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精英拼的是:谁睡得少,谁起得早,谁的运动更苦逼。这年头,不健身都不好意思被人叫"精英"(虽然被社会公认为精英的人大概只在十万分之一,但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都自认为是精英)。在江山一派红火正能量的时候,君不见微博、微信上那些低调的炫耀帖:"Nike+显示我刚刚跑了10.3公里",或者更"低调"者用AutoNavi标出三亚某五星酒店周边慢跑路线图:"刚刚沿此路线跑了6.8公里"。真是不  相似文献   

2.
《财富》(Fortune)杂志最早于1966年开始和沃伦·巴菲特打交道。当时笔者正在写一篇关于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的投资文章。那时琼斯还没什么名气,但即将由于这篇文章而名满天下。琼斯正在经营被称为"对冲基金"的业务,《财富》杂志对这一业务以及琼斯如何经营这项业务的描述揭开了对冲基金业的一个小繁荣期。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提到了巴菲特的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差不多是琼斯基金的竞争对手。让我惭愧至今的是,我把巴菲特(Buffett)的名字拼错了,少了一个"t"。  相似文献   

3.
卫思梵,观致汽车精英领导团队的重要成员,多年麦肯锡咨询顾问公司工作的经验让他对中国和欧洲市场十分了解,在整个专访中,也都能明显感受到这位"中国通"对自家产品的自信,"观致车型是在充分的消费者调查基础上设计制造出来的,所以我对产品的竞争力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4.
<正> 一个端正销售助理在营销系统里面是一个最没有成就感的角色。因此,平常的工作心态、敬业精神以及工作韧性显得尤其重要。笔者曾经关注过一些人对这个职位的感受,大部分人都很容易产生"厌倦感"。人都是有喜怒哀乐的。可是做这个工作刚好相反,你决不能把"喜怒哀乐"表现在工作当中。为什么说没有喜7公司有业绩了,营销总监可以喜,那是觉得自己领导有方;业务人员可以喜,那是觉得自己业务能力强,是公司的业务精英。营销助理在  相似文献   

5.
牛文文 《创业家》2013,(9):82-83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之难,阿里拆分为25个面向垂直业务领域及基础能力的事业部。变革是怎么发生的?为何会发生?小公司能从大公司身上学到什么?除了奋斗精神的共振外,我认为,还能学到价值观的重要性。马云在演讲中经常提及价值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中国的创业者都有一个做生意的平台";他对内讲"我们有政委体系,有阿里大学,有价值观打分"。那时候,马云的演讲被当做励志故事,没人能从中看出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6.
二十多年走过来,我深刻地明白,要实现多个目标真的不易。如果不是精英组织,一定无法成功。所以,复星从来都是要打造一个精英组织。复星眼中精英的标准,可以用"0.01"来概括,即:我们需要找到那些能够比最快的人还要快0.01的人;我们希望找到那些比别人在学习上更强0.01的人;我们更愿意雇佣那些能够比别人多积累0.01的人。  相似文献   

7.
王石 《创业家》2009,(11):16-17
要想把公司成功地交出去,就先得把那些职业经理人不可能搞定的"雷"处理掉首先,我不是很赞同你提问的表述。如果如你所述,所谓的创业者就是给些股权来扮演你之前的角色,这其实没有抓住问题的要点。现在,不管是你接着做,还是让儿子、职业经理人接班都不能算做创业了,你不能创到60岁还创业啊。  相似文献   

8.
准备辞职     
<正> 李聪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员,他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你对公司业务完全清楚吗?对他们做市场的窍门都搞懂了吗?"他的朋友反问。"没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把公司的业务技巧、市场运营管理搞通,然后辞职不干。"朋友说:"你把公司当成免费学习的地方,一切都学会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有收获又出了气吗?"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营销已经二十多年了,但越干却越觉得自己不懂营销了,我做过跨国企业的CMO,也看了很多营销著作,比如菲利普·科特勒和奥美的一些书,到今天却发现那些理论全都是证伪的,全球最知名的公司好像都不是基于那些理念,似是而非。这是从旧营销时代向新营销时代过渡让我感到彷徨的原因。现在的手机行业同样让我彷徨。手机行业竞争非常惨烈、残酷,中国一年卖四五亿台手机,基本上大的玩家都在玩,整个行业一片红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场》2012,(21):52-55,7
<正>高敏,未到而立之年,已是汉帛集团掌门人,对外界给她冠上富二代称号,感到有些无辜。她说,"我只是半个富二代,另一半的角色是创业者。"尽管企业传承是个普遍性难题,但总有人能把它处理得得心应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那些成功进行企业传承的案例中,我们读到的不只是一个个故事,更是一种传承智慧,以及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威尼·奥特洛是美国一名管理咨询专家。在20世纪80年代,他曾经是一家猎头公司的老板,专门为那些工程师和程序员寻找更适合他们的位置。他说:“如果一家公司想让我为它找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程序员,我自信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办到。人性都有弱点,我的经验可以帮助我更快地找到你需要的人才,并把它‘猎’走”。现在,从事“猎才”工作多年的奥  相似文献   

12.
首先,让我衷心地感谢《国际贸易》杂志编辑部给我这样一次机会,使我能够把本公司的业务情况介绍给中国有关的领导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同时,值此我在华工作十周年之际,向中国人民致以亲切的敬意,祝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取得园满成功,祝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合作不断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3.
阿里、腾讯、百度三巨头的移动互联战争已经延伸到物流、金融等领域,其触角所及之处已经让传统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等相关行业"大佬"感到不寒而栗并逐渐开始觉醒反击联网市场风云变幻,战争永远是主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面临的转型压力日增。入口的争夺、业务的增加、版图的扩张,让几大互联网巨头之间进入了全方位竞争时代。百度控制流量,阿里巴巴把持交易,  相似文献   

14.
宗庆后语录"营销,就是解决好买与卖的关系,让顾客愿意买,让商家愿意卖,就这么简单。""外资也是纸老虎,他们对中国市场不了解,水土不服。他们不可能比我更了解中国的市场。""我最讨厌那些企业,在银行贷了大量的款,企业本身没效益,还捐款做慈善事业,实际上你是拿了老百姓的钱炒作你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5.
企业购并目标选择 为了实现协同的价值,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各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越大,其核心能力的运用效率就越高,因此企业购并应着眼于相关业务和能力领域。对于被收购的那些与核心业务无关的企业,这些公司大多数不能很好地整合,在收购5年之后,70%以上的公司又把这些不相关的公司重新剥离了出去。在购并对象的选择上应遵循相关性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电商的重要性在如今已毋庸多言,问题是如何让你的电商策略更精准、更高效地满足公司业务的发展需求?如果你只是把电商看作是公司拓展业务的新渠道甚至只是消化库存,如果你的电商策略还停留在"购买流量、参加平台活动、组织各种花样的组合促销"的初级阶段,你会发现电商业绩增长的营销成本越来越高,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随着电商红利逐渐削弱,你需要重新思考电商在公司整体业务增长策略里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就现在。  相似文献   

17.
《商界》2007,(3)
做这样的梦,我不是担心过于荒诞,而是怕过于保守。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我在深山老林里建立我的“公司”,一边种菜休息,一边联系我在各地的业务。最低级的员工,让他们住在首都忍受空气污染;而高级员工都分布在山中与湖畔。我的“公司”就叫作某某年第二期杂志有限公司,因为它们只需要完成一项工作就可以解  相似文献   

18.
<正>好项目不光自己赚钱还要帮助他人赚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杆南东街8号的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科技富民,近几年来大力推广废水提银技术,在这里学习过的小本投资者把这项技术带到全国各地,有的还把废水提银业务开展到了国外,让一大批人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同时也节约了能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前些年,如果有人说能从那些或是黑乎乎或是紫红色的废水里提出银子,一定会有人说这是痴人说梦,是想赚钱想疯了。如今,爱迪科技公司的张晓雨让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用技术回报社会,是爱迪科技多年来奉行的宗旨。公司总经理张  相似文献   

19.
龚学勇 《商界》2015,(4):126-127
在互联网世界,消费能力高的精英用户不一定是主力消费群,反倒是中低端收入人群。习惯通过1元、10元的多次消费,暂时脱离沉闷的生活,聚少成多,在中国商业市场向来奏效。而寻找大多数的搜巴,正通过"两股力",让自己站在寻找"大多数"的路上。中国的互联网是一个割裂的世界,不均匀地分布着不同的用户。有最有消费能力的精英,他们讨论最前沿的商业模式,努力向硅谷精英看齐,但习  相似文献   

20.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陶华碧把公司的管理人员轮流派往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开放城市,让他们去考察市场,到一些知名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派出去的管理人员陆续回来后,很快就使公司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管理的道路。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国著名辣椒制品品牌创始人"老干妈"陶华碧表示:"‘老干妈’3年缴税8个亿,实现31亿元人民币的产值,带动两百万农民的致富,我还是按照我的知识来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