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沉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才 《上海经济》2006,(1):83-85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案例四起——诱人的条件.阔绰的收购报价。重量级的收购目标……这一连串的“大动作”似乎给海外收购打开了一条铺满鲜花的大道。然而.回顾这些并购活动,人们是否看到了鲜花背后的陷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资》2007,(7):88-96
在怀揣着"世界梦"的联想和阿里巴巴整合之路上,仍然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只有当它们能够驾驭游戏规则的时候,才能成熟。毕竟,全球化没有一蹴而就的技巧,而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过程。全球化警醒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个异常缺失的部分,即品牌信仰建设。也就是企业核心价值、员工行为价值、品牌价值和客户价值的统一性。消费者不只是简单地购买产品,同时也在选择一种观念和态度。而公司越是能够将其理念和宗旨进行宣传和散播,公司就会变得越强大。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6,(30):29-30
中国龙让许多人喘不过气。每当中国人试图收购一家欧美企业的时候,“黄祸”就会被提出来。然而,近日的一则消息再一次证明,这条龙实际上没有喷出任何火焰。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正在开始学着不买“垃圾货”,学习国际市场的对话规则,同时始理性地思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收购空间和机遇,总结并购过程中的种种教训和错误。  相似文献   

5.
涂东晓 《新财经》2005,(1):36-40
与联想同行,这一支血气方刚的中国国际化急行军已经具有了壮观阵容,包括:TCL 、上海汽车、京东方、盛大网络、格林柯尔、浙江华立……这个优秀的企业群体有鲜明的特点:并购对象均为跨国公司;主要指向是获取技术,而不是资源这一轮海外并购浪潮,虽然表面上是跨国公司的强大压力所致,但也隐含着一个重要的背景: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正在改变全球经济活动的力量对比。按照某种经济指标,到2015 年,中国的实际产出可能占到世界的20%左右。中国公司向跨国公司的迅速跃升,正是这一经济背景的重要注脚  相似文献   

6.
最近,随着金融危机触底,中国企业到海外收购的热潮又悄然升级。汤森路透集团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6%,并购收益下降了60%,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今年海外收购总额同比增加40%.涉及金额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正在开始学着不买垃圾货,学习国际市场的对话规则,同时始理性地思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收购空间和机遇,总结并购过程中的种种教训和错误。  相似文献   

8.
李春林 《中国经贸》2013,(10):22-22
近几年,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国外技术与资源,以及消化我国不断上升的外汇储备。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外国法律、法规的限制;缺乏专业人才;融资困难;并购后整合不理想;以及我国国内对企业海外并购还没有系统的法律支持与制度保障等。最后,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谷维 《中亚信息》2007,(2):45-46
2006年俄罗斯的一些企业通过兼并首次跻身全球同行业领先行列。据俄罗斯有关部门资料,2006年前  相似文献   

10.
联想收购IBM公司全球PC业务,仅仅是即将到来的中国企业并购外国公司浪潮中到目前为止数额最大的一场交易。  相似文献   

11.
驾驭和管控一个各方面都不逊于自己的海外企业是一大挑战。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余威的消解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海外企业并购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近年来也总会有一些海外投资银行或管理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频频穿梭于各大企业领导的办公室,向他们推介海外企业,并从中穿针引线。对中国企业来说,海外并购是企业能否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标志,但也对企业提出了诸多挑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大公司海外并购的公开资料中,人们会发现谈资源占有量的多,谈收益的少,“海外并购收益”甚至已经成了业内“忌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的经济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中国的企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不失机会地"走出去"。然而,由于中国的跨国经营起步较晚,企业对自身的认识不足,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就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企业文体、区位、目标选择、品牌、文化几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海外并购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2012,(9):9-9
《日本经济新闻》日前报道,据日本知名的企业并购咨询公司Recof统计,2011年日本企业海外并购总额达73264亿日元,同比增长将近1倍;海外并购件数达474件,同比增长23%,海外并购的金额和件数均创历史新高。雷曼冲击后,日本企业的手头资金日渐充盈,加上史无前例的日元升值降低了并购成本,日本企业海外并购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5.
武大洲 《中国经贸》2008,(15):30-30
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境收购交易金额已达411亿美元,为去年同期水平的4倍以上,这主要得益于在资源行业所进行的收购。  相似文献   

16.
张波 《上海国资》2005,(8):38-41
“企业先要苦练内功.加快转制。然后再去比武打擂台”关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带来的震撼,美国某媒体如是形容: “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国的形象从遥远的投资天堂变成了气势汹汹飞来的龙。”不过这次,中海油却没有得手。但无论如何,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中国国有企业已成为全球兼并市场不可忽视的角色。“走向世界是中国国企发展的必然之路。当然成长的烦恼是免不了的。”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上海交大徐东根教授向《上海国资》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乐观地指出,边做边学,中  相似文献   

17.
乌村 《新财经》2006,(2):70-73
从行业利益分配看,中国企业本身的处境就很艰难,如果再一厢情愿地做起了跨国公司的“清道夫”,就算态度很积极,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重新审视世事难料,2004年搞得沸沸扬扬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经2005年一年的消化和实践检验,多数案例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教训最深痛的,当属海外并购急先锋TCL。TCL两次海外并购,把集团带进了巨亏的泥潭。2005年前三个季度,TCL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5.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1.57%,但净亏损11.39亿元人民币。TCL与法国汤姆逊在彩电业务的合资公司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以及与阿尔卡特公司合资的TCL阿尔卡特移动电话有限公司——前者为集团带来17.85%的亏损,后者加上TCL移动在国内市场的迅速下滑,要  相似文献   

18.
“走出去”的海外战略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但从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看,有些企业的并购之路走得比较顺利也比较成功,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因此陷入海外并购的陷阱中。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6,(43):32-33
【德国《经济周刊》10月19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但是并非都像人们所期待的那么顺利。  相似文献   

20.
“走出去”的海外战略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但从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看,有些企业的并购之路走得比较顺利也比较成功,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因此陷入海外并购的陷阱中。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