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关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的争议由来已久,近年来,上市公司整体分红水平略有提高,但"铁公鸡"依然不少,中小股东的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最近,证监会将再次改革上市公司分红办法,鼓励上市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方案,使投资者获得更多回报,这又将上市公司分红的话题推上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2.
有关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的争议由来已久,近年来,上市公司整体分红水平略有提高,但"铁公鸡"依然不少,中小股东的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最近,证监会将再次改革上市公司分红办法,鼓励上市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方案,使投资者获得更多回报,这又将上市公司分红的话题推上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3.
有关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的争议由来已久,近年来,上市公司整体分红水平略有提高,但"铁公鸡"依然不少,中小股东的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最近,证监会将再次改革上市公司分红办法,鼓励上市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方案,使投资者获得更多回报,这又将上市公司分红的话题推上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4.
王长河  张雅娟 《新经济》2005,109(1):88-93
众所周知,在我国存在大量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担保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严重侵害了公众投资者的利益。2003年9月中国证监会,国资委联合制定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从政策的角度加强对控股股东占有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的清理。  相似文献   

5.
孙向宁 《经济论坛》2005,(16):99-99
一、分红派现除息问题对企业短期投资账务处理及相关报表的影响 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称为分红。通常情况下,分红有股息和红利两种基本形式,其中,股息指股票的利息,它是上市公司按着股票面额的固定比率定期向优先股股东支付的投资回报,习惯上称之为优先股股东的收益,类似于公司债券支付的债息。而红利则是上市公司根据其可供分配的盈余多少而给予普通股股东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6.
不分红或者少分红一直是我国上市公司一个突出的治理问题, 激发上市公司自治型分红的内生动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本文主要揭示机构投资者是否是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内生动力, 以及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才是现金分红的内生动力. 经验结果发现: 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影响不同, 只有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才能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产生正向和相对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虹  隆威 《现代经济信息》2012,(2):255-257,260
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含股利税的委托-代理模型,基于模型对上市公司股东、经理人、董事会的行为逻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股利税对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另外,本文还以我国2005年股利税减半征收为契机,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的分红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股利税变动前后的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股利税通过影响投资者的实际收入、经理人的收益情况,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股利税的大小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影响明显,降低股利税有利于刺激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管理层持股较多的企业,股利税的减征促进了它们的分红。  相似文献   

8.
雷英杰 《环境经济》2023,(13):20-23
<正>7月以来,A股环保上市公司的股东和投资者迎来分红时刻。上市公司是否分红,是衡量一家上市公司是否优质的直接表现。特别是现金分红,是检验上市公司净利润含金量的重要指标。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不仅能体现出上市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更能赢得长线资金的青睐。随着A股环保上市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完成,根据《环境经济》的统计,截至7月10日,在74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中,有4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度现金分红预案,  相似文献   

9.
陈凡 《时代经贸》2008,6(19):176-180
中国上市公司极其吝啬于分红,导致股东盈利目的不能实现,公司、股市性质、功能异化。文章从公司、股东的目的出发,阐述分红在利益和法律上的及其重要意义,探析上市公司不分红的危害和制度上的原因,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A股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实行上市公司法定分红。  相似文献   

10.
11月9日,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股利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提升分红事项的透明度。无疑这是中国证监会引导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让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资本积累成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不派现和超能力派现等异常派现问题比较普遍,只有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公司股利政策的决策者——控股股东方面的原因和那些约束股利政策的相关制度背景方面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具体包括限制控股股东的表决权、增强董事会的有效性、完善上市公司的强制分红政策、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以及加强股利分配监管等。  相似文献   

12.
实话实说,国内资本市场分红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加之在分红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发言权,导致很多中小投资者对分红制度"不太感冒"。很多上市公司都是股权集中度非常高,大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能力较强,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有的  相似文献   

13.
一、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般而言,中小股东在监督制约上市公司问题上普遍存在“搭便车”倾向,而机构投资者既有动力也有能力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数量的增多,公司发展与其自身利益日益休戚相关,他们将摈弃传统的“用脚投票”的“华尔街准则”———通过出售股票来保护其资本的价值。因为他们所持有的大量股份不可能在不引起股价下跌的情况下抛出。因此,机构投资者转而进行长期投资,并积极介入企业战略管理,从外部向公司董事会施加压力,迫使董事会对经营不善的公司,用更换总裁的方法,彻…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下的关联方交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经济论坛》2009,(7):133-134
投资者迫切要求规范发展上市公司,其中对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下的关联方交易的问题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种现象的存在的确能给企业带来了不少经济利益,但不可否认它也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政府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投资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政府控制的制度层面因素出发,以大股东资金侵占为研究载体,考察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已具备股东积极主义的动机和能力,能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从而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然而,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来说,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采取股东积极主叉行为受到更多的限制,其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效果较差;并且主要是体现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这意味着制度层面的政府控制因素对公司层面的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企业整体上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上市是近期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之一.国资委目前正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母公司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鼓励和支持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中央企业,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上市公司,其他非央企上市公司积极效仿.目前已经整体上市有TCL,武钢,本钢,宝钢,上港等.本文就整体上市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2010,(2):113-113
2009年12月.全国社保基金与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全国社保基金将作为战略投资者,投资大唐电信集团所属大唐控股,这是全国社保基金第一次对国资委直管中央企业进行投资。这将进一步促进大唐电信借移动通信向3G升级换代的机遇,利用TD杠杆作用进行产业资源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据悉.战略投资后,全国社保基金不直接参与大唐控殷经营管理,但在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把大唐控股建成股权清晰、治理完善、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对机构股东积极治理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机构股东积极治理的价值效应不显著,但在加入投资者关系管理调节变量后,价值效应显著。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基金积极治理产生价值效应的中介。但基金的积极治理动机较强,没有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调节作用也可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发挥显著的积极治理价值效应,表明基金在挖掘有潜力的上市公司的同时,积极为上市公司创造价值,实现公司与投资者的双赢,是我国超常规、大规模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重点,投资者关系管理可进一步提升基金的积极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上市公司而言,慎选独立董事有着特殊的重要性,错选独立董事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代理问题;保护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是独立董事的基本工作目标,独立董事就应该由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来选择;上市公司股东应将愿意独立董事的诚信、声誉、能力、个性及其职业与公司所属行业的相关度作为选择独立董事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2012,(5):42-43
<正>上市公司不仅要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还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上市公司,不仅要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还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当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与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发生矛盾时,上市公司该如何面对?当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与其企业长期战略发展有冲突时,上市公司又该如何解决?3月17日,由资本市场杂志社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资本市场圆桌对话论坛上,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