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济师》2017,(8)
2007年颁布并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回顾建国前后刘少奇同志的合作社思想,对于当前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阐释了刘少奇关于建国初期合作社发展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然后归纳总结了刘少奇同志建国前后关于合作社功能内涵,从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展开全面论述;同时剖析刘少奇关于发展合作社的原因与目的;接着总结刘少奇关于组织合作社的七项办法;最后分别从发展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的论述,阐述刘少奇同志关于合作社分类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刘少奇论合作社经济》一书中,刘少奇同志根据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合作制的理论,从我国小生产占极大优势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地阐明了发展合作社、特别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地论述了发展供销合作社的道路、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刘少奇同志论述供销合作社问题时,总是把它同农民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他说:“没有合作社,无产阶级就不能在经济上领导农民,不能实现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合,这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是一个带决定性的问题。”①“合作社问题对于今后农民的趋向和我们  相似文献   

3.
喻建良 《经济地理》2006,26(5):888-891
名人故里是湖南的重要旅游资源,对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旅游市场调查和分析表明,各个名人故里景点存在诸如产品雷同、渠道单一、促销不力等营销问题,同时也存在资源过度利用、城市化引起的旅游资源环境退化以及资源分散经营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市场稳定与开发策略,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读了刘少奇同志《答宋亮同志》这篇文章,使我们特别感到理论学习与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少奇同志说的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的理论准备不够,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忙于实际斗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真学习理论。那么,显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理论准备就更不够,把马列主义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  相似文献   

5.
<正> 建国后的十七年,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同时,也由于“左”的指导思想,遭到过严重的挫折。为了寻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刘少奇同志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协助毛泽东同志主持党中央的全面工作中,对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同志的《天津讲话》真是家喻户晓,因为林彪、“四人帮”曾经把这个讲话作为打倒刘少奇同志的重炮材料之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最早见之于全国报端的权威批判文章,是一九六七年四月一日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发表的《中国农村两条道路的斗争》和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发表的《认真学习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对《天津讲话》又横加批判。和戚本禹的文章刚刚隔了两年,即一九六九年的四月一日,林彪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邓小平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刘少奇在这探索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在当前,比较研究他们经济思想的共同点及其产生的基础,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刘少奇同志早就在党内负有盛名。1923年我入团时,少奇同志已经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在当时的党刊上经常能看到他的文章。我对少奇同志仰慕已久,但在1941年以前没有直接接触过。1941年,我在华中局党校当教员兼教育科长(当时我用的名字是宋亮),少奇同志是华中局书记兼党校校长,他经常亲自到党校讲课,我曾经听过他对党校学员作的所有报告,而且和他有了直接接触的机会。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末少奇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后,更常听到他的报告或别的负责同志传达他的意见。1959年冬,少奇同志还找过我们几个搞经济理论工作的同志到家里,谈他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几十年来,我  相似文献   

9.
<正> 二十四年前,我们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通过批准的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献。它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以后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形势,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任务,制定了党为实现这一任务而斗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最根本的问题。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刘少奇同志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建设速度的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因此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就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光荣的政治任务了。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同志在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說:“我国工人阶級和我国人民在今后十年到十五年內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在优先發展重工業的基础上,实行工农業同时并举的方針,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現代工業、現代农業和現代科学文化的  相似文献   

12.
修养,《辞海》上的解释:指个人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刘少奇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作的讲演《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把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怎样修养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至今仍然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不下七八处谈到批评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八屆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議在討論了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央委員会所作的报告以后,一致同意这个报告。会議認为,党中央在第八屆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議以来的工作是正确的,党中央所領导的整風运动和反右派斗爭,工农業生产的大躍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会議一致同意党中央根据毛澤东同志的創議而提出的鼓足干勁、力爭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他系统地提出了共产党员进行修养的目的、标准、方法、归宿和基本要求,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党员修养的理论空白,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进行思想修养的教材。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重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加强自身修养,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成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撤销八届十二中全会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和错误决议,恢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从而使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了平反.人们注意到,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了自己的一个重大错误.人们也记得,在评价这一事件时所用的最令人心动的语言是:这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刘少奇对中国工业化的目的、初始资本积累、工业化的步骤以及工业化与民主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形成了新中国工业化最早的系统理论成果,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开创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些思想直到今天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仍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肖楠 《经济研究导刊》2009,(12):197-198
纵观历史,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的分歧,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选择。毛泽东主张打倒刘少奇的主要因素,就是基于刘少奇对“大跃进”模式的放弃。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就是想通过领导阶层的“革命化”,重新推行“大跃进”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讨论了刘少奇生产力思想 ,产生的条件及其现实意义 ,提出了顺利实现改革开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 ,挖掘、研究、应用刘少奇生产力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易博 《时代经贸》2012,(24):84-85
作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参与筹划并具体领导了新中国的政权建设,为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不懈努力。本文选取刘少奇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贡献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刘少奇论述了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20世纪50年代,刘少奇预见到只有马和犁的集体经济难以持久,提出了"国家领导市场,市场领导国民经济"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对邓小平理论的创建起到了开创性、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