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首先提出了影响我国储蓄增长的三个因素,即租金效应、实际存款利率和居民收入,接着针对我国储蓄的利率与收入效应进行了检验,得出居民收入增长对我国储蓄的影响作用明显,而利率效应始终处于不显著的地位。针对检验结果.提出扩大居民消费倾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浅析中国高储蓄现象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储蓄率目前居世界首位,似乎有些出乎意料,因为这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地位、人均收入水平似乎并不相符,但也在情理之中,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比如亚洲四小龙,他们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储蓄率一度居高的现象,因此这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其内部的深层原因.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共性和特性两个角度较深入地分析了中国高储蓄现象的成因,并试图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5.
6.
对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扬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44-46
近年来我国国内居民储蓄的高增长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乐观的态度认为10万亿元的居民储蓄表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并且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有力保证;悲观则认为在储蓄高增长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认为畸形的储蓄高增长恰好暴露出经济结构的失衡。本分析了导致我国国内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原因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系列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8.
我国的人民储蓄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起步,在改革中发展。这些年来,储蓄事业的迅猛发展,对推动银行业的发展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突出体现在:一是完善了银行的负债功能,增强了银行的资金实力,优化了银行的存贷结构,提高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发挥了宏观调节作用。三是有利于引导群众量人为出,瞻前顾后,合理消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四是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9.
10.
当前储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当前的储蓄工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否则,不但不能使储蓄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导致短期行为增加,而且还会使金融秩序混乱。 一是投资方式多样,储源分流严重。随着城乡居民金融意识的增强,投资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单一传统的储蓄种类愈来愈不适应人们的需求。而股票、集资、债券等投资往往成为不少人追求的目标。同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扩大,企业融资走向市场。在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企业资金普遍紧张,因此,他们纷纷采取各种筹资措施,进行高利集资。这样,导致了不少的资金转向,储源分流,客观上大大削弱了存款增长的刚性。 二是畸形竞争严重,储蓄成本加大。当某地的存款来源一定的情况下,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能揽来存款,往往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有的不惜抬高利率,有的把对公存款转成定期储蓄,有的放低开户条件等等。在这种无序竞争下,企业有存款,就乘机向银行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在西方储蓄理论中,储蓄是未用于当期消费的那部分收入,其目的是为了应付未来消费或某些大宗支出;利息是对人们推迟当期消费的补偿;由于不同时期物价水平不同,利率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由此可见,收入、消费、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影响人们储蓄的基本因素,这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公认。 相似文献
13.
14.
15.
国债的本质是政府为筹集资金,以自身信用作为背书,向社会公众发放的一种债券,储蓄国债是一种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它仅面向个人投资者、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 ,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近年来我国储蓄国债销售状况不景气,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亟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化储蓄国债定价机制,来提高国债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选取利率市场中重要利率指标,通过PLS分析尝试建立解释模型,为储蓄国债定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告别短缺经济时代,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商品供过于求。曾经大力提倡的储蓄发展经理论被彻底放弃,启动市场需求、刺激消费为多方的倡导。经济界人士想尽办法欲让高的储蓄走出银行,然而物价持续走低的通缩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治。人们不安地看到居 相似文献
17.
18.
20.
一、八十年代储蓄存款增长趋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储蓄存款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至1989年底,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已达5147亿元,相当于1989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3%。整个八十年代储蓄存款增长了17.2倍,平均年增长速度达33.8%。在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三大存款中,储蓄存款已经超过财政性存款和企业存款而居首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