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收入的增加,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也只有财政收入的增加,才能为发展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下面仅就乡镇如何扩大财政财源,发展农村经济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仅供同行们探讨。一、要扩大乡镇财政财源,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财政具有分配、调节和监督的职能。乡镇一级财政也要由单纯的管理型财政变为经营管理型财政;由输血型财政变为造血型财政,实行综合开发财源,跨行业、跨资金性质理财,在生财、聚财、理财、用财四个环节上全面下功夫,狠抓增收节支。这样,才能使财政在聚财、用财两个大方面都能发挥作用,使财政真正起到带替国家全面管理资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财政地域差异情况预判“后土地财政时期”负效应,构建有效过渡政策方案。研究方法: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定性分析与逻辑演绎结合方法。研究结果: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9—2000年土地财政情况划分为4种集群类型:发展阶段、旺盛阶段、中期阶段、淡出阶段。从国家土地资源瓶颈约束、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导致的土地财政不可持续等方面阐释“后土地财政时期”具体涵义,这一时期各地域后续负效应包括: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不能再持续提供资源与资金支持、由路径依赖导致的土地违法、对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及粮食安全保障的破坏、以风险与破坏式行为获取财政增收。研究结论:各地域在实现城市化过程中还需在不同程度上继续发挥土地财政正向历史功效,针对不同地域土地财政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后土地财政时期”负效应特征,提出过渡转型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剖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竞争的网络演化特征,并揭示其空间网络形成机理。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QAP模型。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存在多线程竞争模式,形成了复杂空间网络,且该网络呈现小世界性、等级度松散、多重叠加等特性;土地财政竞争网络具有多维空间集聚模式,且从土地财政传导路径看,主要体现在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溢出;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化率、资源禀赋等变量的省际差异以及地理距离在土地财政空间网络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论:各省份及聚类板块在土地财政竞争网络中扮演角色各异,土地财政治理应同时注重"因地施策"与"区域联动"。  相似文献   

4.
省储备粮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了本地区粮食市场的平衡而建立的粮食储备。当前,省专储粮费息补贴,由财政拨到企业,再由企业归还银行贷款利息。在利息计算上,由于财政与银行口径不一致,存在计息利差,致使承储企业的利息支出与实际补贴不一致。一、财政与银行的利息计算公式1.财政计息公式贷款月利息=贷款额×月利率2.银行计息公式贷款月利息=贷款额×每月实际天数×日利率二、财政与银行的计息利差为了说明上述计息公式不一致存在的利差,下面以我库省专储粮贷款2450万元为例,计算年应付利息。1.按财政口径计算年应付…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财政投资监督体系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对农业财政投资的监督体系主要由财政部门监督和审计部门监督为主,以人民代表大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政府部门的监督为辅.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对农业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批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安排农业财政投资资金的建设项目和重大项目,指导和监督农业财政投资资金的使用方向;政府部门享有对所属财政部门及下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权.但这些部门的监督只是从宏观上对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入使用及违法情况进行管理,难以发现问题,所以主要还是依靠财政部门及审计部门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地方土地利益格局虽已在逐渐变革,但在财税改革、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等制度尚未落地的情况下,地方土地财政依赖依然难以避免引言2022年,稳增长作为重要的宏观政策主线之一,由财政担大梁、货币与之配合。但是,在局部疫情扰动、地产超预期低迷等因素影响下,财政收支不平衡加剧、地方财政困境凸显。其中,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顶梁柱”,恶化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来自财政部的最新消息,我国将逐步取消财政周转金,力争三年时间完成。财政部负责人说,从现在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财政周转金一律实行只收不贷,回收的财政周转金一律由财政统一安排使用,重点用于弥补赤字、解决财政挂账、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和扶贫方面。财政周转金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周转金是由政府依据“拾遗补缺、保本微利、注重社会效益”的原则设立,用以扶持应当发展但缺少资金支持的事业。在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业较为发达的情况下,继续设立财政周转金已无必要。这位负责人表示,取消财政周转金主要是整顿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的度量及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1995~2009年中国财政支农投入数据,测度和勾勒出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中国财政支农投入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并运用相关指标对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力度的地区差距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省级空间单元上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变化的区域构成以及区域间和区域内差距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东中西三大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在区域分布上明显呈东高中低的基本格局,中部地区财政支农投入规模最小、力度最弱;区域内差距是形成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而区域内差距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内部省份之间差距引起的。因此,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应着力于缩小东部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同时加强对中部地区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9.
<正>"十二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规模五年累计达到6.67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7倍,年均增长14.8%。在持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的同时创新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基本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点的财政支农政策框架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财政支农政策目标由直接支持农业生产向注重支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并重转变,支持对象由普惠制支持向既注重千家万户又  相似文献   

10.
深入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财政干部的法律素质,是财政部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五”期间各级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财政“十五”普法旨在实现由提高财政干部法律意识向提高财政干部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综合的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更多地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只有继续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才能实现这两个转变,全方位的推进财政依法治理,全面提高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家庭经营将越来越依靠财政支农的扶持与引导,但本文通过对1981~2005年期间财政支农与家庭经营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支农对家庭经营的作用并不显著,表现为演变趋势上非相关、决策机制上非诱导、因果机制上非先行.究其原因,在于财政支农不能较好地解决与农业家庭经营直接相关的关联性问题.研究结论显示;在新农村建设时期,财政支农模式应由以前笼统地强调扶持农业生产向更多地关注家庭经营转变,而解决与家庭经营直接相关的关联问题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期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由 1 50 66亿元增加到了 766 39亿元 ,年增长 8 9% ,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2 1世纪农业发展将会对财政支农提出更高要求。一、农业发展对财政支农的要求1 实现农业跨世纪目标对财政支农的要求。2 1世纪初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但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如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要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对外引资、社会融资、群众捐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江苏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采取省政府补贴、地方配套的办法。按照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苏南地区由地方政府负责筹集建设资金,苏北地区由省财政贴补一半建设资金。苏南地方财政实力较强,一般都能自我“消化”;  相似文献   

14.
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基金是指按国家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规定,由国家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共同筹集,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的专项基金。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拨付的住房公益金、住房补贴和住房建设资金等。具体用于:缴交职工住房公积金;发放职工住房提租补贴  相似文献   

15.
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账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概念及范围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行报账制,原则上实行乡镇报账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县级报账制.该项目只有在村民筹资、村集体投入、社会捐赠资金到账,具备项目开工条件后,才能由村级提出申请,由县级财政部门和乡镇财政所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办理清算,多退少补.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对政府职能的定位,我国的政府经济行为变革就是由其直接引起的,并且进一步推进了财政的民主化及法治化建设。经济法的作用是宏观调控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公共财政的指导理论;反过来,公共财政的建立也会促进财政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一、建立农村财政和农村财政学的必要性首先,建立农村财政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相适应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财政分配结构以巨大的影响:①由于对农副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财政补贴负担很重。②过去,工、交、商、建筑等行业几乎主要由国家包下来,这些行业的盈利大部分转移为国家财政收入;现在,许多农民进入了上述行业,这给财政分配以重大影响。③农民离土经营甚至离乡经营,以及农业生产商品率的提高,使原有财政分配形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④在财政支出上,教育、科研、交通等投资比重也  相似文献   

18.
财政支农周转金是各级财政部门将一部分财政支援农业生产的资金借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发展生产,由无偿补助改为有偿扶持、有借有还、定期收回、周转使用的专项基金。这种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多层次、多渠道横向经济联系的新形势下,作为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完成财政支农任务的手段加以运用的。本文拟就财政支农周转金的审计谈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探讨江西省城镇化进程中地域差异造成的土地财政分区,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土地政策提供支撑和参考,从而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土地财政进行分区,结果表明:江西省11地级市被划分为4类土地财政区:南昌为第一类高地价区;宜春、抚州、上饶、九江、赣州属于第二类中偏高土地财政规模区;景德镇属于第三类高土地税收规模区;鹰潭、萍乡、吉安、新余属于第四类低土地财政规模区。每一类土地财政区都有其特点,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避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土地财政滞后一期和土地管理政策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追求土地财政最大化的目标必然导致对土地市场的干预,从而影响土地利用效率;(2)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倒"U"型,超出6.38拐点的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由正转负;(3)作为土地财政的重要运作方式,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的相对价差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倒"U"型;(4)土地财政对不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二线城市和五线城市最为显著;政府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会改变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应正视土地财政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其存在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