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我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实现国内产业的转移,是我国保持经济增长、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变化将深刻改变我国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路径。为消除国际需求急剧下滑而带给我国制造业的冲击,强调国内自身价值链和产业链构成,是我们未来可能的路径选择之一。推动国际国内产业有序转移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在于东中西部地区加强自身市场体系和制度环境建设,降低产业交易成本;其次,建立和巩固与东部相关产业的技术经济联系,力争形成完整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最后,以东部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产业主体为核心,推动以技术创新带动的功能升级和产业链升级,最终实现全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发展,我国东部产业升级和西部大开发形式下,如何更合理地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对于西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合理地承接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文章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变化,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变化思路,有效应对。 1、采取差别性的区域经济引导政策,加快制订区域发展规划 目前,中国东部地区已进入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应通过政策措施加快和鼓励东部地区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有效引导,一方面要抓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另一方面加强外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节能环保政策等的引导,发展先进制造业,避免走上传统增长方式和国际分工体系的老路。  相似文献   

4.
章琰天 《管理观察》2011,(28):30-30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协调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易平 《现代企业》2002,(8):22-23
一、西部大开发给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带来了机遇 1.可以促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适度集中.由于我国目前还远远未能实现工业化,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自然资源的优势依然很显著.而东部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镇住房、工业用地、水电煤气以及其它服务的价格都在上涨,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在提高.目前,东部地区一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把自己的产业链向中西部延伸,联合开发当地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东部一些大型企业也采取跨地区兼并的方式,收购一些西部企业,以实行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显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西移,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加速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6.
技术转移是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关键纽带。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考察国内技术转移、国际技术转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2007~2019年中国283个城市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转让详情数据,从国内、国际两个视角考察技术转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转移可以带动产业升级,国际技术转移对产业升级的正向作用大于国内技术转移。异质性检验表明,地理区位更具优势的城市、城市群范围内的城市更能发挥技术转移对产业升级的正向作用。地区促进效应分析表明,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加强创新积累可以促进国内技术转出、国际技术转入对产业升级的正向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可以促进国际技术转出对产业升级的正面效应。以上结论为新发展格局下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与加快产业升级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活动正由产业链整体性转移向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转变。与此同时,随着模块化合作型生产方式的盛行,传统的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内部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正逐渐向合作型跨国生产模式转变。这两种趋势相融合,促进了产业链分工的细化与社会分工的深化,推动了国际分工格局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加工贸易的本质和我国加工贸易特点,并在评价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应该是沿着全球产业价值链向上攀升,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企业研究报告》2005,(9):22-23
新经济条件下,全球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出现大调整,处在产业链低端的低附加值产业环节由产业起步早的发达国家向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转而控制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链高端。从而使产业发展超越国界、更具国际性。对于某一产业来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出现交叉,跨国企业在产业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出口加工区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已成为必然,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发展西部地区出口加工区对于引导出口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广西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但传统优势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广东省是毗邻广西的发达省份,部分传统产业快速发展,全国市场占有率居于前列。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广西与广东的优势产业发展状况,结合广西实际需求,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紧紧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从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向利用国内外资源、国内外市场的开放经济转变。30多年来,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全球产业分工中面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在未来发展中突破传统思维,寻求新的战略方向,以有效实现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13.
必胜 《企业世界》2006,(3):42-42
据深圳市贸工局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深圳加工贸易企业正在更深入地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产业分工格局开始从以加工装配为主的低附加值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中间产品生产和物流配送等高增值产业链环节延伸,为今后进一步优化升级打下了良好的产业体系基础。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的加快,中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文章结合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从东中部产业结构梯度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角度分析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同时指出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东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整合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扩张行为。本文结合产业转移追求的经济动因,对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现实可能性和甘肃在西部地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竞争地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甘肃地区在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处于弱势竞争地位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戴磊 《企业导报》2011,(21):108-110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重要标志,这一转移过程不但有利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而且能够有效拉动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全球产业转移的内在驱动力及发展历程,随后从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及经济增长潜力三个方面对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是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自身产业迭代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率先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使命。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高度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引领时代潮流的世界500强企业、多元化贸易伙伴和强大的国内市场,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面临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过快、高端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仍受制于人、受大国战略博弈和世纪疫情影响深远等问题和挑战。对此,应加快重塑基于城际分工协作的创新引领型产业生态,统筹推进产业转移、产业基础再造与产业链核心优势重构,更加注重在国际产业合作中提升产业链根植性和发展韧性,实施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多元化战略,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布局政策管理体系,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进程加快,广西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机遇,提高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整体竞争力,就迫切需要加强广西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香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深,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向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是东部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调整的重要措施。加工贸易产业是香港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约占香港贸易量的一半,港商在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超过4.5万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香港加工贸易产业向西部转移成为了必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要想打造成为中国的新一极,显然承接香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捷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为香港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创造良好环境,使它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报告有关"把握战略机遇期"的论述中,各地都注重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视为把握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机遇内容之一。诚然,随着国内外产业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产业布局的重新组合与国际产业的重新分工,无疑会催发与助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内移",这是全球产业结构整合重组之"惯性",这对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地区来说,无疑是机遇。正是有基于此,各地高调回应国内外产业转移,争先构建承接海内外产业转移的基地与载体,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