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一、代理成本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代理成本最先由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他们在综合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股份公司存在的两类典型的利益冲突和代理关系: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之间的代理关系;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之间的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机制正受到国内外理论界、政府和公司的高度关注.在欧美等成熟市场,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促进公司高管与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现金股利决策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越大,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较高,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高时,其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当终极控制人指定上市公司管理者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相应较高。当上市公司属于集团控制时,终极控制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分离程度也更大,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而是否创始家族对现金股利发放概率和支付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的“掏空”行为与会计盈余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3-2004年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加剧了公司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会计盈余的可靠性和价值相关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掏空"行为显著正相关,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与"掏空"行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4,(2):65-80
通过对199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以定向增发形式进行资产注入所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和购买并持有的长期超额收益的研究,区分股权全流通前后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发现:股权全流通后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比股权全流通前有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上市公司的达标需求因素和保壳因素后,股权全流通后的资产注入前后业绩有下降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机会主义动机。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今天,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实力的重要根据。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济活动愈来愈复杂,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已不满足于仅获取以财务报表为主的传统信息,他们要求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披露相关的非财务信息。文中试图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意义、内容、形式进行归纳梳理,以期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问题,从而有利于从其根源入手,探寻其治理对策,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自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启动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队伍逐步壮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截止到2011年8月11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达251家。目前,有关人士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的研究涉猎尚少,仍处在探索阶段。文章主要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并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规避审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