实施后,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理用药质询用于临床药事管理工作可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风险,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甲钴胺为对照,对临床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案之有效性、安全性、疗效指标等进行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鉴定文献质量,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进行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显效性、有效性的Meta分析,其中有5篇文献涉及到正中神经和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的Meta分析,有6篇文献涉及到不良反应的定性分析。在显效性分析中,合并的OR值为2.64(P〈0.00001);有效性分析中,合并的OR值为5.61(P〈0.00001);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析中,传导速度改变值合并的WMD为5.89(P〈0.00001);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析中,传导速度改变值合并的WMD为5.04(P=0.004);丹红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用药组共出现不良反应3例,1例退出。进行敏感性分析,仍得到阳性结果。结论:与单独使用甲钴胺相比,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更加有效,联合用药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00例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临床药师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临床药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经过观察两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看出,研究组合理使用率(96.4%)较对照组(78.8%)提高(χ~2=13.892,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4%)明显较对照组(14.4%)低(χ~2=9.357,P<0.05);两组静脉滴注速度过快、重复给药、未单独给药、药物选择不当以及疗程不当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别(χ~2=0.304、6.545、1.005、1.565、1.589,均P>0.05),但研究组超适应证用药、使用剂量超标以及用药剂量不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93、4.571、4.917,均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增强用药的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用于心绞痛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心绞痛患者实施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以单纯的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丹红注射液合硝酸甘油、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的常规疗法加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ST段变化及用药过程中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ST段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7.8%(45/46),对照组则均为71.7%(33/46),两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医师以丹红注射液配合心绞痛常规治疗方案为患者施治,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ST段分布情况,促进患者康复,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小儿肺炎患者15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炎琥宁组78例和鱼腥草组72例,炎琥宁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鱼腥草组给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炎琥宁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与鱼腥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琥宁组和鱼腥草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93.0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琥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鱼腥草组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相当,但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制剂的使用情况及使用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在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门诊处方1100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427张应用有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38.82%。其中使用排序前4位的中药注射制剂依次为痰热清、热毒宁、炎琥宁、喜炎平;使用方式方面,427张门诊处方中有高达65.32%的处方采用中药注射剂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均显著高于中药注射剂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的使用率(均P<0.05)。结论我院应进一步提高医生对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认识,切实落实不良反应的监测,以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与其他药物配伍用药中发生沉淀的原因。方法将双黄连注射液按照医嘱处方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按照比例进行稀释,再与头孢唑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注射液进行混合,观察沉淀情况;然后再与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稀释液进行对比试验,测定溶液的pH值,通过两组比较确定发生沉淀和溶液pH值的关系。结果双黄连注射液在与pH值较低的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配伍时易发生沉淀,但与pH值较高的氯化钠注射液以及头孢唑林注射液进行配伍时可保持澄明。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应该在pH值在4.5以上的溶媒中使用比较合适,比如氯化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物应用现状、分析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用量排序的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采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在此期间,最常用的三种抗肿瘤药物依次为紫杉醇注射液、康艾注射液、注射用香菇多糖;用药数量前3位的依次为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结论我院2011—2012年主要以抗肿瘤中药作为抗肿瘤治疗药物,用药剂量合理,无用药过量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在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止血等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止血治疗,且严密监测用药后24、48 h的止血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48 h止血总有效率为94.3%远高于对照组的61.4%。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间对48 h有效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