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南乡镇企业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改革,使她脱了胎换了骨。"这是记者最近在苏南农村调查时常常听到的话。此话出自一些领导干部、经济界人士乃至普通农民之口,使人倍感惊喜。记者发现,经过改革洗礼的苏南乡镇企业,从所有制结构到经济增长方式,直至地方政府的职能,无不反映了这种脱胎换骨的深刻变化。正是这种"脱胎换骨",使苏南乡镇企业很快走出了困境,结束了徘徊不前的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发展,必选择改革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乡镇企业,从90年代初开始,就暴露了发展速度居高不下和经济效益相对下降的矛盾。到1996年,苏南乡镇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幅降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苏南乡镇企业的改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从苏南乡镇企业的改制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即改制不仅仅是观念转变问题,与国企相比,乡镇企业的顺利改制在于社区政府存在退出机制,苏南乡镇企业的改制也意味着“苏南模式”的终结。本文还分析了改制后的问题以及苏南农村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苏南农村地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乡镇企业改制前后两次调研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乡镇企业外来职工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及外来职工与本地职工收入差距的变化,研究乡镇企业改制对当地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乡镇企业改制以后苏南农村地区外来职工地区间收入差距以及外来职工与本地职工之间收入差距逐渐缩小。这一结果表明,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扭曲,有利于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也有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实现全面小康作为我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奋斗目标,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缩小城乡差别。根据目前我国国情,发展乡镇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世贸组织,乡镇企业面对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乡镇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是本需要阐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从发展乡镇企业到乡镇企业改制再到目前的集体资产经营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苏南模式"得到了发展.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苏南模式"需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南方农村》2003,(4):1-1
国家农业部的宗锦耀、陈剑光、张国良撰文,要发挥乡镇企业对就业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乡镇企业从发展之日起,就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力为己任,通过各种方式安排农民就业。截止到2002年,乡镇企业已经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1.3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27%。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功能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力的人数不断增多。虽然中间年份增减变化起伏较大,但总体上增加农村就业的趋势没有变化。他们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核心在就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实质就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农村二、…  相似文献   

7.
<正>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主要特征的"苏南模式"曾经闻名全国。到上世纪9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纷纷改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很多村的集体经济一度变得薄弱。但最近记者调查后发现,苏南农村集体经济已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资产租赁型:收益持久而稳定  相似文献   

8.
一、苏南乡镇企业改革历史回顾苏南乡镇企业萌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队企业。80年代初,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在中国农村的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再加上社区政府组织资源上的特殊优势,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创建了风靡一时的“苏南模式”。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江苏乡镇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步削弱,虽然从1998年后速度和效益有所回升,但已不能和1992~1995年全省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长40%以上的情景同日而语。其主要…  相似文献   

9.
一、两种模式的含义(一)苏南模式。“苏南模式”这个词是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索》中提出来的。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以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并确立了乡镇企业在农村多行业经济综合发展中特殊的主体位置和突出的启动作用为基本特征的;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得益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扩大农民创业就业、推进城乡联动改革,上半年江苏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超5000元,取得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苏南农民收入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并且  相似文献   

11.
苏南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是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或相互阻碍”的关系。曾经作为“苏南模式”发展主体的乡镇企业 ,经过改制置换 ,在目前的苏南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哪些变化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对此 ,笔者试通过实地调研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一、苏南城镇化发展形态分析苏南小城镇发展的历史悠久 ,早在宋元之前 ,江南的苏·杭地区就已有几十个市镇 ,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比较缓慢 ,至 2 0世纪 80年代之前大多数地区仍停留在小城镇发展的初、中级形态 ,即集市或集镇形态。其后 ,随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农村乡镇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生活的良性转化。尤为可喜的是,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农民自身的思想认识向着有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转变,为农村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农民的思想变化表现在: 一、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了“以农为本”的思想禁锢和小农经济的思想界限,为  相似文献   

13.
江苏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有“乡镇企业王国”之称。然而,伴随着苏南乡镇企业效益的严重下滑,从1998年起,浙江乡镇企业的指标全面超过江苏。苏南也将戴了多年的桂冠拱手相让。就在不少人为苏南乡镇企业的落伍痛惜不已的时候,聪明的苏南人又靠自己的努力与实干,戴上一顶新的洋帽子——成为全国利用外资的高地。  相似文献   

14.
农民增收要靠组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琳 《农业经济》2005,(1):37-38
过去农民增收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发展商品性农产品生产,靠增加产量和价格放开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发展乡镇企业,农民从非农产业中得到收入;三是进城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乡镇企业不景气,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不畅等原因,使农民增收渠道中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不利于农民的变化,使农民收入增长的脆弱性、约束性和波动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乡镇企业的“母体”,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都是在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一些积累,乡镇企业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农产区,农业还是大头,发展乡镇企业,更须打好农业基础。农业基础不牢,不仅乡镇  相似文献   

16.
基于波兰尼"双向运动"理论,从市场扩张和社会保护的两重维度,建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集体经济演进的内在逻辑提供一个深层次解释。研究表明,从"苏南模式"、乡镇企业改制到新型合作经济兴起,苏南乡村经济先后掀起了"集体化"、"去集体化"和"再集体化"浪潮。与之对应,市场扩张和保护农民之间关系呈现如下演化过程:由市场和保护农民的"双缺失"到市场重生和保护农民的共同演进,到市场扩张与保护农民间严重失衡,再到乡村经济"再内嵌"于乡村社会的过程。苏南乡村集体经济演化的内在逻辑折射出"国家、农民与市场"之间复杂关系,今后亟需在福利国家建设和赋权于民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民和乡村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企业类型。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日益显示出它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多地参加到国民经济大系统的活动中来。作为一个系统,只有适合于自己所处的外界环境,才能找到最佳的运转方式。乡镇企业同自己的经济环境相适应,是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乡镇企业的经济环境,各个地区是不尽相同的。本文所作的一些分析,主要是从江苏南部这些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出发的。它在某些方面不具有普遍性,但这些地区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是农村改革、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体系发育的产物。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广大农民就开始了造城运动,且呈方兴未艾之势。原来“离土不离乡”的农民现在要求“进厂又进城”,寻找新的发展天地。特别是苏南农村小城镇发展更快,至1997年,苏锡常3市就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小城镇322个。据苏州市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比重不断提高,已经形成“半壁江山”,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困扰乡镇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 发展乡镇企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民奔小康的目标,使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而且对于增加出口创汇和国家税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农业经济》1999,(12):39-40
当前,农村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深层次的原因是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具体来说,近几年支撑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乡镇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减少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问题。因此,面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适时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步伐和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分析1、乡镇企业已成为支撑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