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IPO赶潮     
潘虹秀 《中国企业家》2009,344(15):30-31
7月26日,周日。北京金融大街静悄悄。唯一不平静的是位于19号的富凯大厦。这是中国证监会的所在。这一天,是中国内地创业板正式接受企业申请材料的首日。  相似文献   

3.
梁学斌 《房地产导刊》2009,(10):106-107
发家于汕头,成就于泛珠三角,龙光地产发展的路径并无特别。但作为后来者,坚持市场化道路的龙光地产吸取他人精华,创建了独特的“快速流转”的经营模式,并实现快速发展,成为珠三角城市运营商中的新生代卓越代表。  相似文献   

4.
聚焦IPO重启     
随着2009年6月29日,桂林三金申购的开始,关闭9个月之久的IPO大门重新开启,IPO重启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文章着重分析IPO所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彦宏兑现了手中的股份之后是否会选择淡出的命运?握惯麦克风的原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此刻端坐在位于北京中关村的理想国际大厦19层,这是百度公司的新办公地点,身旁不时有服饰鲜艳的年轻人经过。印着百度LOGO的白T恤让梁冬显得更加轻松,他依旧是胖乎乎的,双手不时把玩着手机。  相似文献   

6.
杨柳  松涛 《英才》2006,(11):66-67
丑闻为何发生?如何应对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壮大?是否让员工做“苦力”?安永中国区主席孙德基对以上质疑——做出了回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绿色通道规划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有关绿色通道的理论及应用是近年来国内外景观设计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从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视觉美学评价、综合型绿道规划思想与方法、使用格局与体验、实施和管理及与相关政策的关系、各国绿道建设与发展情况七方面回顾与评述了绿色通道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这一思想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并对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知识资本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帆 《财会月刊》2008,(12):76-77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知识资本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述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知识资本研究尚待完善之处,说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就算企业能勉强搭上IPO快车,股票的定价权也正在从企业一方转向市场阴霾的天空犹如南方那场雪灾令许多人取消或推迟了回家团圆的日子,在这个冬天,内地的诸多企业也押后了他们的赴港IPO。1月23日,昌盛地产放弃2008年地产第一股的机会,宣布取消IPO。随后,茂业百货、恒大地产、太平洋保险、阳光能源、宏华等也纷纷暂停了IPO。这种不约  相似文献   

11.
An agency-theory model of IPO management retention is presented and empirically explored. The model is based up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vestment public’s and underwriters’ fears of the consequences of management entrenchment and other agency problems. The model suggests that IPO underpricing should be a curvilinear hump-shaped function of retention. A large-sample empirical exploration verifies the curvilinear relation.  相似文献   

12.
保荐人违规及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等现象引发业界对保荐人声誉的关注和研究。保荐人的存在能否缓解投资者和发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投资者持有IPO质量较高的股票?声誉较高的保荐人所推荐的上市公司IPO表现是否会更加优异?本文以2004-2012年间1 06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IPO折价为IPO表现的衡量指标,验证保荐人声誉对上市公司IPO折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荐人声誉对上市公司IPO折价产生一定影响。具体而言,保荐人经验值越高,所保荐公司IPO折价越低;如果保荐人或所在机构有被证监会处罚过的经历,所保荐公司IPO折价也会越低;但保荐人的其他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及从业背景,对所保荐公司IPO折价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复星、SOHO中国、玖龙纸业、碧桂园……这一系列IPO背后共同的推手,是瑞银。它打破了华尔街投行在中国的教条,让中国新兴企业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但在牛市的癫狂下,IPO在放大企业价值的同时,也可能放大人性中的贪婪。这场狂飙运动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for IPO pricing irregularities. Theory suggests that initial underpricing may be the result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the long-run underperformance may be the result of managerial mismanagement of new funds due to agency conflicts. A strong board of directors can potentially reduce bo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agency problems. We fin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board is related to IPO pricing anomalies. Initial return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share ownership by insiders and the percentage of independent outsiders, and long-run return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share ownership by insiders.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是企业生命周期中的里程碑。企业IPO行为改变了公司资本结构,通过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发生积极作用(融资机制、价格机制和并购机制),使得公司治理在经营者激励、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得到改善将提升企业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相似文献   

16.
17.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credit ratings on long-term IPO pricing.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rovision of credit ratings prior to IPO reduces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improves market efficiency. The increase in disclosure through credit ratings can reduce information risk and price discounts. IPOs with (without) credit ratings are less (more) underpriced and more positively (negatively) perceived by outside investors. The market reactions for rated IPOs are more immediate and more complete (as the result of improved transparency), while long-term performance is insignificant when information asymmetry is reduced.  相似文献   

18.
现在,是平安21年来最接近自己综合金融版图和梦想的时刻。巨额融资计划被迫取消、天价年薪遭批一年、投资富通巨额亏损,2008年,中国的企业领袖里,除了牛根生,还有谁比马明哲更"不幸"呢?他对友人自嘲,“头昏脑胀,死皮赖脸地熬着,不知道能顶多久。”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新股定价从最初的市盈率行政定价、累积投标的市场化定价、“半市场化”的上网定价发展到现行的新股询价定价,向市场化方向迈进了一步,对提高定价的合理性、公开性有重要作用。IPO询价定价是由(机构)投资、承销商(投资银行、保荐机构)、上市公司、政府(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主体,根据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这些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因素,诸如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募集资金项目以及基本财务指标等。内部因素应该作为IPO定价的基础,但是不能完全代替实际的IPO定价,IPO定价还必须结合市场的需求状况而定。另一类是外部因素,诸如利率、税收、法规等政策性外部因素和气候、经济周期、战争等非政策性外部因素,以及行业状况等。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拥有关于公司经营状况、盈利能力、成长性等方面的内部信息,而机构投资拥有更多有关市场需求状况等外部信息。利益相关主体根据获得的信息,从各自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运用其自身的力量,进行讨价还价,从而在保荐机构提供的定价估值报告基础之上达成某种妥协,形成最终的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