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把农业区划工作引向深入,使之与生产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为指导农业生产和更直接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我们从区划工作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后,便逐步地将区划工作的重心转到应用农业区划成果,促进农业开发上来,把区划与开发融为一体。几年来,在应用农业区划,促进农业开发方面,我区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全国科学大会以后,我省分别从1980年和1981年下半年起,开展了省的一、二级和县级农业区划。这是建国以来进行的第二次农业区划。与五十年代进行的第一次农业区划相比,后一次农业区划的特点,主要在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从省的一、二级农业区划到县级农业区划的纵向系统,和由自然条件区划、部门农业区划、农业技术改造区划、综合农业区划组成的横向农业区划系统。  相似文献   

3.
就新时期农业区划工作如何进一步深化,农业区划成果如何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和实际工作三个方面对农业区划、国土规划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相互结合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主编的一部两百万字的大型农业科学著作——《湖南省农业区划》,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部著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针,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通过大规模的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和综合论证,从湖南的实际出发,既从纵向系统博采了省、地、县三级农业区划的精华,又从横向系统荟萃了自然条件、部门区划、综合区划及战略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密山县在一九八○年上半年拿出农业区划成果之后,接着就编制了全县农业发展规划。这次规划是在农业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个工作大体用了半年时间,共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搞专题调查二个月,对区划中没有进行和没有研究清楚的,比如社队企业、多种经营、居民点建设、农村能源、农村电力、农村交通、人口发展等方面做了补充调查,既完善区划成果,又为规划提供依据;二是搞专业规划不到两个月;三是搞农业总体规划一个多月,在专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农业战线区划工作的议论颇多。从国外实践看,农业区划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方向看,农业区划事业亟需加强,农业计划部门和农业区划部门要紧密结合。论述字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省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农业区域规划和区域开发方面的工作,并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突出区域规划在农业规划中的位置 从基本完成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阶段性任务之后,我省即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充分运用农业区划成果,层层开展农业规划工作。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综合发展规划;二是区域发展规划;三是部门规划;四是项目规划。为了突出区域规划的地位,在区域规划中又分了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8.
农业资源与区划领域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结合当前形势以及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工作自身的发展规律与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了近期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领导需要研究的问题:一是国土综合力对区划中的农业布局及农业对区划;二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发展模式与农业区划;三是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对农村及农业的影响;四是绿色GDP核算在农业中实施的前景与方案。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目前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历史性变革之中。为了加快前一个转化的进程,要求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发展商品生产这个主题来开展。农业区划工作自然也不应例外。 一 农业区划要为农村较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服务,是在新形势下农业区划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农业区划工作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农业区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科学研究课题,它涉及到地理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科学的许多领域。为了提高农业区划研究成果的质量,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比做好基础工作,需要各个有关学科人员从不同的侧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双月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联合主办的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业投资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区域规划、区域开发、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外动态,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结合部分省市更新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要求,从市场经济、农业经济新阶段、农业经济新时期(工业化中期)与农业区划3阶段论述了新时期农业区划的特点,提出传统农业区划改进型、农村经济区划、农村发展区划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靠科学,首先必须把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这项基础工作搞好。去年九月全省贯彻全国第二次农业区划工作会议精神以后,我们逐步地把农业区划作为全面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从道县试点的实践证明,农业区划工作,确实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基本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农村工作的又一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月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联合主办的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业投资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区域规划、区域开发、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外动态,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探讨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月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联合主办的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业投资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区域规划、区域开发、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外动态,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探讨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  相似文献   

16.
当农业区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不失时机地转到成果应用上来,是区划工作的重要任务。运用区划成果可采取多种形式,我省是建立农业区划(区域开发)模式实验(简称模式实验点),以求探索应用农业区划成果,振兴农村经济的路子。它是按照资源调查—区划—规划—实施(反馈)的科学程序进行的。是依据县级综合农业区划分区,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实体模型实验研究,进而达到验证修改农业区划,进行区域综合开发,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模式实验研究,是农业区划的继续和深化。 模式实验,是在区域开发综合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摸清家底(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合理布局,为区域多层次开发农业资源、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提供方向、途经和措施,它的出发点是不断提高农村经济专  相似文献   

17.
为了奖励六年来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的积极性,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发展,以提高农村经济宏观决策、管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奖范围:凡1979年全国农业区划会议以来,国务院各部(局)和各省、地、县完成的农业资源调查(包括自然资源和技术、经济条件)、农业区划报告(包括自然区划、部门区划、技术改革措施区划、专题区划和综合区划)战略研究和图件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月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联合主办的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业投资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区域规划、区域开发、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外动态,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探讨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4,(2):61+60-61+60
各地、州、市农业区划委员会(领导小组)、党委农村工作部、农业委员会、计划委员会、省直有关单位: 从一九七九年四月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首先从省级农业区划入手,组织省直有关委、办、厅、局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科技人员,设置十四个课题,开始了全省农业区划的调查研究,自一九八○年全国第二次区划会议确定把工作重点放在县级区划后,经过连续五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月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联合主办的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业投资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区域规划、区域开发、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外动态,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