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质量》2007,(9):7-8
深入贯彻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的精神,按照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认真履责,加强合作,统一行动,苏浙皖赣沪四省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合作互认共同行动暨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8月31日在安徽举行。围绕2007年质量月“质量安全,共同的责任”的主题,“质量长三角”将采取联合行动,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质量》2006,(9):4-6
作为质量月的“先声”,“长江三角洲‘四省一市’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暨质量月共同行动会议”8月29日在沪隆重举行。这是继苏浙沪三地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宣言发布三年后的又一次创新的深入合作,合作地域扩展至苏浙皖赣沪“四省一市”。  相似文献   

3.
《上海标准化》2008,(12):4-4
2008年12月3~4日,苏浙皖赣沪长三角质监稽查工作联席会议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来自苏浙皖赣沪四省一市质监系统的领导和稽查部门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8月29日,苏浙皖赣沪的质量技监部门会聚上海,召开“长江三角洲‘四省一市’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暨质量月共同行动会议”,并发布《十一五期间长江三角洲苏浙皖赣沪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行动纲领》。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太彤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正>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的具体要求,加快推进《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开展研究,并编制《长三角经营主体发展指数(2023)》(以下简称《发展指数》),以综合反映长三角区域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趋势和特点,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  相似文献   

6.
<正>9月1日,2015年苏浙皖赣沪"质量月"活动启动暨"浙江制造"认证国际合作签约活动在杭州举行。活动现场,苏浙皖赣沪四省一市共同发布"质量月"联合活动方案,推出了苏浙皖赣沪50佳名牌,发出了"打造先进制造,促进质量发展"倡议书,还与国际认证机构签订了"浙江制造"认证国际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7.
《上海标准化》2007,(7):5-5
7月10日,全国旅游行业首项覆盖长三角区域的统一标准《主要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正式通过审定,来自沪、苏、浙二省一市的质监、旅游、公安、道路交通等部门的负责人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质检直通车     
《上海标准化》2007,(11):3-4
专项整治:全市19区县督查工作同时展开,本文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长三角苏浙皖赣沪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工作联席会议在沪召开,“2007第十四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圆满结束,我国将实施自行车“身份证”管理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长三角经济总体发展迅速,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长三角经济”,并成为本世纪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挺起了中国经济的脊梁,领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征程。苏、浙、沪城市间、地区间、企业间相互来往空前频繁,金融互动效应已经显现,新一轮长三角金融合作热潮正在兴起。国家战略和经济金融互动,已经成为长三角金融合作研究的现实背景。如何拓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两省一市间的金融合作与互动,对于加快长三角整体金融发展,形成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物流》2007,(1):5-7
促进长三角物流合作与发展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去年年底,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办的长三角物流园区“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在沪举行,会上发布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及浙江省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长三角物流园区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上海物流》2004,(3):19-19
备受关注的长三角都市圈调整公路网络蓝图正徐徐展现。5月中旬在杭州召开的第三届长三角都市圈省(市)公路交通发展论坛上,沪苏浙三地交通部门首次抛出了《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展示长三角高速公路网络的未来布局。届时,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的“3小时都市圈”所有54个县城将实现20分钟内即可上高速公路网,都市圈范围内可实现当日往返。  相似文献   

12.
一、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山东打破“瓶颈”促乡村旅游“脱胎换骨”山东作为农业大省、旅游大省,乡村旅游起步较早,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自发性、零散化的业态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乡村旅游需要整体升级,走品牌化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为庆祝第37届世界标准日,10月14日,江、浙、沪三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浙江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了以“标准创新效益”为主题的长三角世界标准日论坛。论坛邀请了ISO副秘书长凯文麦肯里先生,  相似文献   

14.
《上海标准化》2009,(9):3-3
8月28日,苏浙皖赣沪四省一市质监部门共同举办的2009年质量月活动在南京拉开帷幕。这是四省一市联合举办的第4个质量月。今年质量月活动主题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全面提高质量安会水平”。活动期间,四省一市将共同举办质量知识电视大赛,联合开展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实施家电下乡产品质量监督和专项检查执法行动,  相似文献   

15.
尽管今年上半年华东地区沪苏浙皖闽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放缓.但是产业用电结构优化和区域结构调整成效显现,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工商部门《沪苏浙三省市工商局合作会议纪要》和《长三角地区消费权益保护合作协议》的联合签署,正式启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工商部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互通协作。“没有部门的联通就谈不上政府的联通,也就难有经济的深度发展”。长三角工商部门的此项举措是继工商监管在完成垂管之后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拓宽监管视野的新实践,客观上也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联合与发展,将更有助于把长三角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区域经济极。  相似文献   

17.
选取876份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政策文件,运用量化统计分析、语义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政策类型、政策主体、政策主题和合作网络四个维度,对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政策文本的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政策的数量逐年增多,类型愈加丰富;政策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主体部门之间合作逐渐紧密,有效形成了政策合力;政策主题多元化,有效促进了产业融合和联动,突出了旅游为民的特点;长三角城市间旅游合作网络关系愈加密切,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上海质量》2006,(9):26-30
今年全国质量月,中宣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下发了开展质量月活动的通知,提出今年“创新提升质量、名牌促进发展”的活动主题。上海根据中央部署,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12家上海市质量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举办上海质量月活动。今年上海质量月活动的主题是“创新提升质量、质量促进发展”,有20项活动陆续在全市各行各业开展。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质量”为主题印制了15000套质量月宣传画,免费发放本市各行各业,并制作了“30秒质量月宣传片”,在8月下旬至10月初借助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庞大的户外立体交通平台、东方公众楼宇电视、本市地铁列车电视集中播出,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和参与意识。 8月29日苏浙皖赣沪的质量技监部门在上海联合举行“长江三角洲‘四省一市’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暨质量月共同行动会议”,会上发布了《十一五期间长江三角洲苏浙皖赣沪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行动纲领》。 9月1日2006年上海市质量月活动开幕式暨“质量与我同行”宣传活动仪式举行。9月6日到8日,市质协等部门举办了以“提升现代服务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主题的上海现代服务质量国际论坛。 9月10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举办以“创新提升质量、质量促进发展”为主题的2006年上海市质量月大型现场咨询宣传公益活动。 9月14日市消保委与市质监局、家具行业协会等多部门联合对家具说明书使用情况进行联合抽查,督促企业整改。  相似文献   

19.
《上海物流》2008,(1):4
为贯彻落实今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沪苏浙合作专题调研工作日前全面展开。去年12月28日下午,来自两省一市的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浙江省就专题调研工作进行了座谈。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克志,浙江省副省长王永明出席了会议。合作专题调研包括“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区域发展政策法规协调机制”、“科技创新政策”、“涉外服务障碍”、“打破市场壁垒推进市场一体化”、“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区域信息一体化”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季坚  志良 《上海质量》2009,(9):15-19
苏浙皖赣沪四省一市质监部门共同举办的2009年质量月活动,8月28日在南京拉开帷幕。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江苏省副省长李小敏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上海市质监局黄小路局长在会上作上海市市长质量奖工作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