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俊 《新疆金融》2006,(9):53-54
自1996年新疆寿险业引入“个人代理人销售机制”后,个险业务对新疆寿险业整体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攀升,银行邮政代理业务随后也异军突起,而传统团体保险业务却显得发展乏力、没有后劲,大多数人对团险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团体保险在新疆寿险市场的保费占比从1996年的91.39%降至2  相似文献   

2.
当前制约团体寿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体保险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是国内保险业的主要业务形式。自从寿险业引进代理人制度后,个人寿险业务获得了公认的、长足的发展,相比而言团体保险不仅增长速度落后于个险,总量规模更是远小于个险。根据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了解,其中制约团险发展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1992年9月,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成立不仅带来了寿险营销个人代理制度,也拉开了中国寿险业飞速发展的序幕。当传统代理人经营的痛点已然成为数字化经营起点时,面对下一个30年,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各家寿险公司该何去何从?一、数字化个险销售活动量管理的起源(一)个险销售活动量管理成为个险营销的痛点2020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时提到: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保险专业代理法人机构1779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3.2万家,网点22万个,个人保险代理人900万人。  相似文献   

4.
许闲  罗婧文  魏洁 《保险研究》2023,(2):34-44+89
保险代理人作为直接触达消费者的核心节点,是寿险业长期倚重的核心渠道。随着中国寿险业由高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代理人队伍粗放管理模式与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错配愈加凸显。决定和影响寿险业保险代理人现状与问题的底层逻辑是不同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基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基本法)。基本法改革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代理人培育和管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以适应新时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选取27家代表性保险机构37版基本法样本,采用横纵向文本分析方法,从截面和时变维度探讨了基本法特征与发展规律,并解构了基本法产品营销与团队管理的二元核心,进而从金字塔团队架构、留存率较低、管理成本与隐性门槛四个方面解释了当前保险代理人管理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为新时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法改革路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上海寿险个人代理人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兴 《上海金融》2002,(2):50-52
寿险代理人制度的引进,打破了我国寿险业传统的营销体制和财税体制,提高了市民的寿险意识,极大地推动了寿险业的发展。然而,随着代理人队伍的迅速膨胀,部分保险公司重业务轻管理,代理人受利益驱动,有关代理人违纪违规、误导投保的投诉日益增多。如不采取切实措施予以扭转,就会阻碍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肯定了寿险代理人对促进寿险业发展的历史作用的同时,也从制度、管理上深刻剖析了代理人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根据笔者的监管实践,全面提出了发展代理人队伍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引入寿险营销体制以来,促进了寿险业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和保险市场的日益开放,保险代理人行业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道德问题,制约寿险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对保险代理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保险代理人的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资寿险公司团险业务拓展空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寿险业的不 断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团险业务正在面临着一场变革,经受着市场严峻的考验。笔者对上海寿险市场团险业务发展情况作了一些调研,试图对中资寿险公司团险业务拓展的空间作一些思考。 一、市场与业务 上海寿险市场团险业务概况 上海是我国民族保  相似文献   

8.
浅析个人代理人道德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险营销引入我国已有10年的历史,全国近120万的个人代理人为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个人代理人中也愈  相似文献   

9.
郭子初 《中国金融家》2011,(11):120-122
在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2011年被认为是保险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伴随个险新单保费增速持续下滑。寿险业保费增长预势已现。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一次论坛上表示:“寿险业务增长明显放缓,且少数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显著下降,寿险业的发展将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寿险业已经步入低增长固期似平成为市场的共识,那么,未来寿险业将如何突围,重新回归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黄椿 《福建金融》2009,(2):16-19
个人代理人制度是中国寿险业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销售制度之一。本文在对寿险公司个人代理人现行激励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激励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期对寿险公司完善个人代理人激励制度、加强个人代理人管理、促进寿险业务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开门红,红一年,无论世事怎样变化,这仍然是目前中国寿险业,尤其是代理人渠道最朴素的信仰之一.眼下对于各家保险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销售开门红产品.启动大会的召开,无疑可以鼓舞大家的士气,在宣导新产品项目推动方案后,各机构负责人会争先恐后地对即刻销售的新产品进行自愿认购,随后个险、银保、收展等渠道的精英们与大家分享心得,全力以赴投入到开门红各项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自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率先在我国引入个人代理展业方式后,我国的人寿保险市场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保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引进和发展是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接轨、并寻求自身发展的产物。其独特的销售、管理方式对国内寿险市场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国内各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大都引进和采用了这种销售方法。目前,我国个人代理人已达 40万人,成为我国寿险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从个人代理人制度实行的情况看,还存在诸如误导欺骗客户、贪污挪用保险费等问题,由此引发保险公司与…  相似文献   

13.
寿险公司个人代理佣金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仙萍 《上海保险》2009,(5):57-58,62
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率先引入个人代理展业方式后,国内各寿险公司大都引进和采用集中前几年佣金支付方式,首年佣金超出其余年度佣金总和的代理人制度。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引入,对促进我国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国民的保险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寿险个人代理人佣金制度前期的高佣金,在极大地调动个人代理人展业积极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寿险行销渠道的结构失衡、不规范和个人代理人的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寿险业发展趋缓甚至负增长.部分公司的保险业务与客户投诉和退保率同时出现增长势头,使保险公司的信誉危机日趋严重.学习国外成熟的寿险市场行销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规范和完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自从我国恢复人身保险业务以来,特别是1992年引入个人代理人这一行销方式并成为国内寿险营销的主要渠道以来,寿险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目前的寿险营销已经  相似文献   

16.
凌振麒 《中国保险》2023,(12):11-14
<正>个险渠道一直在我国保险业销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人海战术”的逐渐失效和数字经济时代下网销渠道的挤占使得近年来个险渠道持续走下坡路,个险渠道急需适应时代的革新。然而,数字技术也为个险渠道带来了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并建立智能终身互动的新机遇。建立以代理人为核心的数字化增强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叠加“公域+私域”互动系统并重构报酬方式,或许在抓住机遇的同时,还能解决代理人团队水平较低、渠道冲突的问题,使得个险渠道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徐水俊 《中国金融》2005,(17):54-55
2004年,多年高速成长的中国寿险业增长变缓。在北京,上海,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7.61%和0.51%。另一方面,寿险业代理人人数从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140多万人的水平上,没有什么增加。  相似文献   

18.
刘子操 《上海保险》2009,(10):17-20
自1982年国内寿险业务恢复开办以来,伴随着寿险业的飞速发展,寿险营销模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相继出现业务员营销、代理人营销、个人理财顾问营销、营销员底薪制营销、职员制营销、职员制顾问营销、专业双轨制顾问营销等模式,寿险营销模式的发展变化,折射着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变化,也体现着近30年来保险业发展的成果。因此。认真地梳理寿险营销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客观地评价寿险营销模式的优劣,科学地设定寿险营销模式的改革取向,是对过去寿险实践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寿险业发展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对商业寿险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这一特定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和商业寿险业发展的情况,然后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回归结果的研究,得出了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对我国商业寿险业同时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的结论,修正了瑞士再保险公司研究部门的中国寿险业发展与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不相关的论断。  相似文献   

20.
从保险理论上说,保险个人代理人是指受保险人委托销售保险产品,并收取佣金的自然人。1992年,美国友邦上海分公司成立,在国内率先引入保险个人代理人制度。我们说,制度的关键功能是增进秩序。在这种制度设计下,我国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对我国国民的保险意识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要看到个人代理人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个人代理人为追求销售业绩和自身利益,夸大保险的作用,挪用侵占客户保费,与客户内外勾结欺骗赔款的事屡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保险个人代理人自身的形象,严重地是由于我国国民对保险行业本来就不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