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发展迅猛,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但到了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世界经济,随着危机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多数消费大国的经济进入了二战以来的最长的衰退期,企业破产、大量失业人员出现以  相似文献   

2.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尽管危机以来,美国的储蓄、消费比例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拉动消费的趋势不会改变,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中国扩大出口仍是有机遇的。  相似文献   

3.
2008年3季度美国经济萎缩0.5%,是2002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也是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第二次出现季度性收缩。3季度美国私人消费大幅收缩3.8%,是1992年以来的首次季度性收缩,收缩幅度大于1990-1991年的季度性收缩。私人消费占美国经济的70%以上,私人消费收缩是导致美国经济收缩的主要原因;同时,外贸对经济拉动作用减弱,投资仍在继续收缩。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外需、资本流动、资产负债表、金融市场、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汇率及货币政策等渠道传递到中国。中国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产生诱因的教训,从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贸易调整、稳定投资增长和支持消费等几方面着手应对危机影响。同时,应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和全世界共同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弱化、遏止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次贷危机中的中国外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自晨 《大经贸》2008,(3):18-20
1月出口明显放缓 缘于去年4月开始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美国和世界经济上半年将继续走低。美国消费部门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出现严重下滑,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的经济衰退导致的消费疲软必然影响到中国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间接影响的路径、冲击程度,得出结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间接渠道产生,这种间接影响具有很强的滞后性;从影响程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持续的。为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有力稳定,我国政府必须把着眼点放在稳定投资增速、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上,同时还要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积极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7.
正一、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的高杠杆率2008年危机前,美国家庭、政府和金融部门均陷入过度负债之中,美国经济的高杠杆率主要体现在居民、政府和金融部门。(一)家庭部门的高杠杆次贷危机爆发前的10年多,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上升。消费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67%左右开始持续攀升,到2007年达到72%。伴随高消费的是美国居民负债不断增加。2001年以来,美国  相似文献   

8.
中美消费模式成因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失衡矛盾的总爆发,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中国等亚洲国家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贸易收支盈余和美国的贸易收支赤字正是中国高储蓄和美国高消费的外在表现。本文分析了中美两种消费模式的成因,并对后危机时期两种消费模式的转变进行了探讨。金融危机警示人们,中国需要扬长避短,在中美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模式之间寻求平衡点,着力于拉动内需,同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珍德 《农机市场》2008,(12):34-3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海啸已经波及到全球的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多数行业也因此受到拖累。由于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大大放缓,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效益下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进而制约了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0.
李稻葵 《新财富》2010,(6):38-39
中国经济泡沫论的观点完全站不住脚。欧债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前景,我们的政策不应受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不该有神经质的高频颤动。未来十年,中国将经历一场内需不断上升、对外依赖度相对下降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消费升级以及绿色产能革命将支撑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十年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健康的十年,中国很有可能在2020年经济总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今天必须坚定不移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杨磊 《市场周刊》2008,(11):38-42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出台了各种措施力图使金融体系恢复正常运转。但华尔街的这场风暴丝毫没有结束的迹象。在这个危机不断深化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府抛出了一个自20年代大危机以来的空前救市计划。这份总量超过一万多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不仅计划救赎美国经济,也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推向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2.
2008—2009: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经济增长周期,认为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第五个周期。文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并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世界经济危机,全球经济滑落,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重点。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的分析,对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重点的观点进行梳理,并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营造好的消费环境,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解决好三农问题等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带来了森森寒意。这次在美国引爆并迅速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也是全球性的消费危机。它源起于过度消费,次贷危机正是过度消费的表象;由于危机迅速蔓延,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更使危机雪上加霜。而与消费密切相连的零售企业,受危机影响甚深,不同企业在不利的经济环境和消费环境下各显其能,纷纷施展解数,谋求“过冬”良策。其发展策略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迅速扩大,已经由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美国经济进一步衰退的可能性加大。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样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拖累,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冲击。本文在介绍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过程后,分析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振兴产业,更要从标本兼治上启动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金融危机的冲击进一步说明了消费是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危机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从美国扩散到全球各个经济体.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放缓 (一)二季度以来,各主要经济体复苏减速 2010年初,受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等政策效果集中显现,商业和消费信心得到恢复,同时库存周期由“去库存”到“补库存”的转变为工业经济注入活力,以及全球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带动,全球经济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但受制于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和财政压力、美国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缺乏及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今年第二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较一季度放缓,显示出复苏放缓的迹象和信号。  相似文献   

18.
李嘉玉 《市场周刊》2009,(4):111-11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的经济问题由来已久,自去年10月爆发最初的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演变为年初的经济危机。如今,再进一步,到第二季开始,已经公开说是经济大萧条了。经济萧条对美国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场恶梦。也许,过去的几十年经济繁荣的好风光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经济状况才是必需面对的现实:由于半个多世纪世界上没有大的战争,也就没有邪恶的军火消费,中国、印度近年经济大发展,也有些失去平衡,也需要休息一下。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对危机的认识从不够重视到足够重视甚至过度重视.同样我国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出台了相应的经济刺激计划.但从公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过度偏重于用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却对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忽视.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刺激计划、现阶段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刺激计划有所忽视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漫延,不仅影响到美国经济,而且扩大到欧洲及世界各国。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美国金融危机必然影响到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的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