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我们以前坚持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党的“十五大”决议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为改革我国企业的分配制度打开了一条很宽的通道。生产要素的分配可以包括资本、技术等各种分配标准。我们知道,以劳动为标准分配的主要是工资、奖金等经济利益;按资本标准分配的是剩余(红利或亏损)和经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理论界总是认为,按资分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分配原则,与社会主义是格格不入、根本对立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按资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补充,已在逐步施行,并得到了一些理论专家的认可,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本文特就此作点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出来的。传统的说法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发展了的说法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辅之以多种分配形式。其核心就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简单说就是按劳动量的多少来分配个人消费品。我们现行的工资制度,虽说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但仍然主要是原来的八级工资制的模式,工资分配只能近似地反映而不能完全地反映劳动量  相似文献   

4.
一、按要素分配原则确定的新思路分配问题,就是解决社会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研究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各阶级、各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提出,与我们过去所通行的理论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突破。过去我们有一种误区,认为实行按劳分...  相似文献   

5.
丁家树 《南方经济》1992,(5):56-59,73
分配原则和分配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个人所得的分配方面,无论是分配原则和分配机制均已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商品经济和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我国在指导思想上已经把分配原则由过去只强调按劳分配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而分配机制的变化则表现为市场分配机制越来越在广泛范围内发生作用和政府分配机制相应地受到限制,这些变化都是合理的和合乎规律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仍然是社会主义的理想。对于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  相似文献   

6.
本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指按社会所承认的有效劳动进行的收入分配,因此以“按效分配”替代“按劳分配”是没有意义的,同时“按效分配”还可能引发某些误导。只要我们赋予“按劳分配”一些新的含义,那么它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经济的一些分配原则的。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但其却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按劳分配”中的“劳”实质应是为社会承认的有效劳动。“按‘知’分配”所主和的“知”实质上也是指社会有效劳动果。“按效分配”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资分配潘思彦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其中必然有个按资分配的问题。过去人们已习惯于把按资分配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这种认识失之偏颇,究竟按资分配的确切内涵是什么,按资分配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提出了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个基本分配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0.
自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我省试行股份合作制的工作明显加快,试点企业的共同特征是集体所有为主、以劳动和资金相联合、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并行即合作制为基础,以股份制为形式。它主要有全员人股型、股东经营型和社会人股型这三种基本类型。试  相似文献   

11.
章涛 《中国城市经济》2011,(1X):321-321
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工资分配原则,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符合建筑施工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是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优化工资结构,拉开员工工资差距,充分发挥工资分配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积极性,稳定和吸引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管湘的 《浙江经济》2002,(17):61-62
激励问题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之后的必然产物,而一个良好的激励制度的核心部分便是薪酬制度。改革开放20年来,薪酬(工资)分配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经历了一个理论与实践交织发展的过程。按照分配的具体形式,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按劳分配的恢复,多种分配方式的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质就是按劳动贡献分配;由于现实社会发展不具备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条件,因此不可能实现马克思设想的严格意义上的按劳分配。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按劳动贡献分配的分配形式,就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本质是按贡献分配而言,我们也可沿用按劳分配这一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分配制度。这种新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过去许多看似不可动摇的分配理论和原则越来越受到实践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更新观念,对以往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原则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都有劳动力价值补偿问题。劳动力价值之所以得不到足额补偿,除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决定外,还由于将劳动力价值的生产过程只看作经济过程。实际上,劳动力的生产及其价值形成是一个社会过程,劳动力价值水平反映人的发展水平,这在工资的国民差异中就可以看到。仅从劳动力价值补偿角度,就要提出收入分配要向劳动收入倾斜。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把按劳分配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理论,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分配指导思想。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照参与生产的各种要素对生产全过程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来进行分配。经营者风险抵押型的期股分配制度,正是最大限度体现了按劳分配结合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风险抵押型期股激励机制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7.
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直接分配产品的形式;另一种是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实现按劳分配的过程中,采取哪种形式,则取决于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否存在商品经济这个重要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原来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再存在商品经济的,因而他们设想在那里将要实行的按劳分配,是采取产品直接分配的形式,即每个生产者给社会提供了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结构上,也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形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分配方式上的实现形式。另外,由于存在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各种非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此适应,必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制度应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贺铿 《科学决策》2006,(2):23-2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对此,学界正在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讨论,中心议题是关于收入分配的原则。在理解“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意义时,引发了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否可以作为收入分配原则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问题作为深层次的思考。章首先分析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各自的利弊,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根据,进行分析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最后章指出,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有两个条件:一是明晰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产权,二是实行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