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企业剩余产权的范式下提出人力资本剩余产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力资本产权优化的机理,认为企业内部产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的优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我国企业理清内部产权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企业内部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与非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企业剩余产权的分配问题,也就是人力资本产权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综合分析已有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证了"所有的制度经济学实质上都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这一命题。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关于产权的制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综合分析了制度经济学本质上都是研究产权安排或者说是以产权为核心而展开的;第四部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核心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它与其他流派经济学的关系等问题,得出结论:新制度经济学本质上就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3.
企业产权关系是指财产的占有权关系,它是由财产的最终所有权、实际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处置权这样一组权利组成的,其中财产的最终所有权关系是最本质意义上的产权关系,它决定了既定产权关系的所有制性质,其它方面的财产权利是由它派生的。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与产权关系密切。本文在对现有内部控制理论文献回顾与评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不完全契约的性质,运用产权理论,系统研究了内部控制的本质、对象、目标、内涵、功能、存在的制度性原因和框架构成等基础性内容。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而其改革的实质就是政府在银行这一特殊企业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管制经济学研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基于管制经济学的逻辑论证,揭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企业产权研究的新视角--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全伦 《财经研究》2002,28(7):38-44
本文从企业存在的两种形态: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出发,将企业的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二者分别又有物质与价值之分。直接产权的主体是经营管理者和投资者,直接产权由于其产权主体所拥有的和企业所必需的特殊资源-企业家才能和资本直接地参与了企业财富的创造过程而具有充分的排他性和独立性;间接产权包括个体间接产权和国家间接产权,它们的主体分别是企业内部的职工和政府,间接产权由于其产权主体占有的特殊资源,劳动力和环境间接地、被动地参与了企业财富的创造过程而具有高度的依附性和有限的排他性。产权的、对象、实现方式等决定了其主体在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产权之间的统一与分离状况决定了企业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产权问题往往是其核心问题,不同企业制度的区别在本质上一般都起因于产权组织形式的差异。现代企业的基本特点是资本经营,以这种方式运营的公司型企业为资本运行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与可能条件,但这种条件并非是充分的。中国民企最初的产权关系基本上是明晰的,同时大多采用了公司型企业的形式。但中国民营企业却在发展中表现出极度的不稳定性。不仅资本运行总体效果不佳,而且还产生了产权模糊化的逆行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红极一时的企业开始走向衰落。因此,研究与探索民营企业的管理与财务策略,重构民营企业的财务模式,对于保持中国民营企业健康而快速的发展势头就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8.
信用缺失增加了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信用的本质是一种产权关系,信用缺失根源在于产权缺失。进一步理顺企业、银行与政府的产权关系,加大对私人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起清晰合理、长期稳定的产权制度体系,是解决信用缺失问题的根本措施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浅议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兴起于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国外人力资本理论侧重于从宏观方面研究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的内涵与外延做了进一步拓展,特别是人力资本产业理论的提出,使人力资本研究与企业理论逐步走向融合。通过静态与动态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由于人力资本研究范畴的局限性,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治理面临的困顿状态。社会人力资本及其产权概念的提出将为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与企业治理的融合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对产权理论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上)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如何运用产权理论来分析论证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工作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推动了产权理论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与三个“两权分离”──谈理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关系张广第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十几年来,一直被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可是,由于产权关系没有理顺,至今收效甚微,并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要理顺产权关系,最好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祥松 《经济经纬》2000,46(4):15-18
马克思产以理论是一个寒带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产权的含义和本质:认为产权是财产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排他性、归属笥的关系或权利,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或经济权利;产权的权能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等一系列权利;产权的权能结构既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分离的;产权具有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到底该如何构建,这些问题早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键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从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展开了创新性的思考,阐述了国有企业改革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路径,试图为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华清 《经济师》2004,(8):135-135,142
文章从产权内涵分析入手 ,理顺了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 ,论证了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产权治理的关系 ,并从产权层次上分析了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产权明晰与结构调整深圳市无线电工贸公司易庆国1.中国国有企业的现状代表国家管理企业的各级政府部门,难以真正对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负责。产权关系的虚置和非法律化,导致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和经营。“大锅饭”造成的干好干坏一个样,使企业缺乏追求...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虽然较以前有了较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企业竞争将突出地表现为企业制度的竞争,而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仍在于产权改革。无论是企业购并,还是企业进行合资经营;无论是企业核心能力培育,还是市场经济效率提高,都与产权明晰和产权制度改革息息相关。产权改革突破:国外制度创新的启示Wolfgang Kasper 和Manfred E.Streit 在其《制度经济学》中指出:“产权要想有效地作用,还必须是可分割的。往往只有在产权能被分割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利用大规模集中的财产…  相似文献   

17.
现有理论对企业合约中人力资本个人产权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交易关系的解释值得商榷,因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被不恰当地分解。该文在明确界定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和人力资本企业产权内涵的前提下,基于合约理论,针对"资本个人产权分解论"提出了"资本产权转换论"的观点,认为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并未发生分解,而是转化为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以此为前提,人力资本个人所有者获得与其人力资本价值相当的企业权利。文章最后讨论了企业实践中人力资本个人产权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之间的主要转换形式。  相似文献   

18.
梁辑永 《经济前沿》2004,(10):62-64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界定产权关系,以往企业改革始终围绕转换经营机制,但收效甚微,皆因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引向深入的前提和基础是明晰产权并积极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引赂深入的前提和基础是明晰产权并积极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要高度重视产权的流动性,无论是从微观经验的角度,还是从实现经验的角度来看,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都是产权流动。产权失去流动性,就不可能形成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一、核心竞争力的产权经济学解释 从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尔(Hamel.G)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笔者认为:根据阿尔钦“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的观点,作为企业“积累性知识”的核心竞争力,它实质上也是一个企业能够选择一种经济品使用的权利,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种产权安排。同其  相似文献   

20.
产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共同关注的经济范畴,但马克思产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存在着根本不同,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体系。从产权的起源、含义、本质及产权制度变迁等方面对两者的主要分歧作简要比较,并指出中国当前的产权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必须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