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至今已是第九年广,浦东的开发经过九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功能开发和城区面貌发牛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事业和各项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浦东新区已成为[:海新兴的高科技产地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海新的经济增长极。特别是去年,浦东开发在经历了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的经济震荡的考验后,经济建设依然保持健康平稳发展,这为实现“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新飞跃。”八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支持下,浦东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抓住机遇,奋力开拓,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在庆祝建国49周年之际,回顾浦东开发开放八年来的成果,无疑能进一步增强信心、振奋精神,有力地推动新一轮的功能开发,从而把一个崭新的浦东带人对世纪。一、经济建设跨越新高度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已由…  相似文献   

3.
浦东新区要争当高科技产业化的领头羊开发开放浦东是党中央、国务院在90年代初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浦东开发开放的目标是要推动上海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建成能够参与对世纪国际竞争的经济中心城市。因此,开发开放浦东是一项国家战略。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关头,””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步伐,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浦东新区为“振兴上海、服务全国”应作的贡献。1.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是浦东新区增强为全国服务能力的需要。当代世界是高科技迅速崛起主宰经…  相似文献   

4.
王月鑫 《上海国资》2013,(6):99-100
上海率先进行国资管理体制改革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上海“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写入大会政治报告。  相似文献   

5.
上海经济发展的结构模式和战略展望肖元真,张良,刘慎德“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党中央的这一英明战略决策,确定了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重新确定了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九十年代乃至下一世纪较长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初,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将上海正在酝酿的一项地方性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市委、市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遵循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目标,提出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开发方针…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如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发展的厚望.又赋予了我们重要的历史使命。上海将紧紧围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是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画饼乎?梦境乎?─—台湾“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步履维艰王健刚鉴于我国要通过浦东的开发开放,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目标,笔者对台湾提出的“亚太区域营运中心”计划自然格外地关注。近一时期,借台湾中山大学。(工商时报)等一些学者来沪进行学术...  相似文献   

10.
上海金融中心大事记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同年,国家在上海进行开放保险市场试点,美国友邦、日本东京海上保险公司等获准进入。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新飞跃”的决策,给新区旅馆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随着开发开放的深人,新区旅馆业硬件设施得到加强、接待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整个行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一、旅馆业己具规模,接待旅客能力得到加强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一方面国内外有识之士看好浦东这块热土,纷纷到新区进行投资考察、商务洽谈,国内国际各种大型会议不断在浦东召开;另一方面由于南浦大桥、杨浦大…  相似文献   

12.
浦东与长江三角洲地区 初步形成了联动发展 1.浦东的辐射作用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上海的腹地,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两者历来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上海市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90年代以来上海提出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以来,在浦东开发开放示范与辐射效应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功能开发目标,浦东开发开放七年来,大力推进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改革:一是以落实中央给予的金融改革先试政策为动力,加快金融中心建设;二是以落实中央给予的贸易改革先试政策为动力,加快贸易中心建设;三是以建立现代产业基地为载体,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是浦东新区加快开放步伐,加快陆家嘴沿江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新一轮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浦东新区深化改革促功能开发,促内外开放,促经济发展,促社会稳定的关键一年。1997年4月18日,浦东新区深化改革工作会议在…  相似文献   

14.
农业应如何在浦东开发建设中定位文/陈龙庭,高云海一、浦东新区农业的功能和地位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农业的功能和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在新的意义上将显得更加重要。首先,从浦东新区总体开发建设的布局来看.需要加快都市型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与之相配套。其次,从...  相似文献   

15.
《浦东开发》2002,(12):27-27
上海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的目标。是以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总目标为依据,以保障并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将上海市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最终崛起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内外重要海陆空交通枢纽为总目标。为了建设一个便利、快捷与市域其它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要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鼓励这些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既是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同时也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所寄予的殷切希望。回顾五年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提出:“继续办好经济特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7.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根据这一时期的特点,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趋势,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十四大确定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目标。正如二十世纪初以来,一些国家成功探索的经济开发区一样,浦东开发开放,对于利用国外生产要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国内外经济的对接,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浦东开发开放,也谱写了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作为创…  相似文献   

18.
进入九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把上海推向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以开发开放浦东为契机,将建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上海市的历届领导对上海商业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黄菊市长还提出:“上海商业振兴之时,就是上海经济繁荣之日。”近几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  相似文献   

19.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部委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浦东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按照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目标和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要求,坚持“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方针,经过广大建设者十年来的奋力拼搏,浦东经济结构从上海市郊的农业经济和工业配套加工经济转向了以金融。贸易、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经济,浦东城…  相似文献   

20.
《特区经济》1995,(1):30-32
<正>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政府对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地位作了极高的界定,称之为“中国今后10年改革开放的重点”、“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龙头”、“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4年多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浦东开发效果良好、成绩显著,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协调增长的发展势头,预计今年GDP将达260亿元,同比增长30%;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投资环境不断完善;重点小区全面推进,功能开发取得成效;内外客商投资不减,外贸出口持续增长;金融贸易迅速发展,各类市场兴盛活跃;精神文明同步实施,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精心指导的结果,同时与浦东新区正确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成功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