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重新意识到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性,危机后,各国陆续推出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监管范围内。本文比较了危机后美国、欧盟和英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新动态,从金融消费者保护专门机构的设立、监管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披露及金融教育的强化、纠纷解决机构的完善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危机后各国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出台的具体措施,并分析了其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完善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放眼世界潮流,立足我国实际,文章分析总结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问题和不足,比照、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探讨。从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出发,分别介绍并研究了建立健全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所面临的现状,及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总结了国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提出了今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即建立健全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极大加快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进程。2009年6月美国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这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回顾美国金融监管历程、分析金融监管矛盾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以期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美国出台了意在重塑其金融监管体系、重振其金融竞争力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将是影响全球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变革。该法案对美国金融业和监管架构及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方向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该法案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是:应寻求金融监管与市场力量的动态平衡,在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并以客观审慎的态度开展金融综合经营。  相似文献   

5.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是由金融行业的创新促使的,因为货币政策的不合理,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利造成的危机局面。其危机存在于证券化和衍生产品化的体系中,本文对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对金融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金融监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融监管立法的新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 0世纪 90年代 ,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分别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改革 ,监管法律变革成为推动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主要动力。改革后的新的金融监管立法反映了金融全球化对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要求 ,强化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不可偏废的观念 ,实行功能型监管 ,强调监管和自律并重 ,高度重视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积极推进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7.
反思危机爆发之前的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分散立法存在大量漏洞与空白,对消费者的倾斜保护意识不足;监管当局奉行金融效率至上的监管理念,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多口惠而实不至。本次金融危机深刻表明,保护金融消费者,不仅直接关涉金融消费者之微观利益,更关乎金融安全与稳定,应成为现代金融监管所秉持之首要基础价值。反观我国,金融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目标往往让位于做大市场规模的目标,为整个金融市场安全埋下了隐患,急需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8.
张源  赵磊 《经济师》2012,(4):24-26
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是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被反复强调的目标之一,我国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体制建设方面滞后于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分析保护消费者利益诉求的必要性,发现我国在消费者权益监管方面存在盲区,以此建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举措,防范金融体系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9.
高雁 《经济研究导刊》2014,(23):303-304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反映出传统的金融监管和金融消费者维权途径存在缺陷,在美、英等国纷纷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制度背景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也迅速展开。作为金融系统中最薄弱的农村地区,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亟待加强。研究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对维护农户权益、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人们普遍认为对消费金融领域的监管失灵,是次贷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国会和政府对改革和加强消费金融监管问题高度重视,迅速进行了一系列的监管改革探索。新法《多德—弗克兰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改革法》)在反思其传统监管模式的基础上,从加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金融监管体模式行了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1.
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的设立及随后深圳推出系列金融创新举措开启了我国金融实验区改革的序幕。在金融实验区,围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规范化的金融体系以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孕育了一条凸显金融创新的资金流动链条。美国金融创新体系中以房地产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衍化逻辑尤为典型,但该衍化链条蕴藏的金融监管对创新响应失衡引发了流动性逆转联动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之后掀起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潮。鉴于此,本文借鉴美国金融创新衍化的经验,弥补其不足,并结合当前国际金融监管趋势,在金融实验区搭建了金融创新与监管间"一种理念,两种响应"的动态响应机制,以期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使金融创新能够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2.
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次贷危机后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认为,在金融交易中,金融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金融消费者需要保护。市场可以对消费者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是由于市场失灵,无法给金融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金融消费者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来提供保护,但是政府并不必然比市场聪明,也会出现监管失灵。监管者的专业知识要高于普通消费者,关键是要不断提高政府提供保护(监管者保护)的有效性,防止政府失灵。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同时,必须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的以美联储为主导的金融调控方式及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固有缺陷。化解本次金融危机的出路在于,各国之间要加强政策协调和进行国际货币体制改革,各国央行要采取协调合作的干预措施,共同制订新的国际金融条例,建立广泛的国际金融合作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货币的发展及其监管困境,接着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奥巴马签署的《美国金融改革法案》旨在解决此次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在不断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该法案是近年来对美国未来金融业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监管较为深远的一项改革法案。它将给中国金融市场提供有益的借鉴,要求我们既要尊重金融市场化发展规律,推进金融创新,加强市场透明度,同时也要在统一监管方面做足功课,并积极促进国内监管改革向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5.
鞠晔 《经济与管理》2011,25(12):88-93
美国作为世界上信用消费制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信用消费立法一直备受关注。2009年的《金融改革方案》虽然确立了消费者保护的目标,但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在信用消费立法联邦化的趋势下,州立法实施更为严格的消费者保护标准受到联邦优先权的重压,也从实质上削弱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中国应当借鉴美国信用消费制度,确立政府的监管目标和价值取向,以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作为主要立法模式,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建立完备的信用评估体系,设立专门的信用消费者保护机构,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金融监管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充分暴露出华尔街自上而下对利润追逐的贪婪以及对风险控制的漠视,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在此次危机中扮演着不甚光彩的角色,其监管缺失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美国次贷危机告诉我们,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网络化的时代,现代银行业发展变化给金融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金融监管是构建金融安全网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应以美国次贷危机作为前车之鉴,警钟长鸣,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7.
会计目标的变化与财务报告的改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会计提供有关主体的数量化信息,主要是财务信息,旨在有助于进行经济决策,同时需要提供评价过去经营活动和未来决策需要的相关信息。企业财务报告面临着挑战和改革的压力。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改进其财务报告的观点及实践。  相似文献   

18.
As a disruptive innovation, FinTech has posed risks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at are more unidentifiable, sweeping, disruptive and influential. Given these new developments, deeper regulatory reform has become necessary to safeguard national financial security, and prevent and dissolve financial risks. On March 11, 2021, the 14th Five-Year Plan1 endorsed by the Fourth Session of the 13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tressed that China will improve the modern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and shore up our weaknesses in the regulatory system, and boost the application of regulatory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risk assessment. This mark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echnology-driven financial regulatory framework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essential implications and drivers of RegTech innov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RegTech innovation. Technology enables intelligent regulatory processes, effici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robust risk control.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regulatory system has revealed shifts in regulatory paradigms. These include a shift from passive response to proactive change, a shift toward posi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regulators and industry players, as well as more close coordination among regulators. These changes have resulted in more adaptable and efficient regulation. After summarizing foreign experience and Chinese practice, this paper presents optimal pathways for RegTech innovation in China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consolidating the rule-of-law foundation for RegTech innovation, speeding up institutional reforms, improving policy services,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multiparty cooperation mechanisms. This study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building a technology-centric modern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and a sound environment for FinTech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Financial development, liber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deepen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focuses on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liberalization on knowledge accumulation. The results consistently show that while financial development facilitates the accumulation of new ide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nancial reform policies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it. The undesirable effect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re found to operate through the triggering of crises and volatility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re is also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reallocates talent from the innovative sector to the financial system, thus retarding technological deepening. Moreover, the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increased R&D activity and the presence of a strong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framework tend to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knowledge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