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国际荷兰集团以1英镑买下具有233年历史的巴林银行时,震憾世界的巴林银行的倒闭案,曾带给人们对金融安全的深思。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人们第一次将金融业与危机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03年非典的出现使我国把“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作为一项制度性、建设性的举措,格外受到国内外关注。这次公共卫生事件妥善处理,对于政府改进和加强其他公共产品及服务,以及对社会性行业的管理具有普遍意义。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上少有的经济持续繁荣时期,同时,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无论是社会和经济都处在改革之中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复杂交织。巴林银行倒闭、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金融业的各种违法犯罪,特别是非典的出现,又一次敲响了我国金融安全的警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作为有广泛社会联系、向公众提供广泛服务的部门,关注金融安全,加快研究建立金融安全和危机管理机制,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显得十分重要,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2.
张弘 《西部论丛》2003,(8):22-25
1995年国际荷兰集团以1英镑买下具有233年历史的巴林银行时,震憾世界的巴林银行的倒闭案,曾带给人们时金融安全的深思。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人们第一次将金融业与危机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03年非典的出现使我国把“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作为一项制度性、建设性的举措,格外受到国内外关注。这次公共卫生事件妥善处理,对于政府改进和加强其他公共产品及服务,以及时社会性行业的管理具有普遍意义。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上少有的经济持续繁荣时期,同时,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无论是社会和经济都处在改革之中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复杂交织。巴林银行倒闭、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金融业的各种违法犯罪,特别是非典的出现,又一次敲响了我国金融安全的警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作为有广泛社会联系、向公众提供广泛服务的部门,关注金融安全,加快研究建立金融安全和危机管理机制,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显得十分重要,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3.
李贵福 《辽宁经济》2006,(11):62-62
非典危机过后,加快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向乡镇和村级延伸,建立起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4.
新冠疫情是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于国内公共图书馆而言,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做好信息保障工作,提升信息传递水平,做好应急管理与服务,是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中省级公共图书馆应急信息服务实践的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应急信息服务缺乏系统性、时效性、特色性,并从建立应急信息服务机制、提高应急信息服务意识、提高应急信息服务技术支撑水平、加强与应急信息服务有关的资源建设等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依靠科学,战胜非典”,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行动的纲领。在全国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科学已成为我们的坚实后盾和强有力武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依靠科学战胜非典,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力量,为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强大科技支持”。非典疫情发生后,国务院火速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科学的精神、法治的手段建立起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由科技部、卫生部等9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组织优势科技力量全力开展科研攻关,在中医药防治、非…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肺炎疫情的扩散,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银行作为金融业中的重要一环,不仅要保证提供安全的金融服务,还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运行.在非典袭来之际,面对疫情的警示,有业内人士提出,金融部门作为有广泛社会联系、向公众提供广泛服务的部门,要研究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时事30天     
2月7日我国将建立卫生应急联防联控机制针对禽流感、鼠疫、中毒、辐射损伤等威胁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政府将在2006年建立并完善部门、地区间的联防联控机制,努力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计算机自动预警。  相似文献   

8.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直接揭露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体制建设方面的缺陷。从公共卫生的产品属性来看,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借鉴美、英在公共卫生领域财政职责及其运营机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中国财政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完善与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各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对于人类生命安全及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调控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科学性和合理性至关重要,如何科学有效的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社会危害和财产损失,是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2005午春天SARS事件的突然爆发突显出我国政府应急危机处理方面存在着缺失,到甲型H1N1流感的传入则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功效。建立一套成熟的应急危机处理机制对解除危机、善后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运用调查问卷对民众进行访谈,从民众需求的视角以心理调节、信息透明和政府公信力等角度来论证我国应急危机处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李勍 《中国西部》2009,(6):82-83
流感来袭,中国甲级戒备。不过,从应对非典到应对甲型H1N1流感,6年来,中国公共卫生应急防疫机制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图书与信息中心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服务和资源保障的挑战。文章以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全校师生提供的各种创新服务为例,介绍了其从图书馆和信息化两方面工作入手采取的应急防控措施,分析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书与信息中心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服务体系、强化应急服务的技术保障能力、建设数字资源服务平台、推进高校图书馆区域内联盟、运用信息化手段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就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来说,2003年的"非典"事件可以作为一个分水岭。媒体的缺位曾受到人们的诟病,后来随着政府信息的公开,媒体对于"非典"的跟踪报道中,一些乱支招的行为,也曾让一些医务工作者哭笑不得。可以说2003年的"非典"报道,是国内媒体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非典"暴露了什么? 1.应急机制缺位,基础设施薄弱 自去年11月广东初步发现非典,到今年2月北京开始出现非典病人,由于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加上有关部门"按常规淡化处理",到4月中旬北京地区开始快速蔓延,一时间人们谈"典"色变.直到4月20日中央解除两位政府高官,防治非典的方式和态度才有了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5.
郜鲜艳  李伟敏  李会 《魅力中国》2011,(10):363-363
自2003年非典以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突发事件频发,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紧急状态立法,除了2003年非典颁布之后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之后2007年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在相关的紧急状态立法中对公民权利的限制于保护规定的不甚完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华 《黑河学刊》2011,(5):153-155
群体性事件作为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群体性事件的诱因、类型、社会心态和心理机制、防范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正确认识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形势日益复杂,各类矛盾层出不穷。基层政府作为全部政府应急管理的基础,在公共危机预警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基层政府基本构建了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但在自我认知、信息公开、公共关系处理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因此,要提升我国政府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完善基层政府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何生荣 《发展》2010,(5):24-25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于河北,发现于甘肃。总结反思此次事件及其应对处理工作,对于完善政府应急机制,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增长食品监管工作队伍才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12,(19):29-30
2004年,宁波市启动第一轮为期三年的公共卫生行动计划,全面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应急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报告网络等五大体系。第一轮建设完成之后,2007年宁波市又启动第二轮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第一轮建设注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选址规划和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障。为了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区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选址与规划,以福建省9地市为实证对象,构建中心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熵权-TOPSIS法、K-means聚类分析法对相对接近度进行测算,借助改进的引力模型确定福建省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选址方案。结果表明:福州相对接近度最高,对全省各城市均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适合作为福建省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厦门、泉州对闽西南地区有一定辐射作用,可以构建以福州为中心、厦门和泉州为副中心的 “一主两副”福建省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选址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