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不景气,国际银行业面临考验与改革.尤其是美日两大经济体的经济急剧恶化,全球高科技产业由于受美国影响面严重收缩,以及全球利率水平较低趋势,使得国际银行业经营环境快速变化,业绩与素质有所下降.其中跨国公司利润变化伴随资本流动方向和结构的调整,银行稳定受到挑战,银行发展负面影响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
吕亮  杨志伟 《特区经济》2005,(6):152-15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进,各国银行业纷纷取消法律限制。银行业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张,加速了资本流动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促进了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展示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我国银行业必须实施国际化战略。一、银行国际化的内容所谓银行国际化,是指银行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到海外建立机构开展业务,其经营由国内发展到国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一是业务国际化,指银行的业务主要是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服务,通过跨国界经营,扩大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渠道,扩展业务…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样本,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直接投资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抑制银行信用风险,证券投资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则显著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其他投资的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方向并不确定。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加剧效应主要体现在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资本流动对地方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冲击,加剧了局部金融市场的竞争,迫使银行采取风险系数更高的信贷策略。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完善银行风险审查环节的制度建设,以防范和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3,(4):22-22
年初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陆续召开,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我国银行改革与发展问题.而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金融改革开放最为集中的突破在于银行业的改革,银行改革效率与前景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国际同行关注的热点.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国内,也应关注国际发展动向与趋势,了解世界、把握自己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的两项任务,缺一不可.分析全球银行业的总体状况,对于了解国际金融动向的全貌,防范全球金融风险演变为动荡和危机,促进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业的兼并再掀浪潮,银行规模的扩大,一方面降低了经营成本,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规模不经济,导致效率低下。本试图通过对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分析,推出大的并不一定就是效益好的这一结论。同时,结合国际银行业的兼并浪潮的经验和启示,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在近斯和远期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产业,银行业处于金融业的核心地位,因此,银行业的稳定运行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还将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社会的稳定运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各国政府逐渐对资本项目放松管制,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度流动性,以投机盈利等多种因素驱动的国际游资游走于国际金融市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程度的提高也加大了对金融稳定的冲击,扩大了银行不稳定的风险。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再次敲响了银行危机的警钟,许多国家的银行业经营陷入困境,美国更是发生了多家银行倒闭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刘鹃 《南方经济》2005,(9):26-28
母国措施对海外直接投资的流向特别是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母国措施的种类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建议如何在将来的国际投资协议中规范母国措施,保证发达国家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母国措施的政策主张落实为实际的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的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邱扬 《中国经贸》2014,(9):121-124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环境条件因素影响下,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形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首先,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明显加速、资本约束更加增强、经济增速呈下滑趋势,而且在相关的政策监管方面更加的紧绷与严格,盈利空间缩小;其次,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在银行中处理事务的时候,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对银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对我国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研究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结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市场出现的新挑战。本文分别从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两方面分别分析了大、中型两类银行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商品流动,即国际贸易;一是生产要素的流动,其中,最灵活、规模最大、起作用最大的是资本流动,即国际投资。一、对资本国际流动的认识最早的资本流动主要表现为间接投资,以后,直接投资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接投资在整个资本国际流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安排其生产和销售,中小企业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在国外发展的机会在海外投资,以寻求尽可能高的利润率。1995年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94年增长28.3%,达到3174亿美元。可以说,资本的国际流…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与世贸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概念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里在1986年提出的,它可以指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但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指各国经济高度开放并与国际市场联为一体。具体包括:跨国投资和生产经营、全球贸易、全球范围内巨额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它  相似文献   

11.
瑞士有两样东西其他国家难望项背,一是钟表,二是银行。 根据瑞士银行业协会(SBA)2010年的一份报告,金融行业贡献了瑞士1196的GDP,其中银行业贡献67%,瑞士劳动人口中有696(约20万人)从事金融行业。而在金融业中,为全球翘楚的是瑞士私人银行,瑞士的银行管理着全球1/4到1/3的国际投资私人财富。其经营模式以全权委托型资产管理为主。世袭传承、特色经营的私人银行在欧洲的市场地位异常稳固。  相似文献   

12.
胡亚斓  田瑛 《特区经济》2005,(3):199-200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密切的联系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际合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加强,世界各国开展对外经贸活动日益尊重国际资本流动、贸易自由化,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观念日益淡漠,生产要素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自由流动,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尤其是战后,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既可以替代也可以促进贸易;另一方面贸易政策的改变在一定宏观条件下又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银行问题被认为是本次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不良资产过多,政府对银行的过多干预和保护,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道德风险及缺乏风险管理,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对银行监管能力的弱化以及银行体制的封闭性等,构成了亚洲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促使国际投机家对这些国家货币进行狙击,结果引发金融危机。比较分析东亚与中国银行体系的经营风险,吸取此次危机的教训,对促进我国银行业体制改革,化解银行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银行业经营风险的分析1、商业银行经营的信用业务是一种负债率相当高的经营业务。据中国人民银行季报统计,1…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国际金融领域的创新和深化,以及许多国家的经济转轨,银行业面对更为动薄的经营环境,无论是市场经济成熟国家,新兴工业国,还是正处于转轨过程的经济体,其银行业部都面临着巨额不良资产这一毒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威胁,化解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是每一个国家都会面对的难题,而单凭银行业的自身实力去解决时常是力所不及,所以金融监管当局,中央政府甚至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文献   

15.
郑濛  王雅 《中国经贸》2011,(8):22-22
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等,做为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是一国经济的助推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性。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发展。奥巴马曾说过即使一家银行是完全私有化的银行一旦垮台,也会拉垮其他好银行,从而造成整个经济社会的连锁反应,可见金融行业对社会的重要性,如何在现有的金融体制上更好的完善体制和服务,本文就如何有效合理进行金融行业服务创新,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一、银行产业的基本含义与范畴银行是经营特殊的商品——货币业务的企业,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发行信用流通工具的职能。虽历经近代到当代的长期发展,现代银行业的本质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仍是提供资金借贷、交易和流通的金融媒介,但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业的功能已经大大增强,成为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的中枢环节。从银行的功能看,银行充当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媒介,具有从居民手中吸收存款并将它们转化为真实的投资资  相似文献   

17.
七、关于全球化与金融国际化问题金融的国际化,或称资本的国际化,它是通过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把各国的经济从流通领域到牛产领域更进一步融合在一起。正在成为各国经济走向融合的催化剂。金融国际化是沿着两个领域同时展开的。一是体现在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它正在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二是国际间的间接投资迅速膨胀,使全球金融市场日益连为一体。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行的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以及现代化数据处理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形成目前每年约7.2万亿美元国际资金流动,全球日货币交易量已从1994年的1.3万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成为全球重要的引资大国,而2002年我国实际吸收国际直接投资FDI527.43亿美元,更是居全球首位。国际直接投资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种独立的经济成分,对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经济、提升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统计资料,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增长,从1985年的470亿美元增至1989年的1320亿美元。1985~1989年间,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绝对量有所增加,但,其增长幅度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格局是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和西欧之间对向流动,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十分有限,许多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资金匮乏的严峻局面。进入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更加扩大。此外,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出现了地区高度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加快了国际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国际资本和资金规模扩大,流动速度加快,金融的国际化极大地影响了各国经济,特别是外资的利用。随着第五次全球企业兼并浪潮的兴起,尤其是跨国企业兼并的盛行,全球跨国公司掀起了新一轮扩张的高潮,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目前,世界生产总量的1/3,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70%,世界贸易总额的2/3,均为跨国公司所占有。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截至1996年底,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累计总量达3万2千亿美元,其中资本输出前5位分别是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199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再创新纪录,投资流量达3490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了10%。其中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