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驰明 《商业时代》2006,(33):20-21
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等新零售业态在我国城市零售市场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城市整体零售体系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借用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认为新零售业态和传统零售业态是两类不同的共生单元。共存于城市零售系统中,能否实现从被动共存甚至恶性竞争到共生共荣的关键是如何在都市中寻求到恰当的空间区位和共生模式,从竞争中产生新的、创造性的、互利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略论零售商对零售机构变革的把握杨丹妮零售机构是进行零售活动的工作单位。回顾零售商业发展史,其基本脉络从零售机构的发展变比中清晰可见。由最初的小摊小贩、走街串巷的货郎担,到筑店经营的小杂货铺、小专业商店、百货商店,到连锁商店、超级市场、折扣商店、邮寄商...  相似文献   

3.
有市场,就有零售商品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零售商品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有企业的下岗改制更是将零售商品经济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期间由于零售商品经济的难于管理,甚至影响市容,部分城市或地区实行了禁止措施。但是禁而不止,每当夜幕降临,零售商品经济在每个城市的很多角落,在城管不注意的街头巷尾都有其身影。  相似文献   

4.
说来惭愧,广州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在零售市场上却少有“巨鳄”,看不到哪家本土零售企业有着行业领导者的气质或魅力。到目前为止,除了家乐福、易初莲花、正大万客隆等入驻了广州市场外,无论是中国零售巨头还是国际零售巨头都没有“现身”广州,哪怕是被国家用行政手段入选进入“零售国家队”的广东物资集团,在广大消费者的心中,知者寥寥。这是广州零售市场的悲哀!  相似文献   

5.
蒋孙明 《海峡经贸》2001,(12):27-29
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是相当谨慎,并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式。1992年我国决定开放商业零售领域,只允许外商在11个城市试办一至两个合资零售企业,规定了不得经营批发业务等比较苛刻的限制条件。到1997年8月止,全国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外合资大型零售企业只有18家。但随着中国入世进程加快,我国出台了一些新政策,这些新政策极大地促进外资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到2000年来,共有305家零售企业在中国营业,外资企业的全部零售额达到了526亿元。外商进入中国零售业的特点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零售行业面向外资开放的力度慢慢加大,国内的零售企业在迅速的扩张着,同时也不断有大量的厂商,批发商参与发展,成为零售行业的供应商。在与零售行业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双方的利益问题,不断有一些事情发生,从而影响到双方面的合作和发展,这些问题归结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下发生:  相似文献   

7.
赵萍 《财贸经济》1997,(6):56-59
大型国有零售商业的困境与出路赵萍一、大型国有零售商业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大型国有零售商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1991年我国年销售额1.2亿元以上的大型零售企业只有94家,1992年增长到150家,1993年几乎又翻了一番,达291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零售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零售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将降低成本的焦点集中到了商品库存管理上。科学的商品库存管理可使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如何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当前我国零售企业的工作重心,搞好商品库存管理无疑是其关键所在。我结合所学的贸易知识和在企业的实践,对零售企业就供应链环境下商品库存管理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双进  高贵如 《商业时代》2006,(24):13-14,22
本文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国家图书馆中文文献数据总库”作为数据源,以1981年到2005年期间发表的有关零售学术研究的成果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零售学术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描述与分析,并提出了推动零售学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零售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不论是中小零售企业还是零售业巨头,超市百货还是各类专业连锁,从实体零售业到虚拟的网络零售,一言蔽之,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回顾2010年国家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整个中国零售行业的积极向上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的零售企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家乐福、华堂、万客隆这些国外大型零售商纷纷到中国市场抢滩,说明中国零售市场不仅没有饱和,反而有着更大的拓展空间。从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数量上来分析,目前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合资零售企业只有20家,加上各地自行批准的277家,总数不到300家,还不到内资企业的千分之一。从销售额来看,最近两年  相似文献   

12.
在骗人的花样不断翻新,消费的忠诚度不断下降,整个社会陷入诚信危机,零售形象正在经受最严峻的考验的时刻,我们该如何如何重新赢得顾客?作者的回答是:零售人与整个零售行业要回归到人性,关键的是要多做顾客需要与期盼的事情。向顾客提供:安全的食品,诚实的服务,实用,便利与实惠的服务,这才是零售的本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登上国际市场的舞台,而部分外资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从而给企业之间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进入到我国的市场中来,其所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而且还具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企业业务的各个环节都得以有效的渗透,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快速发展。这是我国商业零售企业需要充分借鉴的地方。文中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对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柏龑 《糖烟酒周刊》2006,(35):60-61
近年来,中国零售终端发展越来越快,各大系统纷纷跑马圈地,目前已经圈到了三四级市场,现代零售渠道在企业中的销售比例日趋上升,众多大企业已经逐步将各大零售系统收归自营,而中小企业因为运作现代零售系统巨大的费用投入而不得不借取经销商的渠道运作现代零售渠道,通过经销商的客情关系低成本进入卖场。企业与经销商合作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由经销商负责各种费用谈判,但费用直接由企业支付给卖场;另一种是由经销商先行垫付各种费用,厂家按合同约定定期予以核销。  相似文献   

15.
提及超市,家乐福、沃尔玛首先会浮现在消费者脑海中,相比之下,法国零售巨头欧尚却没有这般家喻户晓。而2011年7月欧尚与大润发合并为高鑫零售在香港上市一事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高鑫零售首席执行长、欧尚亚洲区总裁梅思勰于9月20日举行的欧尚中国第二届供应商大会上表示,欧尚年采购额达到100亿元。在与大润发捆绑上市后,欧尚将与大润发联合采购,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零售行业,绝对称的上是“烽火乱世”。从年初的“雪灾”造成的运输瘫痪,到年底的经济危机席卷而来,几乎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特别的事件成为焦点。令众多零售企业目不暇接,短时间内束手无策,有跟风吹火的,有四顾茫然的,有呐喊助威的,有趁火打劫的,当真是万千众生相,也不过如此。国内零售企业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考验,而那些来宾——外资企业也不例外,比如家乐福,  相似文献   

17.
朱桦 《江苏商论》2008,(3):14-17
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零售大店政策反映了日本零售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即从限制零售业竞争到鼓励零售业竞争,从限制外资进入零售业到渐进开放零售市场,从单纯控制零售营业面积到全方位考虑零售大店与城市功能、社区环境、综合交通和环境保护综合关系。因此,日本零售大店政策的变化不仅仅是法律政策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日本零售业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的发展过程。研究和了解日本零售大店政策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容,对促进我国零售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政府产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屈臣氏看专业店的自有品牌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零售企业实力的逐步强大,国内外众多零售企业先后进行自有品牌经营,但是不同的零售业态具有不同的经营特点,结合具体业态特点实行自有品牌经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专业店是指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或几类带有联带关系商品的商店,商品或服务经营狭窄但具有一定深度,专业店实施自有品牌策略具有天然的优势和业态特点,探讨其经营模式能为其他类型的零售企业进行自有品牌经营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本文从零售商自有品牌经营模式的整体系统出发,以“屈臣氏个人护理店”这一历史悠久的自有品牌专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专业店这一零售业态的自有品牌经营模式,如何从品牌定位到策略制订,到生产方式选择,最后到市场营销组合,从而构建差异化的自有品牌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入分析了国际零售巨头家得宝的零售战略,从其血橙文化到向小城镇扩张;从高档Expo店到全球扩张的新家得宝,每一步都证明其零售战略在变化中创造出的奇迹,由此给我国零售界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商界》2005,(3):i014-i015
2004年12月11日.随着入世3周年的到来,中国从这一天起开放了成品油零售市场。外资石油企业可以独资在中国进行成品油零售,这也意味着。至今只被允许进入下游零售终端的民营企业的油源。将更难得到保证。民营石油企业到了寻求出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